2014-10-12 10:13:07→☆ 魅格格 ★←

當今同性戀權利之得與失(圖)。(2014.10.11)

當今同性戀權利之得與失(圖)

  作者:經濟學人(economist.com) 譯者:王王王大師  ( 微博 )
  

  1970年代的美國亞利桑那州,有一位少年無法幻想自己像觸摸烤麵包機一樣觸摸女人(理解為對異性缺乏性趣),他堅持自己不是同性戀者,嚮往“正常”生活,時常對自己渴望痴迷肌肉男而愧疚。直到25歲,他才接受自己喜歡男人這個事實。1996年,他成為《經濟學人》封面人物,作為支持同性婚姻的倡導者,他從未想過一生中會有如此經歷,但今天他與愛人生活在弗吉尼亞郊區,周圍人對同性婚姻習以為常。

  很多國家對同性戀的態度正在發生改變,不僅西方國家,在拉丁美洲、中國乃至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同樣發生變化。本週,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駁回反對同性婚姻的上訴,這是法律對同性戀權利的莫大肯定,意味著超過一半的州承認同性婚姻。然而,世界上還有5個國家對同性戀者執行死刑。在伊朗,同性戀者會被絞死,而沙特阿拉伯則是石刑。有78個國家認定同性戀非法,近期一些法律的通過使當地的同性戀著面臨更糟處境。是什麼原因導致世界對同性戀的認知出現巨大分歧?

  向前兩步向後一步

  人們對同性戀的認識可謂飛躍。上世紀50年代,同性戀幾乎是非法的。在英國,內政誓言消滅同性戀,臥底警察出沒街頭和酒吧,一旦發現同性戀者就把他們送入監獄。在80年代的中國,同性戀者被捕後不經審判就送進勞改營。世界各地的同性戀者都生活在恐懼中,害怕自己的生活被曝光。直到2003年,美國的一些州還保留著雞姦法。

  今天,有113個國家承認同性戀合法。對同性戀的態度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主流西方國家認可同性戀是社會一部分;在中國,儘管不承認同性婚姻,但是同性戀是合法的,大城市的同性戀者可以自由地活動;在拉丁美洲,同性戀處境更好,60%的阿根廷人和74%的巴西人認可同性戀;泰國比西方國家更容易接受跨性別者;在韓國,儘管只有16%的人認可同性戀,但是在18至29歲的人群中,有71%認可同性戀。

  然而,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對於同性戀者來說十分危險,針對同性戀者的人身傷害和謀殺在許多非洲和穆斯林國家十分普遍,而且不受法律制裁。非洲很多國家存在針對女同性戀者的“矯正性強姦”,乍得立法禁止同性戀,烏干達甚至制定了嚴苛的反同性戀法律(已因立法程序違憲被廢除),俄羅斯和其他一些國家也立法禁止“宣傳”同性戀。

  西方國家對同性戀權利意識傳播作出不同反應,借助全球化,當初不認可同性戀的地區,如悉尼,也有了同性戀遊行。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同性伴侶可以締結婚姻。然而一些西方傳統的保守勢力跑到非洲,對當地恐同勢力煽風點火,甚至鼓動設立反同性戀法律。

  恐同勢力在人類歷史中長期存在,除了世俗原因,更多是出於政治考量。一些政客反同性戀,實則要挾西方國家。而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尼日利亞總統喬納森無疑希望通過炒作反同性戀話題,將民眾視線從自己政府的腐敗無能上轉移開,不幸的同性戀群體成了替罪羊,98%的俄羅斯人和74%的尼日利亞人反對同性戀。在印尼、塞內加爾、烏干達和馬來西亞,年輕人對同性戀的態度反而不如老年人寬容。

  長期來看,同性戀權利依然比較樂觀,城市化發展有利於同性戀找到伴侶,同時無需擔心暴露自己。在印度農村,同性戀者的生活處境依然很糟糕,而孟買或新德里​​這樣的大城市就好很多。在南非農村,公開同性戀者身份意味著尋死。隨著城市化發展,人口逐漸由鄉村遷往城市,傳統觀念的束縛越來越小。預計到2050年,在城市居住的人口將從現在的54%上升至66%。

  隨著東亞和和拉丁美洲經濟的發展,社會開放程度和民主意識的提高,人們接受同性戀的程度也將不斷提高。希望非洲和阿拉伯世界能效仿,儘管宗教因素成為人們認知和理解同性戀的極大阻礙,但一些信仰虔誠的國家,比如美國和菲律賓,人們對同性戀的態度也在悄然轉變。

  因為親近所以寬容

  什麼方式才能增進人們對同性戀的寬容?過去半世紀以來仍無有效結論。改變的原動力來自同性戀群體本身,在今天看起來同性戀已司空見慣,75%的美國人知道他們身邊的朋友或同事中有同性戀者,而在1985年,這一比例只有24%。但這很難說明出櫃帶來的影響到底是好還是壞。

  一些西方人希望藉助經濟手段干預其他國家,比如對烏干達的經濟援助就要求當地保護同性戀權利,然而這些附帶條件的經濟援助幾乎發揮不了作用。此外還有為當地同性戀權利組織提供資助、為遭受性取向迫害的人士提供庇護等。

  對堅持進步理念的人們而言,寬容理念能否真正傳播還是未知數,畢竟同性戀權利不是要求特殊待遇,只是想得到同等對待——與愛的人締結婚姻。

  (本文由譯者王王王大師授權淡藍網發布,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