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人看內地同性戀形式婚姻(圖)。(2014.05.30)
內地一場形式婚姻的新人拜父母(陳鶴碧提供)
中國時報5月29日報導,“每逢佳節被逼婚”,內地同性戀群體在社會壓力和傳統束縛下,發展出男女同性戀者組合的“ 形式婚姻 ”,還出現眾多專門配對撮合形婚的網絡平台,部分台灣同性戀者也上網站尋覓形婚對象。
在雲門舞集“流浪者計劃”獎助下,台灣實驗電影創作者陳鶴碧走訪內地女同性戀者,期盼“用文字和影像描繪內地同性戀群體圖像”。她觀察到內地家長基於升學壓力,不允許求學的孩子“早戀”。一旦子女進入社會,卻又催著“早婚”,令同性戀群體衍生出形式婚姻,同夫同妻問題也浮上檯面。
結婚目的在於離婚
陳鶴碧指出,內地同性戀社群中相當普遍的形式婚姻,又稱互助婚姻,目的往往在於離婚。先結婚,對家人親友有所交代,證明本身性向“正常”,將來離婚後也可用“走不出婚姻傷痛”為由保持單身。
陳鶴碧走訪內地,觀察形式婚姻(陳鶴碧提供)
號稱內地“最早、規模最大、最專業”的形婚網站“中國形式婚姻網”公佈的註冊人數為36萬多人,並宣稱已促成43742對形式婚姻。網站滾動信息欄也以醒目紅字展示一條條“恭喜某地某會員達成形婚”的消息。在內地“流浪”期間,陳鶴碧遇到一位女同性戀者身穿白紗,其同性戀人在一旁歡喜地協助婚禮。
網絡上的“台灣形式婚姻網”實際上是“中國形式婚姻網”的一個分頁,據估計20至40歲的台灣女同性戀會員超過400位,同年齡層的台灣男同性戀會員只有20多人。陳鶴碧表示,台灣風氣相對開放,晚婚乃至不婚族相當多,形式婚姻從未成為同性戀社群關注的話題。
對傳統的無奈抗爭
內地同性戀者的婚姻現像以年齡為臨界點,60後大多選擇步入異性婚姻,70後和80後通過妥協,創出形式婚姻和四人婚姻(一對男同性戀人與一對女同性戀人在一個屋簷下生活)。陳鶴碧認為,“必須跨越道德批判,用一顆柔軟開放的心”,才能真正認識並理解內地的同性戀群體。
內地同性戀議題研究專家張北川教授指出,形式婚姻是身處變革時代的內地同性戀群體對保守文化的無奈抗爭,具有相當程度的積極意義,雖然這樣的婚姻多以破裂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