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反同性戀男人往往就是Gay?(圖) (2014.03.15)
作者:談性說愛編輯部
當電影《斷背山》火爆全球時,你是不是感嘆世風日下?當王力宏和李云迪基情滿滿時,你是不是覺得異常反感?當你想像兩個男人或兩個女人在一起OOXX時,你是不是覺得噁心?
或者,你認為同性戀是西方腐朽的生活方式?是追求時髦?是違反公德?是心理疾病?或者會滅絕人類?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很可能就是“恐同者”中的一員。什麼是“恐同”呢?“恐同”即對同性戀行為及同性戀者的無理由、非理智的恐懼和憎恨,全稱為“同性戀恐懼症”。而據美國的一項權威科學調查研究顯示,八成的男性“恐同者”往往自己就是同性戀者,只不過是因為他們還沒有意識到或者不願承認罷了。
這是真的嗎?
從錢伯斯到張藝冬
我們不妨先從過去幾年發生過的一些新聞事件說起。
2013年7月,美國最大的反同性戀團體“出埃及記”的主席艾倫·錢伯斯,稱自己就是一名同性戀者,並宣告關閉“出埃及記”。所謂的“出埃及記”,是由260間教堂組成的同性戀治療機構,標榜可靠祈禱“治療”那些同性戀者。錢伯斯曾標榜靠“信仰的力量”從男同性戀“恢復正常”,並娶了一名美嬌娘。不料高舉10多年反同性戀大旗後,錢伯斯終於演不下去了,他對外坦承自己一直愛的是男人,這些年來從未變過,同性戀治療根本沒用。(狗血劇情真是堪比甄嬛傳啊……)
類似錢伯斯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美國參議院前議員拉里·克萊格,曾兩次投票反對把因厭惡同性戀而犯下的罪行歸為仇恨罪,但他卻因在明尼阿波利斯機場的男廁所裡,向一名便衣警察要求進行性行為而被抓個正著 ;著名牧師特德·哈格德在佈道時說同性戀是一種令人厭惡的行為,但2006年他卻被人爆料說和一名男性發生了3年的性關係;美國反同性戀組織——保守家庭研究理事會的創始人之一喬治·瑞克斯,聲稱同性戀是一種罪,且可以通過治療矯正,結果則在2010年被爆料與男妓共遊歐洲……
同樣的事件也發生在中國。今年2月,自稱公益人士的安徽張藝冬在微博上接連發布反同性戀言論,稱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者是在“犯罪”,一石激起千層浪。後來,有網友爆料稱張藝冬炒作出名手段低劣,曾在酒吧做過變裝藝人,他對外聲稱的女友其實是一名女同性戀者,更有網友找到他在網上尋找女同性戀者做女友的帖子,種種跡象無不指明張藝冬本人就是一名同性戀者。
通過上述例子不難看出,這些恐同人士,一邊自立牌坊反同性戀,一邊背地里和同性勾肩搭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看A片觀察勃起反應
早在1996年,美國佐治亞大學博士亨利·亞當斯就發現在觀看同性色情片時,反同性戀者的勃起速度要快於異性戀的人。
2011年的另一項美國的研究調查發現,約80%的反同性戀者會對同性產生性衝動。換句話講,八成的反同性戀者很可能自己就是同性戀,他們之所以反感同性戀,是因為他們內心深處知道自己會因男男之間的性愛而產生性衝動。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墨菲定律——越是恐懼什麼,越是會發生?而此次調查使用的方法極為大膽:看A片看生理反應!
首先,所有被調查的男性必須回答一些問題,比如“跟一位男同性戀一起做比較親密的工作,我一樣覺得很自在”,或者“如果我看到兩個男人在公共場合手牽手,我會覺得很噁心”。測試結果確認有35位是明顯的反同性戀者。接著,這些男性按照要求單獨在一個安靜的房間來觀看三部較短的色情電影。但是在開始之前,他們的生Z器上都會被安置一個電子測量器來監測陰莖會如何反應。隨後,研究者給這些人播放一些異性戀、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類型的色情片。這三種電影都展示了非常清晰直白的性愛動作,從親吻、脫衣到口交、肛交等都包含在內。女同性戀的影片之所以也被拿來參與測試,是因為研究者認為,由於大多數的男異性戀者都覺得女同性戀之間的性愛是特別性感的,所以可通過他們對此的反應更容易地把男異性戀和男同性戀區分開來。
當男同性戀影片開始播放的時候,在參與研究的非反同性戀者中,有66%的人其陰莖仍處於軟的狀態。然而在反同性戀者中,只有20%是沒有顯示出任何性興奮的反應的。除此之外,超過一半的反同性戀者在觀看男同性戀色情片的時候明顯勃起,而非反同性戀者中,只有少於四分之一的人有勃起反應。
研究者認為,之所以反同性戀者對於男男色情片產生性衝動和性興奮的比例明顯高於非反同性戀者,一是因為很可能這些人就是潛在的同性戀者,他們只是尚未意識到,或者乾脆不願承認罷了。另外一個可能的解釋是,焦慮也會增加男性的性衝動並且使陰莖勃起後更加堅硬,所以這種性興奮可能只是出於一種對“未知的恐懼”,也許是因為反同性戀者發現男男色情片令人緊張,從而使他們的陰莖產生抽搐而已。
無獨有偶,2012年一項由英美科學家聯合組成的調查組,對“反同性戀者隱瞞自己是同性戀”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發現,一個有同性戀傾向的人,成長過程中家長的管教越嚴格,這個人就越有可能隱藏自己的同性戀傾向,而這最終會導致對同性性行為的恐懼和厭惡。
延伸閱讀:對同性戀的五大誤解
· 同性戀並非西方世界的產物。在中國,同性戀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華夏始祖黃帝。在漢朝的25位劉姓皇帝中,有10個皇帝有男寵,漢武帝的男寵就有五個之多。
· 同性戀並非精神疾病。1973年,美國心理協會和美國精神醫學會,將同性戀行為從疾病分類系統去除;1990年,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去除;2001年,中國精神病協會正式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中剔除。
· 同性戀並非道德淪喪。無數我們熟知的歷史人物,都是同性戀者,他們同樣在為人類文明奉獻才華,如發現萬有引力的牛頓、文藝復興代表人物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文學巨匠莎士比亞、俄國音樂家柴可夫斯基、計算機科學之父圖靈、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等等。近些年出櫃(公開性傾向)的同性戀和雙性戀名人,則包括張國榮、黃耀明、何韻詩、蔡康永、拉丁天王瑞奇·馬丁、英國跳水神童戴利、NBA球星傑森·科林斯等等。
· 同性之間也有真愛。戰國士人潘章、王仲先同死合葬,羅馬皇帝哈德良為同性戀人戴孝八年,漢哀帝不忍驚醒男寵以劍斷袖,張國榮抑鬱自殺留唐唐一人為伊憔悴,《魯豫有約》中兩成都男人為愛相守21載……和異性戀一樣,同性之間也有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而非很多人眼中荒淫下流的生活方式。
· 同性戀更不會滅絕人類。無論古今中外,同性戀者群體在人類中都佔很小的比例,雖然目前學者們對於這一比例尚未達成一致,但大約在5%左右。考慮到同性戀的先天基因等因素,同性戀人群比例非常固定。同性戀人群數量,不會隨著媒體開放、同性戀合法化,或者同性婚姻合法化而增加,同樣也不會因為嚴酷法律、或類似希特勒消滅同性戀的暴行而消失。你的親朋好友中,就有同性戀者的存在,只不過他們可能因為社會壓力,而選擇生活在地下。
據資料顯示,截止2014年,已有超過18個國家和地區已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允許同性伴侶註冊或同居。尊重和保護同性戀群體,已成為世界性浪潮。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去年曾表示,長時間以來,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在世界所有地區都因其性取向和性別認同而遭受可怕的暴力,飽受輕蔑、嘲笑和歧視。結束對同性戀的恐懼情緒不僅關係到個人的安全和尊嚴,而且可能涉及到無數人的生存。潘基文呼籲全世界各國政府採取切實措施,保護同性戀、雙性戀以及跨性別人群的權益。
讀了這些,在反同性戀之前,你想清楚了嗎?
(本文由淡藍網合作媒體“ 談性說愛中文網 ”授權發布,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