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2 11:42:42→☆ 魅格格 ★←

《斷背山》歌劇版“性”表現不弱於電影(組圖)。(2014.01.22)

《斷背山》歌劇版“性”表現不弱於電影(組圖)

《斷背山》歌劇版(左)與電影版

  歌劇版《斷背山》將在馬德里首演
  原著作者安妮·普洛為其撰寫歌詞

  東方早報1月22日報導:一部電影《斷背山》,不僅讓華人導演李安從2006年奧斯卡頒獎典禮捧走3座小金人,也讓同性戀這個略帶禁忌與灰色的話題,成為一時話題之勝。如今,以兩個美國牛仔的悲劇愛情故事打底的《斷背山》,又將以歌劇的形式重回觀眾視野。

  1月28日,西班牙馬德里皇家劇院總監格拉德·莫提爾攜手美國作曲家查爾斯·沃里寧歷時六年打造的歌劇版《斷背山》,將在馬德里皇家劇院做全球首演,並將持續演出至2月11日。演出還未揭幕,《斷背山》又再度走上了話題的風口浪尖。

  取景原著設定地懷俄明州

  歌劇版《斷背山》同樣以小說家安妮·普洛1997年寫就的小說為藍本,描摹了1963年至1981年間美國懷俄明州兩個牛仔傑克·崔斯特與恩尼斯·德爾瑪,在巨大的社會偏見與世俗壓力之下情愛與性愛膠著的悲切愛情故事。演出全長兩個多小時,分兩幕上演。

  沃里寧說自己在讀了原著中命中註定相愛卻又被迫遠隔苦戀的同性故事後,胸中瞬時湧上了一股熱氣,有了將其改編為悲劇歌劇的想法。“老式歌劇裡常有私生子、亂倫或社會階層差異的橋段,與這些橋段具有同等衝突效果的同性之愛,尤其是那些發生在有明顯禁令的環境裡的同性戀愛,顯然是現代社會更偏愛的題材。”

  現年75歲的沃里寧是當代古典音樂領軍人物,曾創作260餘部享譽一時的作品,涉獵管弦樂、歌劇、室內樂、器樂與聲樂,1970年獲普利策獎,近年來多投身於大型舞台作品的創作中。2007年,沃里寧聯繫上了普洛,希望獲得她對改編的認可與祝福,沒想到,普洛不僅答應了改編要求,還答應為歌劇版撰寫歌詞。

  因此,整部歌劇帶有強烈的普洛風格,歌劇的視覺呈現也以懷俄明州粗糲的風貌為背景。在普洛看來,李安《斷背山》裡的景緻儘管美得讓人心醉,卻錯失了該地最內核的本質,“懷俄明州的景觀除了讓人感覺壯美和印象深刻,也給人粗糙、危險之感”。

  電影版與歌劇版《斷背山》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以加拿大落基山脈為拍攝背景,後者的製作團隊則直接奔赴懷俄明州取景,因為,這裡才是真正啟發普洛寫作原著的原動力。演出現場,投影將把懷俄明州的景象投射在舞台上,演員們則將在大山陰影下踱步演戲,普洛說:“這些山脈彷彿充滿了矛盾張力。”

《斷背山》歌劇版“性”表現不弱於電影(組圖)

歌劇版《斷背山》彩排照

  與電影版無關

  為讓歌劇更具獨特氣質,舞台導演伊沃·範·霍夫乾脆抹去了歌劇與電影版《斷背山》之間的對比與聯繫。“舞台上呈現出的作品並不是電影的改編版,”霍夫強調說,“原書中的女性角色在此得到了更深挖掘,牛仔傑克·崔斯特與恩尼斯·德爾瑪身處的社會環境也將發揮更厚重的影響力量。”整部歌劇以男主角之一德爾瑪的一段詠嘆調作結,“他把他對崔斯特的愛高聲唱了出來,這是整部歌劇里分量最重的一個部分”。

  自普洛17年前發表《斷背山》以來,全世界同性戀群體獲得的包容度和自由度已然寬鬆了許多,霍夫希望歌劇《斷背山》能延續原書對禁忌的挑戰,以及打破禁忌的勇氣,“我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生活和工作。過去這幾年,我在大街上看到越來越多的同性戀者被毆打。這些帶有明顯歧視性的事件不只在俄羅斯或印度發生,即便在那些已然十分開放的城市,依然時刻上演”。面對霍夫態度上的激進,沃里寧則表現得更為平和,他說自己將同性戀情搬上歌劇舞台,並不是為了進一步敦促同志間的權利,“如果有幫助那當然不錯,但我對基本人權問題更有興趣,我不希望一部歌劇被當成某種意識形態或某種觀點的宣傳品”。

  沃里寧最初是在2008年被莫提爾委約創作該劇,那時,莫提爾還在紐約市歌劇院工作。兩年後,當莫提爾成為馬德里皇家劇院總監時,他又將這個項目帶到了馬德里。霍夫後來一度對演出地點改變會否帶來演出效果的“水土不服”表示過擔憂,“因為這是一個典型的美國故事,又事關牛仔,美國人的性格特徵實在太明顯了”。

  但當得知該劇將由北美知名歌唱家丹尼爾·奧庫里奇與湯姆·蘭德爾引吭主演時,霍夫由衷地鬆了一口氣:“以往人們在歐洲表演美國牛仔時,很容易將這個文化符號變成陳腔濫調。但有這兩位演員坐鎮,歌劇就絕不會往那個方向走。我們甚至不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從已發布的銷魂“摸胸”演出劇照看,歌劇版《斷背山》在“性”的表現上,大概不會弱於電影版的大膽直露。

(來源:淡藍網/作者:廖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