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4 13:26:21→☆ 魅格格 ★←

擁抱陰陽人-系列2:停止矯正手術,陰陽兒不是異形。(2013.12.23)


【記者李威撰台北報導】

陰陽人的日常生活,經常被迫面對性別表態的兩難,但有一齣正在持續發生的血淋淋悲劇,卻讓陰陽人連選擇機會都沒有,直接剝奪他們的身體自主權。

過早手術是傷害

陰陽兒出生不久,在完全不自知的情況下,未被徵詢、未表示同意,即被決定性別選擇。丘愛芝質疑,新生兒年紀尚小,根本還不知到自己想用甚麼性別生活、適合哪一種性別。

「社會如果對性別只有二元想像,我們這些長的不一樣的都是病人時,就會矯正我們。」丘愛芝表示,性別指定手術實際上是一種「去異形」手術,陰陽兒被迫承受「削足適履」的痛楚。

在醫療人員看來,藉由手術讓陰陽兒性別一致化,有助於讓陰陽兒的成長道路更平坦。但實際情況卻可能跟丘愛芝一樣,長大以後仍舊要面對「to be, or not to be」的處境。「這真的對我們有幫助嗎?」丘愛芝質疑。

況且,太早進行性別指定手術,可能會有「變錯性別」的問題。

丘愛芝表示,陰陽兒長大以後,性別認同如果與小時候手術指定的性別不同,等於要再次進行變性手術,這對陰陽人是二度傷害。

通往災難的福利與善意

丘愛芝表示,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求衛福部監督醫療機構,停止所有未經同意、非必要性的生殖器矯正手術。她說,世界各地的陰陽人運動,都在積極抗議對小孩一出生就進行性別指定手術,儘管目前抗爭未果。

及早進行性別矯正手術一直被視為是對陰陽兒的福利,但丘愛芝表示,這其實是對陰陽人的最大傷害,根本沒有傾聽陰陽人的心聲。

醫師應給家長更多資訊

丘愛芝表示,許多父母沒有得到醫師的充分解釋就簽下手術同意,但醫師的角色應要是協助家長認識陰陽兒。

另外,父母同意手術,跟社會壓力也有關係。丘愛芝認為,需要更多的教育跟宣導。「我們的社會如果不支持父母,父母怎麼支持我們?結果就是小孩子被切切割割。」他說。

第三性別選項:「X」

今年11月,德國為了陰陽人實施新規定:考量陰陽兒可能因為過早的性別指定手術而導致身心靈受創,決定在出生登記新增第3個性別選項「X」,待日後嬰兒長大再自行決定性別。這項決策,被奉為歐洲國家的表率。

但許多人也許不曉得,台灣早在1994年就已經在出生證明增列「不明」的選項,提供男/女之外的第3種選擇。但行政院性平處指出,或許是「社會壓力」的緣故,出生不久的陰陽兒立即接受性別指定手術,所以戶政機關沒有處理過相關個案。

丘愛芝更指出,德國備受讚揚的同時,卻沒有聽見陰陽人的反對聲浪。無論是德國的「X」或台灣的「不明」,都是沒有真正傾聽陰陽人聲音的政策。在社會歧視尚未消除之前,「X」與「不明」反而讓家長背負歧視,結果加快手術的進行。

應給陰陽兒選擇

丘愛芝表示,囿限於二元性別框架,沒有得到充分資訊的家長又必須承受社會壓力,自然不想要在出生證明選填「不明」,所以急於透由手術變成男或女。

她認為,要先教育社會,第三性別才會被接納。面對環境的不友善,丘愛芝建議,未來陰陽兒出生,性別可以男女擇一;為避免污名導致手術加快進行,不宜強制陰陽兒的出生性別登記為「不明」。

思考「兒童的」最佳利益

日前性平處召開跨性別議題研商會議,輔大法律系助理教授姚孟昌對於父母是否可替孩童決定性別提出質疑。他說,手術攸關孩童最佳利益,應考慮是否將性別留待日後讓孩子自己決定。政府應該提出規定,讓醫師有明確法律依據可依循。

台灣人權促進會執行秘書施逸翔也提到,今年5月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CRC)公布第14號一般性意見也明確指出:兒童的「身分認同」(identity)是「兒童最佳利益」的一環,其中就包括了「性別認同」。

施逸翔認為,我們應重新思考「兒童最佳利益」,確立兒童主體性。他指出,不少家長團體經常濫用「兒童最佳利益」名義,以為自己的決定對孩童最好。

「自然喜愛多元」

 丘愛芝指出,醫學界常將陰陽兒「病理化」,不承認陰陽人屬於「自然」,知名人類性學教授戴門(Milton Diamond)曾說過:「自然喜愛多元,只是被社會所厭惡。」(Nature loves diversity, but society hates it.)丘愛芝強調,所有人的身體完整權應該被保障,捍衛身體的自主權及自決權。


(圖說)香港今年11月9日舉辦同志大遊行,現場高掛LGBT的氣球,丘愛芝自己補上漏掉的I。丘愛芝說,陰陽人在華人社會不是好聽的字彙,香港尤是如此。但他認為,要擺脫污名,要從翻轉難聽的字彙開始。(圖/丘愛芝 文/李威撰)




【系列文章】

擁抱陰陽人 系列1:性別不是問題 何必選邊站: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3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