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蜜兒
在1026同志大遊行那個周末,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順便」開了理監事會議,對於《青春水漾》被議員質疑一事進行了輕鬆簡單的討論。豈料,過了1週,大家有點笑不出來,一部2年前拍攝的性教育教學材料,突然間被扣上「性解放」的大帽子,而且越演越烈!
除了對外澄清、說明,辦公室也不斷接到來自「家長」的抗議電話。這樣的「家長」對話內容很熟悉,「我是xx個小孩的媽媽/爸爸……這樣的影片教小孩探索身體……性解放……都沒有讓他/她們知道後果有多麼嚴重……」,甚至還要質疑一下工作人員「你有沒有小孩?如果有小孩才不會這樣(推廣《青春水漾》)」。也有家長說:「性教育以前也沒教這些,還不是好好長大」「性感帶、性高潮有什麼好教的,時間到了就會了」
對於「你有沒有生小孩?」這麼失禮的發問,顯然也是性教育沒有做好的明顯結果。同時隱含了問人家:「是不是異性戀,有沒有性行為」的雙重問句。不過是打通電話來的陌生人,為什麼覺得人家需要向你坦誠有沒有異性戀的性行為導致了一個生小孩的結果?(我知道有朋友會說同志也可以生小孩、或領養,但我們知道這件事並不在那群家長的理解範圍之內)。而且,彷彿生了小孩,才有發言的權柄,才有大聲嚷嚷的資格,才有對於「性教育」擁有談論或教育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