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即時論壇】同性戀者也可以成為父母。(2013.09.20)
作者: 歐陽文風
反同性戀人士的反同言論往往信口開河 ,不是似是而非 ,就是完全沒有事實根據, 以為同性戀者不能領養孩子或在同性戀家庭成長的孩子心 理不正常, 就是一例! 最近台灣反同宗教團體的言論是漠視事實的經典表現, 為了攻擊同性戀者 , 可以放大局部, 無限誇張 !
許多人誤以為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戀者,特別如果他是家里的獨子
同性戀者其實也可以為人父母,有的同性戀者領養小孩 ,有的人則通過捐獻精子,或借腹生子等方式,擁有自己的小孩。他
對同性戀存有偏見的人往往以為在父父親或母母親這種同性戀家庭成長的小孩,心理會不正常;或以為這種非傳統的家庭模式,對小孩的成長不利。其實這種看法根本是一種源目於想像的偏見,完全沒有科學根據,只是想當然耳與自以為是。
在歐美國家,其實已有不少社會科學家,包括心理學家針對同性戀父母與他們的孩子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那些在父父親與母母親家庭成長的孩子,無論是身體、智力、道德、人格,以至人際關係方面的發展,其實與在異性戀家庭成長的孩子無異(Wainright, 2004;Patterson,2006)。在當今社會,特別是開明的社會,越來越多人了解,更重要的問題不是兩位家長的性別,而是家長的教育方式與愛心,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更大。
當然,在一個普遍歧視同性戀的社會里,如果一位孩童有兩位父親或兩位母親,極可能被朋友嘲笑。但這不是同性戀父母的問題,而是嘲笑別人的人的問題。師長與社會領袖有責任去教育大眾,而非怪責被人嘲笑的家庭。這情況其實就如過去在一個異族夫婦的家庭里,小孩是混血兒,難免也會被一些人罵雜種,越封閉與落後的社會,這情況越嚴重,可是我們應去開導這個社會,而非立法禁止異族通婚,或反而歸咎父母活該。
有一點特別值得一題的是,在有關同性戀父母領養或生育小孩的調查研究中,不少學術研究報告亦顯示,雖然孩童被人嘲笑不是好事,但這不會影響孩子長遠的心智發展。不但如此,由於這些孩子曾經被人歧視,了解箇中痛苦,他們比一般小孩對弱勢人物更具同情心,更能接受社會的多元文化(Stacey & Biblarz, 2001)。
《即時論壇》徵稿
你對新聞是否不吐不快,《蘋果日報即時新聞》新闢《即時論壇》,歡迎讀者投稿,對新聞時事表達意見。來稿請寄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文長以500字為限,一經錄用,將發布在蘋果日報即時新聞區,唯不付稿酬。
請勿一稿兩投,本報有刪改權,當天未見報,請另行處理,不另退件或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