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跨性別者權益引關注,華人家長難認同(圖).(2013.09.03)
洩密軍人曼寧正式以女性自居 (美聯社)
在嬰兒出生前,家長們就已經根據嬰兒性別為他們布置房間、購買衣服和玩具,男孩用藍色、蜘蛛俠、玩具車,女孩用粉色、Hello Kitty、芭比娃娃。絕大多數的孩子會遵循這種性別界線。但如果孩子從小表現出與性別相反的興趣,譬如,男生愛裙裝、女生愛打鬧,父母怎麼辦?
最近,美國前陸軍情報分析師布拉德利·曼寧(Bradley Manning)因通過「維基解密」洩密獲判35年徒刑,他透露自己深受性別認同障礙(gender identity disorder)折磨,並於正式服刑首日起以女性自居,改名「切爾茜」(Chelsea)。25歲的曼寧通過律師發表聲明說:「在過渡到生命的下個階段之時,我希望每個人知道真正的我。我是個女人。」
根據維基百科,性別認同障礙是指一個人在心理上無法認同與生俱來的性別,相信自己應該屬於另一種性別。精神醫學上認為性別認同障礙可用來解釋與變性、跨性別或異性裝扮癖相關的情況,去年美國精神醫科協會宣布將性別認同障礙排除出心理健康疾病之列。
科羅拉多跨性別生Coy Mathis在校使用女廁被拒,家長將學區告上法庭 (美聯社)
並非心理疾病
小Sam有著一頭棕色長發,五官玲瓏,堪稱標准美女,但她從小就喜歡「向男性靠攏」,本來父母給她起名Samatha,但她三歲時堅持認為自己叫Samuel,父母妥協改稱她中性的Sam。小Sam愛玩卡車和球類運動,喜歡穿Superhero和棒球運動衫,對女孩子氣的跳舞、過家家絲毫不感興趣。父母想盡各種辦法,試圖讓她回歸傳統認可的性別角色,但無濟於事。一次參加同學的生日派對,媽媽專門給她買了漂亮的裙子,但她又哭又鬧,非要穿棒球運動衫出席。在派對上,其他女生圍坐在桌子旁做手工藝,小Sam很自然地加入男生隊伍,扮英雄廝殺打斗。父母尷尬又無奈地躲閃著其他人好奇的眼神。
今年已滿八歲的小Sam是否會越來越男性化,還是隨著年齡增長,青春期來臨而還原女兒身,父母束手無策。好在她未出現明顯的「性別躁郁」 (gender dysphoria),父母也得過且過,害怕帶她接受精神科醫師診斷。性別躁郁是指對於自己本身的性別感到非常不適,而由於許多文化無法接受跨性別身份認知和行為,他們在社會上難以適從。
實際上,早在1999年,根據Teena Brandon的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男孩別哭》(Boys Don't Cry)也探討了性別認知障礙患者所面臨的窘境。Teena Brandon生理上屬於女性,但心理性別移位,希望成為男性,並搬到新城市以男性身份生活,改名Brandon Teena,並和當地女孩Lana Tisdel相愛,後來女性身份被識破,Lana的前男友和死黨殘忍地強奸並殺害了她。希拉裡·斯旺克因扮演Teena獲得金球獎影後和第72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殊榮。
跨性別Ryan(右)轉校後,同學對她友好,但仍遭高年級學生霸凌 (美聯社)
華人家長難認同
過去20多年來,隨著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LGBT)權益組織的努力,特別是同性婚姻合法化,使性別認知障礙也得到更多理解和寬容。
但許多華人認為,性別認知障礙是父母教養方式錯誤,可以從小糾正。一位不願具名的華人媽媽表示,有些獨生子父母縱容兒子打扮成女生,在孩子年幼時給他們梳長辮、穿裙子,「我覺得這些父母瘋了」。她自己的兒子青春期叛逆,喜歡穿色彩鮮豔的體恤和短褲,她都認為不妥,軟硬兼施要求兒子換裝。家有兩個幼子的王先生接受同性婚姻,對家有跨性別孩子的家長表示同情,「但如果我的孩子要這樣,我先打斷他們的腿,讓他們無法出門」。
持這種觀點的心理學家也並不少見。去年領頭評估性別認知障礙是否劃歸精神疾病的醫師Kenneth Zucker即是及早干預性別認知障礙的倡導者。他認為,性別認知障礙有其生理基礎,但也與兒童情緒失調、創傷,或者母親過度強勢或敵視男性有關,他還主張父母應引導孩子適應生理性別,購買符合他們性別的玩具、衣服。
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兼職教授Ruth Padawer指出,美國社會對假小子(tomboy)容忍度較高,女性穿褲裝、參與競技運動、從事建築、法官等傳統上以男性為主的行業也已司空見慣,但對所謂「娘娘腔的男生」(pink boy)仍存嚴重歧視。她指出,研究數據顯示,12歲以下的青少年兒童有2%至7%經常出現跨性別行為。不管父母是否刻意糾正,許多存在性別移位問題的孩子到10歲時回歸「本性性別特征」,但這種轉變是源於生理發育還是社會壓力所致,尚未可知。
Padawer去年在紐約時報雜志發表封面文章《男孩穿裙裝何錯之有》(What's Wrong with a Boy Who Wears a Dress? )。文中講述的一個案例主角是Alex。在Alex上幼稚園的前夜,他的父母Bob和Susan決定給全班同學家長發信,解釋Alex要穿裙子上學。他們寫道:「Alex一直沒有固定的性別認知,他喜歡足球運動員,也喜歡公主,喜歡超級英雄,也喜歡芭蕾舞蹈,最近,Alex堅持在過家家游戲之外的時間也要穿裙子,我們不允許,他就會大哭大鬧。在諮詢過兒科醫師、心理醫師和有經驗的家長後,我們認為對Alex而言,最重要的是不讓他對自己的身份感到羞愧。」這對父母在電郵最後還附加有關性別變動(ender-variant)資訊網站。Alex第二天穿著紫、粉、黃色條形相間的裙子上學。性別變動也稱為性別流動(gender fluidity),指性別認知和行為不定性,有時表現為男性,有時為女性。
這封信聽起來似乎能夠防止別人異樣的目光,而且他們所居住的新英格蘭小鎮觀念比較開放,但Susan擔憂兒子在學校遭受霸凌。而且,她認為兒子可能成為同性戀者或跨性別者,這兩組青少年咳毒和自殺率均很高。「父母會無條件愛他,但別人怎麼看?」
Ryan(背對鏡頭者)與同學聊天 (美聯社)
學校無所適從
性別流動的孩子上學後也面臨很現實的問題,名字可以改成中性,但他們是該用He稱呼呢,還是要用She?該上女生洗手間還是男生洗手間?在科羅拉多州,一位跨性別的六歲女孩因被校方要求使用單獨的洗手間,父母將學區告上法院。
美聯社報道,芝加哥郊區四年級學生Ryan稱自己為「假女孩」(tomgirl),她長著一雙藍色的大眼睛,長長的睫毛,披著一頭金色的頭發,言行舉止也處處透露出女孩子氣,可實際上生理上她仍是男孩。Ryan的父母說,孩子兩歲半時迷上了粉色和閃彩,她將睡褲綁在頭上當長發,看電影後喜歡模仿女性角色。上幼稚園後她公開宣稱自己是女孩,扔掉所有男孩服裝,穿裙子上學。父母聽從心理醫師建議,增加父子互動時間,並阻止他有任何女性行為,但無濟於事。父母接受Ryan跨性別,但自從他改穿女裝後,鄰居們對他視而不見。
為了給Ryan創造更寬容的環境,全家人搬到芝加哥另一個郊區,學校為她提供專門的洗手間,當在學校操場有高年級的學生故意刁難她「你到底是男生還是女生」,有人還稱她為同性戀時,老師們及時出面制止霸凌行為。
據統計,全美16個州和華府通過保護跨性別權益法律。舊金山聯合學區最近進行學生調查,在性別一欄增加跨性別選項。學區健康項目負責人 Kevin Gogin表示,約有1.6%的高中生和1%初中生自認為跨性別,小學生不在調查之列。加州最近通過新規,要求學校為跨性別和性別流動的學生提供「同等機會」,包括增加不分男女的洗手間和更衣室。馬薩諸塞州則要求學校對跨性別的學生,按他們自認性別對待,也就是說,男兒身但自認為女生的學生,可以與其他女生共用洗手間和更衣室。(記者 崔芳)
(聲明:上述文章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僅供討論和參考。本版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