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1 15:46:07→☆ 魅格格 ★←

華裔同志牧師:宗教與性向無衝突(圖)。(2013.06.11)

 圖:美國麻省聖公會神學院歷史與系統神學副教授鄭書祥在訪問中,多次感謝丈夫多年的支持,直言二人的愛最終跨過一切,相信與同樣標榜愛的《聖經》並無衝突。他又笑言自己並不勇敢,「爭取變性人結婚權的W小姐才勇敢」。(劉焌陶/攝)

  「基督教義說到底仍是愛」

  明報專訊:《聖經》與同性戀似是水和油,又像「有你無我」,惟美國華人鄭書祥卻打破陳規,當上神學學者,同時堅守一路走來的同性傾向。他說,基督教義說到底仍是愛,不認為性向與宗教有衝突,希望站出來能為陷入掙扎的同志教友帶來希望。「基督教講求『信、望、愛』,但如果教會不給人希望和愛,又何來有信?」鄭書祥說。

  由亞洲多個同志友善教會籌辦的「激揚由亞洲多個同志友善教會籌辦的「激揚會議」今年繼續移師香港舉行,主講嘉賓包括由美國赴港的鄭書祥牧師。鄭在香港出生,後隨家人移居美國,早於年少時已意識自己性向的他,本是執業律師,後決定攻讀神學,再當上美國麻省聖公會神學院歷史與系統神學副教授,先後發表包括《從罪到奇異恩典:尋找酷兒基督》等多本著作。

  曾遠離教會 「經丈夫認識神」

  鄭書祥接受本報訪問時坦言,自己走了很多路,才意會基督教義的核心講求「愛」,故不認為宗教與其性向有何任矛盾,「雖然我用了很多時間才走到這步」。他憶述,自小對神學有興趣,發現性向「與別不同」後,一度認為兩者不可兼得,遂與教會愈走愈遠,「我當時不是反抗教會,只是寄情讀書,要當執業律師,那是很艱苦的一段時間,直至我認識現時的丈夫,我是透過他再去認識神」。

  指早期教會並不「恐同」

  傳統教會高舉《聖經》反對同性戀的旗幟,但鄭不同意:「很多人似乎常糾纏在《聖經》6至7個看似反同性戀的章節中,卻忽視了當中有多達700個章節是關於愛的。」他認為,《聖經》那些章節只是反剝削性的關係,非直指反同性關係,而他主修宗教歷史時,更發現最早期的教會根本並不「恐同」。

  常遭攻擊 「太多仇恨」

  當然,「同志牧師」這條路不會易走。鄭說,至今收到譴責他的信件多不勝數,笑稱現時在神學院收到無回郵地址的信,連開也不會開,一直替美國網上報章The Huffington Post撰文的他,更要丈夫替他看網上留言,「太多仇恨了」。「我明白反同志、說話說得最響亮的人,會覺得自己知道所有答案,但不會等於他們是正確,或他們就是大部分人,我不知道……但看見同志們之間的愛,我知道這些都是真實的,這些鼓勵我繼續向前走。」鄭書祥說。

  香港亦有同志友善教會「基恩之家」及中大崇基神學院的「酷兒團契」。鄭書祥認為,這些教會最重要,是能為同志教徒帶來希望、互相扶持,不因壓力而放棄。

  母抗拒變接納 信有奇跡

  香港政府連反性傾向歧視立法的諮詢也不開展,可對香港同志平權前景有信心?鄭直言自己相信奇跡,正如當日見他出櫃如同收到噩耗一樣的母親,今日已站出來為同志團體發聲,呼籲父母愛同志子女。

(明報記者/林凱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