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28 03:12:36→☆ 魅格格 ★←

公主漫步雲端:同志與精神醫療的對話。(2013.05.27)

■卡蜜兒

「同性戀到底是不是病?」「同性戀需要治療與否,台灣的的精神醫學領域是否考慮發表自己的看法與建議?」5月25日舉辦的「第二屆當我們同在異起:同志與精神醫療研討會」裡,有人對精神科醫師提出這樣的疑問。

精神科醫師們的回答非常簡略。就他/她們的專業領域,沒有學習過關於「治療同性戀」的知識與能力,同性戀也不被精神醫療認定為是一種疾病。若要將其視為疾病進行治療,「矯正」性傾向的「效果」並不好,因此也不建議進行。這麼短的結論,對於台灣的教育界與家長卻非常地重要。但是台灣的精神醫學界從來還沒有以比較正式的方式提出看法與建議,以致於許多同志孩子、學生長期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精神科醫師們坦言,專業養成的過程中,對於「同志」的議題非常陌生,以致於在看診的過程中「看不見」同志。分享精神科看診經驗的同志也提到,如果感受到醫生對於同志不理解甚至不友善,只能以非常隱諱的方式陳述自己的情感關係。但是在這麼緊張的醫療關係中,如何可以得到良好的醫療照顧?甚至有同志朋友提到,醫生得知她/他是同志後,很好奇地問了許多問題,「簡直像在幫醫師們上同志ABC的宣導講座」。

有人可以能會質疑,既然同性戀不是病,那麼看精神科就只是針對精神疾病進行診斷、治療,為什麼醫生要有對於同志議題的敏感度與訓練?記得曾經有一位精神科醫師提到,農曆過年前後,是已婚婦女憂鬱症與相關精神疾病發作的高峰期。如果要在國際期刊發表一份類似的研究,一定得對於台灣的父權文化、過年習俗進行描述與分析,才能交織出這個女性過年症候群的完整圖像。同理,如果精神科醫師對同志一無所知,如何理解為什麼性傾向這個議題造成同志與其家人如此大的壓力與反應?如何適時引介相關資源提供協助?

我對吳易澄醫師的一句話很有感觸:「病不一定是醫生給的。」不管是它的來源、成因、去處,都不只是醫療範圍的議題,若是交錯的醫療、社會、文化種種關係能有更多對話與相與理解,才能讓進入精神醫療診間的同志(尤其是孩子、學生)得到更好的照顧,而不是更加重的病情。

台灣立報 (家庭合作事業協會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