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1 12:09:48慢慢 (胡嘉琪)

王陽明的【心學】與感官律動心理治療中的【內觀 Mindfulness】3

在第一篇裡提到王陽明說【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王陽明的弟子點出童心之重要。這童心如一張白紙,所以可以幫助我們暫時擺脫被制約的先見之明,而用【試驗的態度】去幫助個案對自己內在的未知開放。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好奇寶寶的童心只是一個開始接觸人之初心與培養聖人之心的一個起點,而非終點。那麼,心還包含什麼呢?

 

讓我們回到徐愛與王陽明的同一段對話中。

徐愛繼續問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間 有許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徐愛點出這個【理】,也就是規矩與禮節,有許多重要的地方,我們怎麼能夠只依靠我們的心來行事呢?

 

王陽明回答說【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箇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箇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箇信與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須外面添一分。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此心若無人欲,純是天理,是箇誠於孝親的心,冬時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求箇溫的道理。夏時自然思量父母的熱,便自要求箇清的道理。

 

王陽明點出,缺少【純乎天理之心】,繁複的外在禮節也會變成表面功夫;一但有【純乎天理之心】我們的行為自然會合乎禮節。若我們真有孝心,我們會設身處地去感受到父母的需要,很自然的就會講求冬溫夏清,而非將東溫夏清當成一個每年比照辦理的規矩。

 

就心理學的語言來說,這【純乎天理之心】就包含了【深層的同理心】。這是剛出生的嬰幼兒不完全有的。剛出生的嬰幼兒有著與周遭環境共鳴的傾向;學者觀察到嬰兒很自然會跟著其他嬰兒一起哭、一起笑。但這樣的共鳴只是來自嬰兒無法區分內在與外在感官刺激。到年歲漸長,幼兒才慢慢開始有換位思考的能力,能夠開始站在別人的位置去設想。一直到青少年和成人前期,大多數人還是傾向於從自己的角度去設想大多數的事情。近代腦神經的研究幫助我們了解到,掌管計畫組織思考與社會情緒辨別的大腦前額葉要到二十幾歲才發展成熟。即便我們的大腦有基本能力去多方思考關照,以人心之複雜,要培養出深層同理心還需要在成年期多年的修練,可見得這發展出【純乎天理之心】是一條漫長的道路。

 

這深層同理心之難得,更強調出在發展過程中培養同理心之重要。同理心同時包含對自己以及對他人的了解,這樣的了解根基於對身體感官與內在情緒與思考狀態覺察。同時,既然我們人類最擅長的是以自己為中心,那麼,要培養對他人的同理心其實可以從對自己的覺察開始培養。在心理劇和感官律動心理治療的訓練中都有類似的方法,讓諮商師模仿個案的身體姿勢,再以自我覺察此一身體姿勢來獲取對個案的了解。心理劇的【替身】會在模仿主角行動中,去揣摩主角內在的感覺與對話。感官律動心理治療則在模仿個案的身體姿勢後,將這樣的身體姿勢化為語言回饋對個案以增進個案的內觀 (mindfulness)

 

(王陽明針對前人過於重視【理】的缺失提出心學。以我個人之見,在諮商治療師的培養過程中,修[]是最難的基本功夫。目前台灣與美國諮商心理師養成訓練以美國的【科學家實務工作者 Scientist-practitioner model】模式為主,強調對於科學研究方法的學習;雖然我贊同對於[客觀]科學精神培養之重要性,但過於強調所謂現代科學統計方法,不免有見樹不見林之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