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1 12:08:06慢慢 (胡嘉琪)

王陽明的【心學】與感官律動心理治療中的【內觀 Mindfulness】2

上篇談到,在心理治療裡,最重要的就是幫助人找回這個不強求、不批判、不害怕、不退縮的好奇之真心。在感官律動治療裡面,治療者本身需要先擁有這樣的心,稱之為【The Experimental Attitude】,我把它翻譯成【試驗的態度】。雖然experiment 也可以翻譯成實驗,但在這裡,我覺得用嘗試的【試】比用實證的【實】更能帶出一種開放自身嘗試未知的感覺,就像是小嬰兒喜歡把所有東西放到嘴巴裡面試試味道,用它自身最發達的感官來探索這個世界。

 

在諮商裡面,治療師鼓勵個案用不批判自己的好奇心去【試試看】內觀,向內在觀察。因為沒有事先太多預設的期待,所以這樣的觀察可以帶出許多未知。例如,當個案談到工作上有人際糾紛的同事,治療師鼓勵個案用開放的心去觀察自己身體哪些部位有什麼樣的感覺。在充滿安全感的諮商氛圍中,個案對自己的注意力是放鬆卻又專注的。

 

因為這樣的觀察充滿未知,所以這看起來雖然簡單,但卻充滿困難挑戰。回到依附理論的根源 嬰幼兒要有安全感才能離開照顧者向未知的環境去探索、去學習。對內在的未知開放其實是一件充滿危險的事情。以前上心理劇的時候,Dorothy喜歡用一隻被蓋在大毯子下面的老虎來比喻我們對自身未知情結的害怕。Dorothy會請所有成員圍成一圈把大毯子張開,然後請一個人扮演老虎,在毯子底下發出噪音、四處亂跑。Dorothy 會說,我們越是不敢去看這個老虎,我們就越被這隻老虎控制。不過,這害怕是可以理解的。

 

“My mind is a very dangerous neighborhood; I try not to go there alone.” By Anne Lamott, Poet。一位詩人曾經這樣說,【我的心是一個很危險的鄰近社區,我盡量不自己一個去拜訪那裏】。越是受過創傷的個案,就越害怕自己那千瘡百孔的內心。因為在他們從小培養的生存策略裡,第一守則就是不要把自己誠實的心顯漏給任何人看,包括自己。而我這裡提到對創傷復原的治療,這樣的心理治療並不適合讓個案自己一個人長久靜坐,因為個案一開始並沒有辦法自己去調解因創傷而累積的排山倒海的身體感覺、記憶、影像。之前在心理劇團體受益很多的是一位僧人的分享,讓我知道一般的禪修靜坐並無法完全代替深層心理治療。

 

人從一出生就是在關係之中,唯有在安全的依附關係之中,人才有辦法向內在的未知去探索。不管是印度的瑜珈、佛教、或中國的禪,內觀 (Mindfulness)其實都不是一個人孤獨完成的事情。一般佛教或正念心理治療教內觀,一開始教的是自己個人靜坐。這樣的內觀靜坐可以幫助我們訓練心神的專注力,也間接增加對個人內在的接納度。這樣比喻好了,一般觀呼吸的靜坐就是在訓練我們的大腦特定肌肉,例如掌管身體內在感覺的島葉(Insula)。這有點像是在健身房我們重複舉重訓練手臂肌肉;但這樣的訓練不見得能夠改變我們整個身體的習慣姿勢與重建內在不平衡。要真正的調整身體,我們還是需要有一個訓練師在旁邊給我們回饋與指導。

 

在內心繼續往深層修練的過程中,我們不太可能靠一個人自己靜坐很多年來達到。各個宗教都會有師父來幫助這個修行的人。例如基度教的僻靜裡,每天還是有跟神父對話的時間。我去參加印度瑜珈的密集靜坐時,他們也很注重有足夠的老師在哪邊以應付任何因為靜坐而可能引發的狀況 (例如他們說以前就有人因為靜坐而引發精神分裂症狀)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或許這樣的安全依附關係在佛儒道的故事裡處處可見,許多發人深省的哲學就是在師徒對話中顯見;這也顯示出這些徒弟們相信師傅而能夠真心地分享自己、從自身的無知中去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