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29 11:54:57lai

以科學的態度認識「皮紋檢測多元智能」

近日,北京和上海的一些「潛能檢測中心」紛紛推出了一項「智能皮紋測評」服務。通過檢測指紋,掌紋等皮紋來測出孩子的潛能,幫助孩子量身打造個性化發展方案。對被檢測過的對象進行跟蹤研究,統計表明,受檢人員對此檢測的認可率達到95%左右。越來越多的人對此檢測產生了濃厚興趣。
與此同時,國內有些媒體報道,台灣某醫院認定皮紋智力檢測為「騙局」,聲稱「皮紋與智力無關」,並稱台灣有些從業者「誇大功效」,因而受到了處罰等等。所謂「騙局」說法的基本論調有二:一是「皮紋與智力無關」,皮紋檢測不能反映智能;二是從業者「誇大功效」,功能是有的,只不過誇大了,因而受到處罰。稍作留意,這二者自相矛盾,後者否定了前者。那麼,「皮紋測潛能」到底是科學,還是「騙局」?皮紋與智力到底有沒有關係呢?
唐氏綜合症(智障者)的研究表明:許多腦部有病變的病人皆有不同於常人的皮紋樣式。這在醫學上早已有確鑿定論。單從這點上來看,說皮紋與智力沒有關係,就顯得缺乏嚴謹而過於輕率了。
國內眾多媒體都曾經報道過,不少國家利用指紋識別技術,來判別一個人是否具有體育潛能,從而發現和培養優秀的運動員的事例。所謂體育人才,其特點之一,就是在肢體——動覺智能上這些人強於一般人,而肢體—動覺智能又屬於人類八種智能中的一種。此說恰恰否定了「皮紋與智力沒有關係」謬論。
《中國科技報》曾載文,1992輳蘯濱捍笱Ф箚街橇ρ芯坎饈災行某曬ρ芯砍鮒橇Φ鈉の粕羟鍤侗鴆飭考際酢4訟羆際蹩梢鑰蒲А⒆既返夭飭恐橇Γㄗ既仿誓艽鑭?8%以上)。這項智力的皮紋生物識別測量技術,曾先後獲中國第六屆新技術博覽會一等獎、中國第七屆發明展覽會三等獎,以及中國第二屆專利新技術博覽會二等獎。這些獎項的評選是對這一技術的充分肯定。
現代遺傳學理論同樣揭示,生物的遺傳信息是由DNA(脫氧核糖核酸)所攜帶。由於其核苷酸上的鹼基排列順序不同,才決定了生物界物種的千差萬別。人類基因中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決定了人們的身高、膚色,體質,智力及思維類型。根據中醫「有諸內必形諸外」和現代「生物全息現象」理論推斷:人的核苷酸鹼基排列序列不同,必然會在身體不同部分以不同的終端密碼信息顯示出來。
在對國內外大量資料進行認真分析、研究的基礎上,發現人的智力遺傳信息最易在耳朵、頭髮,特別是在手紋上顯示出來。世界上沒有DNA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也沒有皮紋(指紋、掌紋、腳紋)完全相同者。因此,要瞭解人類個體特徵,可以通過研究皮紋來識別。
綜上所述,皮紋和智能之間是有聯繫的。通過皮紋來檢測智能是建立在科學的理論基礎之上的,是有包括遺傳學,胚胎學,大腦學等學科研究作支撐的。所以它是科學,而不是「騙局」。
當然,智力的皮紋識別測量技術是一項剛剛創立的新技術,和其他新技術一樣,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系統,尤其是在建立系統的測量技術操作體系和完善理論體繫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因其需要不斷完善,就說它是一「騙局」,這顯然不是對待新事物的科學態度。每一個新事物的出現,必然要遭遇質疑,甚至是全盤否定,這都是事物
發展階段正常現象。就像當初哥白尼創立日心說,開普勒建立行星運動三定律,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也都經歷了艱苦的鬥爭,最終才逐漸為人們所接受。所以,我們要以開放的心態來看待目前還不瞭解此項技術的人的質疑。我們相信,隨著科普知識的不斷普及,這項技術的科學性最終能夠為眾多的人們所理解,終端客戶的普遍認可就是對我們的最大支持。
要指出的是,目前某些皮紋檢測從業人員沒有完全認識到皮紋智力測評的本質與意義,而是以追求商業利潤為單純目的,進行了不實宣傳。像「皮紋檢測能預知孩子的未來」,「皮紋檢測能知道孩子的疾病」等等說法,都是錯誤的。孩子與生俱來的潛能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而後天的教養、環境的影響,對人智能的發展同樣重要。所以,一味地重視皮紋檢測結果,而忽略其他因素也是不對的。皮紋檢測智能的最終的意義,只是幫助家長從不同的角度科學地瞭解自己的孩子,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幫助解決教育過程中所遇到的困惑,使教育最合理化、最優化,從而使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