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5 08:30:21金子齡

體驗考古文物半日遊-菜寮化石館

最近大暖爐家族也已經從坐月子中心搬回家裡住了,想當然,我家的小寶貝也跟著回到家裡了,一開始小寶貝所面對的生活作息跟環境都跟醫院會有所不同,因此剛回到家的第一個星期,每天都是我跟大暖爐家族及小寶貝間的調適階段,大暖爐家族從小寶貝回家的第一個夜晚便失眠了,由於小寶貝在醫院是每4個小時喝奶一次,因此回到家裡半夜也需起床餵小寶貝,並把剩下的母乳排空,而我的第一個夜晚也是在斷斷續續半睡半醒中渡過,好像又回到了當兵站晚哨的時候了,只不過也已經相隔粉多年了,不知不覺,從坐月子中心回來也已經1個星期了,每天的生活作息不外乎上班及陪伴小寶貝,不過小寶貝的狀況也是漸漸穩定了,剛好這個周末的天氣也算不錯,加上東北季風的加強影響,整個氣候變的粉舒適涼爽,是個粉適合出外郊遊的季節,於是便利用小寶貝睡覺的空檔,打算來個騎機車半日遊之旅,在左思右想之後,便選定了位於左鎮區的菜寮化石館之旅,於是便騎著我的大野狼往目的地出發。


左鎮區由於地質特殊,又古代恰是濱海地帶,因此區內地層中散佈眾多化石,每當豪雨過後,化石被沖刷到菜寮溪中,此化石不僅種類繁多,數量豐富,而且包括了海相和陸相生物種屬,具有相當研究價值,早自日治時代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前身)早阪一郎教授在菜寮溪發現化石以來,之後又發現了左鎮人頭蓋骨化石,以及一頭完整的犀牛化石,使了菜寮溪聲名大躁,民國
63年,左鎮光榮國小的師生和業餘化石收集民眾,將歷年收集的化石千餘件作了展示,之後引起有關單位的重視及省府補助經費興建化石館,於民國706月完工啟用.以展示距今約160萬年前的第4紀更新世,以及台灣哺乳動物在菜寮溪所留下的化石為主,民國60年在這裡發現了一塊人類化石,距今約三萬年與中國大陸山頂洞人同期,「左鎮人」化石的發現,是為台灣研究史前人類開啟重要的一頁,綠瓦白壁的化石館,佔地約105坪二層樓房,陳列內容除了「左鎮人」化石、古象化石、古鹿、犀牛、魚、貝類等古生物化石,另外還有足印、巢穴等生痕化石,成為玉南公路沿線一處新的參觀景點,菜寮化石館二樓建築,陳列化石約有近千件,原本都是該館自行搜集的化石,但是長期以來缺乏變化,內容沒更新,引不起民眾興趣,這些年來文化中心想了新點子,提供場地展示私人收集人士的化石,一則使化石館內容得以不斷更新,也提供了化石收集家公開展示的場地,兩蒙其利下,帶起化石 館的利用價值,一走到菜寮化石館的外面廣場,便可以感受到一股考古風的氣息。

繼續往前走,看到一隻犀牛的造型,走近一看原來是早坂中國犀,中國犀牛早坂氏亞種化石(簡稱早坂犀)的發現,可追朔在1930年代當時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大學的前身)地質學教授早坂一郎曾指出,台南新化左鎮的菜寮溪一帶所發現的大型哺乳動物的化石可能有數十萬年前的古老犀牛化石,1971年當時的台灣省立博物館在1971年12月組成工作團隊,在林朝棨教授的指導下,前往台南左鎮挖出了犀牛化石的大部分骨骼,1972年博物館又延聘了兩位來自日本的古生物學家—鹿間時夫教授和大塚裕之教授,協助進行第二次的挖掘工作,大塚裕之教授和林朝棨教授在1984年將這隻犀牛化石命名為中國犀牛早坂氏亞種(Rhinoceros sinensis hayasakai),以紀念在台灣最早發現犀牛化石的早坂一郎教授,這批犀牛的部份骨骼化石保存於博物館。

接著走進室內,一樓是展示規劃區:設置自動感應語音導覽區、多媒體播放區、數位化電腦區、貝類展示區(小型化石),可以讓參觀者藉由影音之介紹,對所挖掘的一些古物有所認識。

首先來到了舞動的大地展示區,這個區塊對冰河時期、地球遺產、恐龍奧秘、自然奇石、螢光礦物及礦石之美等幾個種類作簡單介紹。

接著低頭一看,看到了三葉蟲化石,三葉蟲(學名:
trilobite)是節肢動物門中已經滅絕的三葉蟲綱中的動物,它們最早出現於寒武紀,在古生代早期達到頂峰,此後逐漸減少至滅絕,最晚的三葉蟲於二億五千萬年前二疊紀結束時的生物集群滅絕中消失,三葉蟲是非常知名的化石動物,其知名度可能僅次於恐龍,在所有的化石動物中三葉蟲是種類最豐富的,至今已經確定的有九(或者十)個,一萬五千多個物種,大多數三葉蟲是比較簡單的、小的海生動物,它們在海底爬行,通過過濾泥沙來吸取營養,它們身體分節,有帶溝將身體分為三個垂直的葉,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現過其化石

接著是恐龍蛋,目前有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於
河南省南陽市伏牛山南麓的西峽內鄉淅川鎮平縣境內,自然保護區面積達780.15平方公里,主要保護對象為恐龍蛋化石,保護區範圍內恐龍蛋化石有81225種,南陽恐龍蛋化石群是目前中國境內面積最大、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恐龍蛋化石群,同時南陽恐龍蛋化石群也是中國發現年代最早的恐龍蛋化石群,時代大約為中生代白堊紀早期,在南陽恐龍蛋化石群發現之前,全世界出土的恐龍蛋化石還不足500枚,像這樣數量達10-40萬枚左右的恐龍蛋化石實屬罕見,震驚世界,因此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

始祖鳥(
屬名Archaeopteryx)是一些有羽毛印痕的獸腳類恐龍化石標本的統稱,它們可能是一種基礎恐爪龍類,曾經被認為是最早及最原始的鳥類,名字是古希臘文的「古代羽毛」或「古代翅膀」的意思,故又名古翼鳥,始祖鳥生活於約155百萬年前到15千萬年前晚侏羅紀,化石分佈在德國南部索倫霍芬石灰岩礦床,它的德文名字意指「原鳥」或「首先的鳥」,在始祖鳥仍然生存的時期,歐洲仍然是個接近赤道的群島,始祖鳥生活於恐龍時代,但是由於與同時擁有鳥類及獸腳亞目的特徵,因此與恐龍有所區別,始祖鳥的大小及形狀與喜鵲相似,它有著闊及圓的翅膀及長的尾巴,它可以生長達半米長,它的羽毛與現代鳥類相似,但它卻在顎骨上有鋒利的牙齒,腳上三趾都有彎爪及有長的骨質尾巴,這些特徵正好與獸腳亞目恐龍相似,使得始祖鳥成為演化過程的重要角色,事實上,始祖鳥首次的發表是於西元1862年,亦即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之後兩年,使有關討論演化之說更為激烈,現今有12化石被分類為始祖鳥,是侏羅紀時期不多的羽毛證據之一,再者,由於它們擁有進步的性狀,可見牠們的起源應該更早,所有遺骸多被認為是來自獨立的標本。

繼續往前走,接著來到了南瀛大地展示區,台南市位於台灣西南部,因台灣古有「瀛洲」之稱,所以二次大戰後,台南市就習以「南瀛」代稱,台南時階造山期形成台南台地東側的斷層崖,台南層受其曳引摺皺,在花蓮時階造山運動期,台南台地與大湖台地的台地面,也發生了不等量的上昇運動,在第四紀時期,由於氣候變化所發生的海面升降運動,也直接影響到台南的海岸線,據計測東西距離移動達
20公里左右,包括整個台南市平原地區的全部隆起升上水面與全部沉沒於海洋中,藉由一些簡介來讓參觀者對其環境更加的了解。

在這個區塊可以看到松果化石、種子化石、樹葉化石及軟體動物化石。

接著是海星、海膽及珊瑚化石等標本。

接著是菊石化石,菊石目(
學名Ammonitida)是一類已滅絕頭足類,它們是非常好的指準化石,往往能連結起所在的地層與地質年代,菊石目的近親並非現今外觀相似的鸚鵡螺,反而是八爪魚烏賊魷魚鞘亞綱,菊石目的化石殼一般呈平旋狀,但也有呈垂直螺旋狀及非螺旋狀,老普林尼稱菊石目為「阿蒙的角」,因其殼的形狀像埃及神話阿蒙所配帶的羊角,其學名亦是以此來取的,大部份菊石目殼都是呈扁平旋狀,但也有一些是接近筆直的(如桿菊石)、像腹足綱殼的螺旋(如塔菊石伯斯特菊石)、部份展開及捲曲而成熟時是筆直的(如澳洲菊石)部份及完全展開的形態於白堊紀初期開始變得多樣化,並被稱為「異形菊石」。

接著介紹的是菜寮溪化石的發現緣由,西元
1930年以前,菜寮溪在每一年的暴雨期,都可能因山洪暴發,造成山丘地區地層的崩塌,而流出大量的古生物化石,當時國內由於缺乏化石專業人才,不知這些生物殘骸就是珍貴的脊椎化石,任其漂流停積於河床內,實在是一件非常可惜之事,昭和6年(西元1931年)秋天,當時台灣大學(原名台北帝國大學),地質系教授早坂一郎博士,為作台南地區的地質調查研究,來到曾文溪支流-菜寮溪河床,當時河床全是一片砂石,就三重溪部落的灣潭地方,早坂博士採到幾塊鹿角、骨頭之類的東西,首次認出是脊椎動物的化石,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發現菜寮溪化石的學者,昭和7年(西元1932年)暑假,台北帝國大學助教丹桂之助助教特別提到,陳春木先生寄住台北帝國大學鑑定的化石、數量種類之多與豐富,是台灣首屈一指的化石寶庫地區,在國際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也因此開啟此區古生物化石研究的歷史,而在該展區的另一邊是左鎮人的發現,左鎮人是目前所知最早在台灣出現的人類之一,因為其化石是在台南市左鎮區菜寮溪所發現的,所以學者將其稱之為「左鎮人」,左鎮人是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現代人(智人)種,其頭骨化石經過計量的測定後,推測約有2萬至3萬年之久,這說明了至遲在距今2萬至3萬年以前,台灣島上就已經開始有人類居住,台灣最早的史前文化-「長濱文化」,可能就是左鎮人的文化,左鎮人的第一片化石發現於1971,由古生物化石的業餘收藏家郭德鈴在菜寮溪的臭屈河谷地層所找到的,1972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教授宋文薰偕同省立臺灣博物館(今國立台灣博物館)等人,一起到菜寮溪發掘古生物化石,並順道參觀郭德鈴的化石收藏品,在很偶然的機會中,宋文薰發現這些收藏品中有一塊疑其為人類頭骨的化石,該片化石後來由鹿間時夫帶回日本做鑒定,並認為這是一塊距今1萬年到3萬年的人類頭骨右頂骨殘片化石,1974,日本學者鹿間時夫則在另外一位業餘化石採集家潘常武的收藏品中,找到另一片採自菜寮溪的人類右頂骨化石,也是在這段期間,另外一位業餘化石採集家陳春木,又在岡仔林發現了四件頭骨化石,1976,關於這些頭骨化石的報告正式在《日本人類學會期刊》上發表,由於該批化石都是在左鎮附近找到的,學界人士於是將這些化石的主人定名為「左鎮人」,後來,潘常武又陸陸續續在臭屈發現兩顆臼齒、以及在菜寮溪河谷地層發現另一片頭頂骨的殘片學者也都認為這些是屬於「左鎮人」的化石,截至目前為止,在菜寮溪河床出土的左鎮人化石總共有9片,其中有7塊是頭骨殘片,另外2個則是大臼齒,每件化石都代表單一的個體,國立台灣博物館存有其中的3件,一件是男人的右頂骨殘片,一件是具有強壯顳肌的成年人左頂骨殘片,另一件也是一個成年人的右頂骨殘片,這3個人都是屬於同一群及同一時代的人類,至於這兩個臼牙的齒冠,比現代人的要大一點,從臼齒化石的情形來看,可能是2萬年前至3萬年前間的人類,分別屬於一的遺骨。

接著便看到了留存在該化石館的左鎮人左、右骨。

接著看到的是彩紋蟳化石。

接著是「鱟」(
注音:ㄏㄡˋ),又名「馬蹄蟹」、「夫妻魚」,被譽為活化石,鱟的祖先出現在地質歷史時期古生代泥盆紀,當時恐龍尚未崛起,原始魚類剛剛問世,它可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被稱為活化石,人們曾發現了距今5億年前的鱟化石,它與早已滅絕的三葉蟲是近親,有人也稱它為馬蹄蟹,其實它與沒有關係,倒是跟蜘蛛有親緣,鱟是節肢動物肢口綱劍尾目動物,現存有34種,分布在美洲和亞洲部分沿海中,中國長江口以南東、南海沿岸、廣西沿海、金門沿海、澎湖沿海等地有它們的身影,鱟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它同時代的動物或者進化、或者滅絕,而惟獨只有鱟從4億多年前問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鱟有「活化石」之稱。


接著是鸚鵡螺化石,鸚鵡螺,海洋
軟體動物,鸚鵡螺外形色彩絢麗,體型華美,觀賞性極強,它的殼薄而輕,呈螺旋形盤卷,殼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長紋從殼的臍部輻射而出,平滑細密,多為紅褐色,整個螺旋形外殼光滑如圓盤狀,形似鸚鵡嘴,故此得名「鸚鵡螺」,僅存於印度洋太平洋海區,北至日本南方,南至大堡礁,西至安達曼海,東至斐濟等地區均有發現,位於鸚鵡螺主要產地的法屬新喀里多尼亞,還以鸚鵡螺做為國徽的主要圖案,鸚鵡螺是四大名螺之一,現存種群數量少,因生活環境須有數個大氣壓的水壓,故難人工飼養,鸚鵡螺已經在地球上經歷了數億年的演變,但外形、習性等變化很小,被稱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生物進化古生物學等方面有很高的價值,在帛琉共和國內的深海中尚有鸚鵡螺的棲息地。

繼續往前走,來到了如何挖掘化石的展示區,要尋得化石當然要遵循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驟:  哪裡可以找到化石,利用地質學專用的地質圖,可以幫助判斷哪一層可能含有化石? 哪兒有某種地層露出?以及這些地層的年代,而在收集化石之前,研讀地質圖是相當重要的。

第二步驟: 攜帶裝備,鐵鎚、鑿子、刷子、小刀、放大鏡、筆記本、大小塑膠袋(裝化石用)、標籤紙、棉花(保持化石不受搬運損壞)、小紙盒、石膏粉、強力膠(用來粘破掉的化石),一般而言,採集化石沒有制式工具,均為應用工具,能將化石完整採集出來的工具均可用。

第三步驟: 採集,依岩石性質有採取難易之分所以方式亦有所不同,如石灰岩、砂岩-選定所需標本大小後,用鐵錘和鑿子只要敲一下即可,頁岩-先將化石加以強化處理再敲取。

第四步驟: 處理採集並裝好的化石,浸在水內幾小時或用鑽子、氣磨機取出,用化學方法或機械方法時,一般常用薄膜覆蓋或以膠墊底,以保安全,使用酸液洗出化石的方法-用水(動水)洗、用去離子水(用特殊方法將所帶離子除後的純水)、洗完後將化石新曝露出的部分,覆以薄膠膜,反覆幾次直至化石完全露出。

第五步驟: 編號,每一次野外地質調查,每取得一些化石標本時,將調查區域所發現化石的位置標示於地圖,應一一編號與記述化石產狀,以備做地層比對之用,若得到的標本具學術性質,先要拓印製模,以防止操作過程中造成意外的損壞。
走近一看,可以看到
3個不同階段時,所挖掘化石的狀態,由左而右依序為,原地層化石(未破壞)、半出土化石(扇貝化石/江珧蛤化石)、出土搬運後化石(已整理)。

繼續往前走可以看到一些考古所需具備的工具,例如:鐵鎚、鑿子、手套、刷子等工具,避免在挖掘時,有損害到古物的情況。

接著來到了海生動物化石區,出露在新化丘陵內的海生動物可分為脊椎動物及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以魚類為主,如鯧魚之齒、骨頭及鯊魚齒等均出現過,無脊椎動物以貝類、有孔蟲、單體珊瑚、海膽、蟹等,尤以雲母扇貝、錦海扇貝、大型牡蠣最值得注意,其它如檸檬貝、小塔螺亦是密集層,有孔蟲化石中底棲性與浮游性均有,虎啣口段更出現有孔蟲之密集層,其他地區如關子嶺區以貝類為主,尚有硬骨海綿均呈密集層,六甲水流東則以錦海扇貝密集層中含呈束狀分佈之有孔蟲為主。

接著走近觀看展示圖下面的
4個放置古物的圓孔,由左而右依序為:雲母蛤,有個典雅的名字叫『海月』,也有個實在的名字叫『蠔鏡』,主要係中國古代建築用貝殼鑲嵌在門窗或屋頂上,可以透光,是鶯蛤目雲母蛤科雲母蛤屬的一種、牡蠣(又稱蠔、生蠔,屬軟體動物門殼綱,產於海水或鹹淡水交界處,以食浮游生物為生,現在會在電視美食節目上看到主持人之介紹,算是古物也是美食料理)。

接著是壺海膽、絞類齒(通常看到的應該有鯊魚的牙齒)。

 接著在展示區的另一邊也展示著各式各樣的古物,因此便逐一的參觀,最後挑選一些比較不同的古物來給大家觀賞,左邊是犀牛齒,光看牙齒的規模就比人類大好幾倍、右邊是虎牙,一般到動物園只會看到老虎活生生的在眼前走動,但是卻沒仔細去看牙齒,現在一看其牙齒結構也是粉堅固。
 接著左邊看到的是台灣花鹿鹿角,棲息於 3000公尺以下之開闊地。現已大多圈飼,極少野生,棕色毛皮,撒滿雪白斑點,斑點全年可見,非常漂亮、體型嬌小、而公鹿發情的聲音較尖、細。身長約105公分、身高約為83-90、雄鹿體重約60公斤,母鹿體重約40公斤,平均壽命約15-20歲,角台剝落後 75天,鹿茸成熟,開始採割,割茸期在每年 7~9 月,平均茸量為 20台兩,茸角呈樹枝狀分叉,角長約半公尺、右邊是鹿齒,感覺每一顆牙齒是呈現不規則狀,方便用來咀嚼食物。
接著左邊看到的是台灣古象左下顎,光近看就覺得粉龐大及壓迫感、右邊是水牛頸椎。
在參觀1樓之後,接著便往2樓移動,一上到2樓,首先印入眼簾的便是早坂中國犀的模型,民國609月,在菜寮溪河床上發現一隻幾近完整的犀牛化石,這些化石約占一具完整犀骨架的40﹪,頭部朝西,尾部朝東,身體左側在下,右側在上,骨骼呈紅褐色,引發各界挖掘熱潮,台灣省立博物館於617月集合中日學者專家組隊前往開發,挖掘完畢運送至博物館,並於63年春進行復原,經65天工作,為了紀念日籍學者早坂一郎教授發現菜寮溪化石的貢獻,正式命名「早坂中國犀」,簡稱早坂犀牛,其分類學上屬於生活在中國南方的中國犀品種,事後聽導覽人員說,原件蒐藏於國立臺灣博物館的早坂犀化石,是目前為止臺灣唯一一次有組織的挖掘所獲,將此犀的骨骼復原裝架,不僅可提供完整的展示標本,對研究台灣新生代古環境的演變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因為沒有一根完整的化石管狀骨保持下來,因此復原骨架的大小,主要依據齒列的長度,肱骨與脛骨骨幹中部的尺寸並參照印度犀的比例計算出來,並以玻璃纖維為原料所復原完成,目前館藏展示亦為玻璃纖維複製品。
接著看到的是「象」的各個部位化石及介紹,象的祖先出現於第三世紀的始新世,發源於非洲,其體積很小,上唇肥厚,未具長牙,稱之為蒙內象,後來,逐漸演化出乳齒象、非奧米亞象及恐象、三菱象還有後來的劍齒象、猛獁象等多支分系,現在的象共有兩種,一為非洲象,一為亞洲象,他們都是猛獁象演化出的後代,近代,在台灣發現了許多更新世早期的古象,已知其中一種為台灣象,為現在亞洲象的祖先,生存於距今兩百萬年前,在新化丘陵,已出現的象化石,分屬於猛獁象、中國古象、諾曼象、乳齒象及普通象等,象乃屬於陸生草原性動物,由此可知,本區出土的品種均為中國大陸南方地區的種類而非臺灣島原地的品種,因為,當時臺灣的生態條件未必適合此類生物。
接著看到的是古象上顎及古象頭骨。
接著是古象脛骨上端、古象脛骨下端、象古化石、古象脊椎等化石,在邊走邊看介紹的時候,剛好有看到一則象墳的神話,敘述著年老的象,因為牙齒長年使用而破損,難以適當咀嚼食物,所以必須尋找較柔軟的植物食用,而這些植物通常生常在沼澤中,這些在沼澤邊覓食的老象,最後將因體力衰微而在水岸旁死亡,這也是為何,在水邊經常能發現象古集中的原因,或許也是古河道能發現象化石的因素之一,而老象們傾向同時同地死亡的結果,無形中加深了象墳的神話與神秘性。
接著看到的是古象牙化石,大象(elephant)的英文名字,源自希臘字elephas,意為象牙,正好是大象最顯著的特徵,象牙由象上顎的門齒演化而成,圖中,從象齒的橫斷面中可看出兩種結構,一是層層的輪狀結構,相當於樹木的年輪,二是弧形的交叉紋理,澎湖海溝所撈起的象牙橫斷面,有時僅呈現輪狀結構而看不出交叉紋理,實際上是存在的。
接著來到犀牛展示區,犀牛原產於北美洲,為生活於叢林中的動物,在更新世晚期因白令海峽陸化時來到亞、歐、非三洲,最後又因台灣海峽局部陸化而由中國大陸遷移到台灣,本區犀牛化石以牙齒為多,此乃目前能鑑定的部位,目前出現的這些犀牛化石所屬的分類位置,乃以生活在中國南方的中國犀牛為主,民國61年,在菜寮三重溪段出土一具台灣最完整的犀牛化石,命名為「中國犀牛早坂亞種」,其牙齒前傾,體型較小。
接著看到的是犀牛頸椎及犀牛齒,犀牛的牙齒化石是辨識犀牛種類的最佳材料,特別是上顎臼齒,從咬合面來看,有如「π」文字的型態,呈現橫脊交錯的排列,稱為「脊狀型齒」,就齒數而言,始新世的犀牛和哺乳類動物相同,具有門齒3、犬齒1、前臼齒4、後臼齒3,不過後來都有減少的傾向,到中新世,有的犀牛犬齒消失,門齒只剩下顎左右各一顆,形成了牙狀,而現代的犀牛齒,從犬齒到門齒都沒了,只剩少數幾顆的前臼齒,早坂中國犀牛的上齒式為1043,下齒式為1033
接著看到的是扇貝化石、雲母蛤(學名:Placuna placenta,中國大陸稱作海月,是鶯蛤目雲母蛤科雲母蛤屬的一種)。
接著是牡蠣、珊瑚化石(珊瑚之名來自古波斯語sanga,為珊瑚蟲群體或骨骼化石)、鯨脊椎骨。
接著是江珧蛤,江珧蛤科,閉殼肌 貝殼呈三角形,雙殼同形,殼頂較尖,韌帶長而沿背緣伸展,缺乏鉸齒,閉殼肌痕前小後大,殼內面有珍珠光澤,以貝殼頂端伸入泥沙中,並以足絲附著於底質中。
接著是文蛤,又稱為蛤蜊,別名蛤蠣,另有稱謂為麗文蛤、蚶仔、粉蟯,是屬於雙殼綱簾蛤目簾蛤科的貝類,是重要的食用貝類之一,殼呈圓形略呈三角形,內面為瓷白色,原產地為日本朝鮮半島中國大陸台灣沿岸也有分佈,台灣西南沿海的沙岸有養殖文蛤,多棲息於淺海的沙泥底,購買文蛤宜選殼緊閉者,可將文蛤互敲,有清脆聲音的蛤蜊者較為新鮮。
接著看到的是生痕化石,動物的生物活動,與各種不同的器官一樣,多少反應了一些動物體的功能,1950年代的古生物學家,即依生物活動的觀點,將生痕化石分為五類:

  1. 行痕化石:活動的底棲生物依定向移動所造成的痕跡與洞穴。
  2. 食痕化石:活動「吃砂者」於基底表面游牧所造成的複雜痕跡與洞穴。
  3. 護痕化石:半著生動物受侵襲時,所避居之保護洞。
  4. 居痕化石:活動或半著生動物的長期居痕。
  5. 息痕化石:活動動物棲息於沉積物上的痕,其型相當於此動物外形之投影。

以上這些生痕化石,都出現於特定的沉積環境,各類不同生痕化石的群集,構成生物重要痕相的面面觀,為古生態上的重要指標,脊椎動物的生痕中,以恐龍足印最引人注目,可由腳型判定其生活形態,同時,恐龍的速度快慢也可以其足印的大小與足印之間的長短一窺端倪。


接著看到的是野豬下顎及頭骨,野豬屬於不反芻偶蹄類,本區此類化石並不多,以牙齒為多,偶蹄目的野豬是雜食性動物,牙齒形態和食草性的明顯不同,為一種「丘齒型」,齒冠上具圓錐山丘狀的隆起,另外,它具有一對不斷生長而俗稱「獠牙」的犬齒,此犬齒大小可做為性別區分的依據,另外,偶蹄類動物為了避開食肉類動物,兩眼分布在頭的兩側,擴大視野,增加逃命的機會,豬齒的恆齒齒式為3143/3143,具有門齒3、犬齒1、前臼齒4、後臼齒3,上下顎齒數一致。


接下來看到的是虎骨頭,虎屬於貓科貓形類,喜居低地、草原和沼澤環境,台南地區化石不多,目前所知者可能為虎,台灣海峽在更新世晚期曾有過陸橋存在,因此可推測,這類動物曾由華北地區遷徙而來,一般而言,此類生物行動敏捷易避開災難,理論上即不易留下為化石,應為化石少發現的原因。
接著看到的是虎犬齒、虎指骨、虎臼齒。
接著看到的是現生牛頭骨、黃牛頭骨及牛角,一般我們說的牛角,其實是「洞角」或稱為「鞘角」,套在牛的「頭角骨」上的東西,鞘,意思是刀套,「鞘角」意指像刀套般的角,「鞘角」(或洞角)指該角中空,可以盛水,這類洞角物質,就像頭髮一樣不斷的生長且不脫換,是表皮的衍生物,並不會形成化石,一般我們所見的牛角飾品,都是現生的,真正形成化石的部位,只有緊接著頭顱的「頭角骨」,是由額骨衍生而來,因此,所謂的牛角化石,指的就是平常外觀看不到的頭角骨,而牛的鞘角、毛或蹄等是不會有化石出現的,另外,民間觀察牛的鞘角環數來算「年齡」的技巧,在化石上是無法應用的。
接著看到的是鹿,鹿類祖先為第三紀漸新世「小古鹿」,鹿形小而無枝角,其切齒延伸如劍,各肢具四趾,今亞洲麝香鹿為原始鹿所遺留之後代,而現代的鹿類代表則有羌、鹿、水鹿等。
接著看到的是山羌的標本及頭骨,為台灣鹿科動物中最小的一種,頭軀幹長約40~70公分,尾長4.7~10公分,體重約為8~12公斤,雄羌額頭為黃色且具不分叉短角,短角每年脫落重長,角基部隆起,且上犬齒相當發達有如食肉動物;而雌羌額頭為黑色,無角,僅具骨質隆起。體背呈暗黃褐色,吻及額則為暗褐色,額內緣至角基內側各有一黑色條紋;上胸及體側為灰褐色;此外,雄羌額頭為黃色,雌羌額頭為黑色,山羌為草食性動物,以細葉幼芽及嫩草為主食。多數獨居,全日活動,但日間活動較晚間活動多,凌晨時為活動高峰。生性膽怯,遇敵害會先靜止,躲藏後再迅速逃竄。其鳴聲有如狗吠般,一連串短促高揚的叫聲。
接著看到的是花鹿類角,鹿科動物的角都是骨質的實角,並且分叉生長,鹿角從頭骨上的茸開始成長,除了馴鹿以外,一般的鹿只有雄性才長角,鹿角的分叉可以做為年齡鑑定的依據,鹿角的主幹先長,分三叉後不再分叉、鹿類齒,鹿齒的齒冠,上彎曲呈月狀隆起,稱為「月齒型」,鹿科動物可以依據這個特徵,與其他動物群作分辨,但鹿與鹿間的種類辨識,就不容易了,鹿的牙冠較低,無法不斷的生長,長期耗損後就無法在咀嚼食物,因此它們所選擇的食物,較不適合採實粗硬的植物,以減少牙齒的耗損,其齒冠磨面凹凸不平,容易將草咀嚼磨碎。
最後看到的是鹿角,動物的角,一方面作為防衛工具,一方面與雄性同伴互鬥,以獲得雌性的青睞,同時,它也是分類的重要依據,角是形成動物化石的重要部位,但不是任何角都能形成化石的,動物的角可分為鹿角、長頸鹿角、犀牛角和叉角羚角等五種型態,在參觀到這邊的時候,大致上2各樓層的化石也都看得差不多了,這時候突然聽到一個去參觀的團體有請導覽人員解說,因此便跟著隊伍的後面聽著解說,最後便沉浸在導覽人員精闢的導覽內容中為這半天的考古文物之旅畫下完美句點。

 

  

 

地址:台南市左鎮區榮和里6110

電話:06-5731174

開放時間:週二下午至週四(早上08:00~12:00、下午13:30~17:00) 、休館時間(週一全天 週二上午)

上一篇:香腸博物館

下一篇:臺灣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