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25 00:12:52myself

你那邊幾點?

2001年蔡明亮的電影

在德國看台灣的電影,會讓人有一種錯覺,而我不知道,這樣的錯覺是源自於我離開台灣超過了一年的思鄉情緒,還是心裡某個地方被釋放的寂寞。

透過鏡頭2001的台北車站,看起來竟有幾分陌生,一時之間,我竟然想不起來。畫面停留在湘琪站在天橋上跟小康買手錶的那一幕,不需要語言,自然就從心底升起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動。那座天橋,我來來回回走了幾次,台北車站是每次高中同學聚會的定點,多少次經過路邊的黑箱攤販,我也會忍不住停留,從賣手錶的、傘的、耳環,到冬天的圍巾、手套,當時的我,的確很難想像,過了幾年,自己竟然會在另一個國家,看著自己演的電影,雖然我可能是一個路人甲。

熟悉的西門町,老式的投幣電話亭,專放二輪片的戲院,樓梯口還會掛著20─38排由此進的招牌。搖搖欲墜的高中廁所,禮堂的走道,甚至連道士的誦經聲我都覺得親切,甚至我第一次很努力的去聽,他們到底都在唱些什麼。是我太久沒有仔細看過台灣了,還是我太想家了,為什麼覺得這一切是那麼的熟悉自然,卻又如此遙不可及。

這幾年,每年回去一定都會經過台北車站,卻再不曾好好看過他的樣子,上次去西門町已經是兩年前的事了,自從覺得他不符合我的年紀以後。可是改成行人徒步區之後,我就再也沒見過紅包場的招牌,還有路邊專賣老電影的攤販,他們都到哪裡去了?是我太不留心於台北的改變,還是我已經太習慣坐捷運,所以指認得出來地下街,連二樓的金華百貨都忘了?

我終於明白,蔡明亮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我想,他是個很愛台灣的人,他把台灣人的生活那麼真實的表現,隨便一個人都可以套上主角的位置,可是我們都太匆匆的走過自己主演的電影,自願當別人電影裡面的配角。我們不停的想找到一個出口,寄託自己的害怕、寂寞與不安,當自己跳脫那樣的環境,再回去看,才明白當初的所作所為,不過是寂寞下的產物。

我不知道劇中的三個人,是否都是因為寂寞,而產生了某種,不到愛情卻又依賴的偏執。小康依賴著湘琪留下的訊息,不停的把台北的時鐘調成巴黎的時間,看巴黎的電影、喝紅酒,在他一成不變的生活裡,他唯一可以依賴的就是湘琪留下的訊息,那是他生活裡唯一的變化。而他的母親看到變慢的鍾,執意的認定,是去世的老公回來看她的證據,所以她改變全家的作息,把電源切掉,甚至把窗戶都封起來,她用著瘋狂的行徑來解放她的寂寞。

而不知道為什麼去巴黎的湘琪,過著不像留學生也不像觀光客的生活,在每天閒來晃去的平淡日子裡,只有樓上的腳步聲可以抒發她的幻想,異鄉的寂寞與語言的障礙,讓她更加依賴樓上的腳步聲。日子,一天一天的過。

直到湘琪最後選擇,吻一個從香港來的陌生女子,小康選擇逃開家中,她的媽媽選擇穿起大紅旗袍,迎接老公的歸來,事情似乎告了一個段落。可是他們的寂寞到最後卻沒有被釋放,即使湘琪吻了那個女生,可是她卻只能在盧森堡公園的冬陽下,放鬆的睡著。小康可以用接上的陌生女子,解決生理上的寂寞,卻無法逃開心裡的寂寞。小康的媽媽幻想著自己與老公的上床,最後精疲力竭的躺在床上,明天,他們的寂寞仍然會繼續。

我在他們的身上,看到我們的影子,那種令人渾然不覺得寂寞,只有對特定的人跟情況下,才會明顯的讓你感覺到,這種因為寂寞而產生,對某個人無法解釋的依賴,就是愛情嘛?

也許我們都只是選擇了,在自己生活中,最不可能發生卻發生了的事情,當成寂寞的出口,朋友是不足以排除寂寞的,所以我們需要愛情。

寂寞愛情雖來自於寂寞,而愛一個人會
讓人感覺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