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2-13 11:04:00喵喵
「人倫爛戲」補遺
台巴混血男孩兒吳憶樺的交付風波,在順利完成點交後,暫時告一段落。吳憶樺在巴西駐台代表處人員,以及嬸嬸的陪同下,已經在台北時間十三號上午抵達巴西聖保羅,即將展開他的新生活,或者說,即將回到他六歲以前的生活,且讓我們祝福他。
這件我稱為「人倫爛戲」的爭議,應該會暫時平息,也正好是可以來檢視一下整個過程的時候。
為什麼這件事會演變成如此巨大的爭議?原因很多,吳家一直試圖拖後與巴西對決的時間是原因之一,大量電視媒體的推波助瀾是原因之一,法警執行強制點交的過程粗糙是原因之一,本案的司法判決過程有爭議,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先提名後表決。我認為這件事一開始就不應該走上司法訴訟的路。一邊是親叔叔,另一邊是親外婆,兩邊都和吳憶樺有無法割捨的血緣關係,然而,提出訴訟表示兩家人就此翻臉,親人要走上翻臉之路,其實對兩邊都不好。但如今既然走上訴訟之路,吳家在訴訟的過程中,是否曾經獲得足夠的司法扶助?法官在形成心証,作出判決前,是否得到了足夠的資訊?巴西是說葡萄牙語的國家,要獲取相關資訊,我們似乎只能透過外交部,外交部在訴訟過程中,到底是積極協助,消極不作為,還是一開始就「以兩國關係為重」,根本不把吳家的官司當成一回事?我很懷疑。當吳家決定交出吳憶樺,並且在立委林益世陪同下,前往高雄國賓飯店,一走進飯店便看到外交部人員正在陪巴西駐台代表裴瑞拉喝茶,而在高雄茄定現場,卻遍尋不著外交部人員的蹤影。外交部採取什麼態度和立場?這應該很清楚了。
法院強制點交的過程也是有爭議的。當法警衝進吳家,準備把吳憶樺帶走,雙方正在拉扯的時候,吳火眼原本已經決定放手,但是在混亂中,吳憶樺抓住空檔,一溜煙就往村長的家裡跑,法警追了過去,雙方在村長家裡再度發生拉扯,此時村民看不下去,紛紛出面擋人,才形成後來混亂的場景。法警難道不能用更細緻的方法進行點交嗎?一定要把小孩當成貨品、當成沙包嗎?如果不是因為點交的過程過於混亂,一般的反應也不至於會如此惡劣。
媒體表現老實說也該罵。SNG鏡頭跟著法警殺進吳家,以全程轉播的方式呈現強制點交的過程,絕對有「火上加油」的效果,也絕對是讓情勢不可收拾的重要關鍵之一。呈現現場情況當然是媒體的職責,但是當時在場報導點交的電視記者,不少人是用十分激動,甚至帶著哽咽的語氣連線,這樣的情緒反應有可能更進一步挑起電視觀眾的情緒。媒體記者在面對事件時,即使心中已經有了好惡定見,在作報導的時候,還是應該訓練自己抽離所有情緒,以真正客觀的眼光看待新聞事件,記者的職責應該是「報導」事實,而不應該連情緒性的部分一起傳達,甚至有任何近似「挑動」的行為。單就這一點看,台灣電視記者的訓練還有待加強。
至於吳家試圖延後交人時間,雖然是人之常情,而且吳火眼未必有心刻意運作民粹,頂多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這還得感謝台灣媒體的幫忙),但是我多麼希望吳家快快樂樂遞送走吳憶樺,並期待有一天,吳憶樺變成有為青年後,再度回到這個他曾經度過三年童年時光的地方,可是沒有。我們看到的是家屬在機場哭成一團,看到的是因為進不了機場,送不出送別禮物而生氣怨懟,,看到的是吳火眼「不指望」吳憶樺十八歲後能不能回台灣,我們看到很多遺憾,很多不捨,很多怨言,但是卻沒有看到「捨而能得」的歡喜。
吳憶樺回到巴西了。我用「回到」這個字眼,是因為他在台灣過了三年,再巴西也過了不少時光,我們不能自以為是地認為他只能當「台灣之子」,我殷切希望他能在巴西度過美好的少年時光,愛他入骨的台灣家人,關心他的民眾,當他是「台灣之光」的╳大學生們,這不正是我們該作的嗎?
這件我稱為「人倫爛戲」的爭議,應該會暫時平息,也正好是可以來檢視一下整個過程的時候。
為什麼這件事會演變成如此巨大的爭議?原因很多,吳家一直試圖拖後與巴西對決的時間是原因之一,大量電視媒體的推波助瀾是原因之一,法警執行強制點交的過程粗糙是原因之一,本案的司法判決過程有爭議,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先提名後表決。我認為這件事一開始就不應該走上司法訴訟的路。一邊是親叔叔,另一邊是親外婆,兩邊都和吳憶樺有無法割捨的血緣關係,然而,提出訴訟表示兩家人就此翻臉,親人要走上翻臉之路,其實對兩邊都不好。但如今既然走上訴訟之路,吳家在訴訟的過程中,是否曾經獲得足夠的司法扶助?法官在形成心証,作出判決前,是否得到了足夠的資訊?巴西是說葡萄牙語的國家,要獲取相關資訊,我們似乎只能透過外交部,外交部在訴訟過程中,到底是積極協助,消極不作為,還是一開始就「以兩國關係為重」,根本不把吳家的官司當成一回事?我很懷疑。當吳家決定交出吳憶樺,並且在立委林益世陪同下,前往高雄國賓飯店,一走進飯店便看到外交部人員正在陪巴西駐台代表裴瑞拉喝茶,而在高雄茄定現場,卻遍尋不著外交部人員的蹤影。外交部採取什麼態度和立場?這應該很清楚了。
法院強制點交的過程也是有爭議的。當法警衝進吳家,準備把吳憶樺帶走,雙方正在拉扯的時候,吳火眼原本已經決定放手,但是在混亂中,吳憶樺抓住空檔,一溜煙就往村長的家裡跑,法警追了過去,雙方在村長家裡再度發生拉扯,此時村民看不下去,紛紛出面擋人,才形成後來混亂的場景。法警難道不能用更細緻的方法進行點交嗎?一定要把小孩當成貨品、當成沙包嗎?如果不是因為點交的過程過於混亂,一般的反應也不至於會如此惡劣。
媒體表現老實說也該罵。SNG鏡頭跟著法警殺進吳家,以全程轉播的方式呈現強制點交的過程,絕對有「火上加油」的效果,也絕對是讓情勢不可收拾的重要關鍵之一。呈現現場情況當然是媒體的職責,但是當時在場報導點交的電視記者,不少人是用十分激動,甚至帶著哽咽的語氣連線,這樣的情緒反應有可能更進一步挑起電視觀眾的情緒。媒體記者在面對事件時,即使心中已經有了好惡定見,在作報導的時候,還是應該訓練自己抽離所有情緒,以真正客觀的眼光看待新聞事件,記者的職責應該是「報導」事實,而不應該連情緒性的部分一起傳達,甚至有任何近似「挑動」的行為。單就這一點看,台灣電視記者的訓練還有待加強。
至於吳家試圖延後交人時間,雖然是人之常情,而且吳火眼未必有心刻意運作民粹,頂多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這還得感謝台灣媒體的幫忙),但是我多麼希望吳家快快樂樂遞送走吳憶樺,並期待有一天,吳憶樺變成有為青年後,再度回到這個他曾經度過三年童年時光的地方,可是沒有。我們看到的是家屬在機場哭成一團,看到的是因為進不了機場,送不出送別禮物而生氣怨懟,,看到的是吳火眼「不指望」吳憶樺十八歲後能不能回台灣,我們看到很多遺憾,很多不捨,很多怨言,但是卻沒有看到「捨而能得」的歡喜。
吳憶樺回到巴西了。我用「回到」這個字眼,是因為他在台灣過了三年,再巴西也過了不少時光,我們不能自以為是地認為他只能當「台灣之子」,我殷切希望他能在巴西度過美好的少年時光,愛他入骨的台灣家人,關心他的民眾,當他是「台灣之光」的╳大學生們,這不正是我們該作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