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26 07:38:08 風聆

彼得兔閱讀白金卡



這就是傳說中台中市的彼得兔閱讀白金卡!

沒錯,只要你在台中市的圖書館借書,半年內看一百本書,就可以把舊借書證拿去換彼得兔閱讀白金卡,不但看起來比較炫,而且借的書也會從原本的六本提升到十本!(參考:
台中市文化局閱讀白金卡辦法
半年看一百本沒什麼啦!(挖鼻孔)但我們家一換就是三張!!!(的意洋洋)

這個閱讀白金卡一套也是三張,去換證的時候可以自己選,我們當然就每種都來一張嘍!

這也代表給小冰的閱讀計畫執行了一個期程,簡單的說,就是我希望在小冰幼稚園大班到上小學前的這一年時間,可以看一千本書。(以前的文章:小冰的閱讀計畫

這件事的目的在養成她對閱讀的習慣與喜好,當然她這麼小還看不懂所有的國字,所以要大人帶著她念。這一千本也沒那麼誇張,其實大部分都是繪本,只不過我們連漢聲版中國童話、安徒生或格林童話這種,也都給她只算一本就是了。(因為要)

我還拿了學校裡小一才開始使用的閱讀護照來紀錄,也請小冰的幼稚園老師幫忙蓋章,到目前為止,她已經蓋到第二本閱讀護照了!(一本護照是三百本書,從閱讀小天使一直升級到閱讀大使,大部分的學生到六年級都跑不完一輪,但她幼稚園大班已經跑第二輪了)

目前大約是四百多本吧,比我預期的進度要落後一些(按照預定過半學期要到五百本),這也沒辦法,我原本是希望養成她每天固定時間閱讀的習慣,不過外務太多了,所以經常沒辦法進行,但雖然外務這麼多(像這兩天又要上台北開會,原本的生活作息就會亂掉),但還是有四百多本,應該算還不錯吧?

話說回來了,我一直覺得中小學一直在推閱讀,但卻一直事倍功半,大多數人都會把原因推到網路、電視上,或者還有人怪教改,然後說學生每況愈下的。

但老實說,我並不覺得學生的語文能力每況愈下,應該說兩極化的情況變得愈來愈嚴重,因為在目前能取得大量資訊的情況下,喜歡讀東西的學生反而可以得到比他們上一代更龐大的資訊量,更有許多中小學就已經有大量創作經驗的!這是他們上一代(就是我這一代啦)很難以想像的……這部份以前寫過很多就不再贅述了。

說穿了要讓學生喜歡閱讀還不簡單,如果家長喜歡閱讀,家庭裡自然而然會營造出這樣的氣氛出來。如果家長自己都只看電視跟報紙,自己都沒興趣看,怎麼能夠期待孩子去看那堆在花大錢買的偉人傳記跟世界名著呢?

當然老師也一樣,不過家庭的影響顯然比學校要多更多。

很多閱讀計畫推到後來,都是在寫一堆閱讀心得,那也不是不好,但有時候閱讀心得寫過頭了,就會壞了閱讀的脾胃。比方寫一個閱讀心得還要寫什麽名言佳句啦、作者生平啦!這些實在太過火了,只會讓人愈來愈不想看而已。看的書類別也是,台灣的家長老師有個壞習慣,就是喜歡替東西做分類,分出好與不好,比方某些文學名著或者教忠教孝蘊含大道理的就是「好書」;類似魔王爸爸的十六封信或者廁所裡的無限空間這種只會被歸在「不三不四沒內容的書」……(奇妙的是,好孩子的國民武俠故事反而因為書名,有時候會被歸在兒童讀物裡,這代表一堆大人都不看書內容,只看書名就擅自做分類啊)

看書就看書,幹麼搞那麼多目的啊?

不寫了,去趕高鐵了……(每次趕高鐵好像都在寫隨筆orz)


結論就是,拿到三張彼得兔白金閱讀卡,超爽的啦!!!!(轉回來也轉太快了吧)
lmay1217 2009-04-18 12:08:22

更正:

1.與其看電視玩電腦,不如去看書!(但是有時候忙,讓他去看電視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能夠找到一個既是老師,又是有趣的網路小說家,真的很好,不,是真的好少!



大部分的老師都太「道貌岸然」了,是的,就有人說過:老師,不只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我也看了一些你在教育上的看法,很佩服,你不是只要做表面功夫去應付「九年一貫」的要求(標準),而有更深一層的體悟與看法,像「節慶的教學」就是,絕大部分學校的「統整」,在我看

來都只是應付應付,敷衍了事。(還好我是國中國文,應付考試就可以了,九年一貫的諸多瑣事已經漸行漸遠,越來越沒人重視了!)



但是,我很好奇,你如何在不羅格上,拿捏文字語言的尺度,校長、家長不會有意見嗎?



另外,我很想抗議,你的幾篇文章(如:不要死可不可以?)害我原本要撲的「梗」,一時間都冷了下來。(是的,我還是剛起步、二流的小說家,用的「梗」還是很老套,我就是要讓男主角出

車禍死掉,怎麼樣!)

版主回應
謝謝您,很高興見到同樣理念的朋友。(其實同理念不難,但要長期持續性的做就真的很不簡單了)

不過我在部落格上比較客氣,BBS的討論板上就都很直接,很多該罵的就狠狠罵……XD

我們家小朋友的幼稚園這學期也淪陷,開始教英語了。雖然一直覺得太早學英語並不見得有成效,但大環境如此,而且如果沒有弄壞學習的脾胃,那就還好。(我很喜歡我小孩幼稚園會花很多時間帶小朋友做各種勞作,甚至煎蛋或煮東西。)只是時間就是這麼多,端看要把時間用在哪裡。但其實我不是那麼在意會在幼稚園或小學的課程內容,或許也是因為身為小學老師的緣故,我很清楚兩件事:對這階段孩子影響最大的還是家庭、孩子在幼稚園與國小對學習態度跟人際相處的學習最重要(不是說學科不重要,但這兩件常被忽略的東西對他們未來的影響恐怕更大)。

我以為語文還是要從生活上來學,但以往也遇過家長對孩子日常對話都講英文的,孩子的英文很棒,但國語卻不是很好,多少也會有些排擠。因此我自己的預定是在某個年紀前強化小孩的國語文,也趁這段時間加強自己的外語,等到一定年紀時再來與小孩做外語的日常生活對話。到時候因為小孩的國語文已經超越同年紀孩子,這時候也就沒有什麼關係了。(現在是這樣想,不曉得好不好就是)

姐弟兩現在倒是有在學游泳,姊姊還有學畫圖跟舞蹈,主要還是興趣跟時間吧(某些時段我們沒辦法照顧,就讓她去學東西)!很多教養的事也還在摸索,哪天或許可以好好聊一聊,彼此分享。

很高興能認識您。
2009-04-20 08:38:24
lmay1217 2009-04-18 09:35:29

給icecream 的一封信



上網亂七八糟的亂看,是我人格上重大缺失。前幾天無意間到了你的部落格逛了一下,覺得你也是十分有趣的老師兼作家。只是我更佩服你的毅力,在百忙之中,還持續不輟地在寫作,真值得令

人鞠一把同情之淚!



我之前曾看過你的「給魔王爸爸的十六封信」,但這次更恭喜你得了輕小說大賞!!



說了這麼多,其實都不是我今天的重點,我的種點在小孩子「閱讀」!



陪我們家的哲哲讀書的人,通常是我!他目前讀幼稚園中班,我之前還很自豪,他大概是全台灣讀書讀最多的小孩了!(現在,我才發現,我只不過是井底之蛙,比我厲害的人大概很多吧!)



我本身很愛看書,也經常從學校、從圖書館帶書回來給哲哲看,有空時,就在「展書堂」兒童區讀書給他聽。(後龍鎮最大的、唯一的書局,但很有人情味,每個店員都認識我和哲哲了!)起因

是,不想他從小就變電視兒童,因此我們家連第四台也沒有。(只有無線的那15台,也沒什麼好節目可以看!)



因此,我估計,我一年陪他看的書大概超過700本吧!(我老婆敗家買的繪本就超過400本,我都快暈倒了!)



我的原則如下:

1.與其看電視玩電腦,不如去看書!

2.「習慣」,這真的是非常重咬的,習慣有書的存在,習慣無聊的時候會主動去讀書,習慣經過書店的時候會去進去看一看書!

3.不是很重「量」(畢竟沒有時間去計算),往往都是我自己先厭煩了先累了,不得不停止!

4.自己也看了很多有趣、有質感、有內涵的繪本,自己也獲益良多!



現在,他當然也很活潑好動和一般的小孩一樣,但是,我很喜歡他的地方是,能夠隨時隨地停下來看書(自豪的壘!),對大人說的話也都略知一二!





我很高興,有人做和我一樣的事!也很希望,你能分享你其他對子女教養的看法,如:從小學學英語,必要嗎?有效嗎? 對其他的才藝(如音樂、美術),如何培養? 有沒有其他有趣的親子

活動?





對了,有空經過後龍,停留一個小時,我可以帶你(們)在這附近走走,介紹一下有趣的警點!

coconut911 2009-03-07 21:44:23

這麼多回應

我想我應該就省了吧

但是又想留個言

所以就留個不三不四的言

版主回應
請隨意。

我在BBS討論板上的板規向來都是:歡迎不熟裝熟,以及熟人隨地大小便。XD
2009-04-20 08:3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