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5 16:07:11閱寫協會

幸福的氣味 ◎羅昆芳

民國47年,我剛上高中,父親職務從台北調到屏東某工程處,辦公室和三十戶眷屬宿舍由大圍牆圍住,自成一個小天地。

由於工程處位於屏東縣的中部小鎮,所以眷舍子女們高中大學必須「外漂」到各城市就讀,其中以台北最多。台北的冬天濕冷,宿舍伙食又差,我們可真是「飢寒交迫難度日」,於是工程處的婦女會每周六從高雄聘請烘焙師傅,到辦公廳的會議室來教眷屬們做糕點。媽媽們學會之後,星期日在家裡製作、包裝,星期一大清早,就看到各家爸爸們愉悅地騎著腳踏車載物去郵寄。我們都是各宿舍中收到食物包裹最多的幸運兒,這些用真材實料的雞蛋、花生、牛油做的媽媽餅,營養豐富又香噴噴,不但飽足了兒女的胃,也溫暖了遊子的心。

除此,「外漂」子女們每餐外食,營養還是不夠,當時台灣經濟尚未起飛,物資缺乏,罐裝可以自行沖泡的營養品,除了奶粉之外,其餘均無販售,於是媽媽們又想出了好點子。

大家合資購買蓮子、薏仁、芝麻、紅豆、黃豆、綠豆……再分工合作洗淨、曬乾,然後由辦公室的園丁大哥(也是家長)用板車載到鎮上的碾粉廠,混合磨成粉後,回來分送到各家,媽媽們將「五穀粉」用人工炒熟,這種處理方式營養不易流失,且香氣更加濃郁,又好保存,再用空奶粉罐裝好郵寄給孩子們做早餐,結果孩子們個個頭好壯壯,在學業上有好表現。

如今,工程處眷舍已經搬空,媽媽們大都作古,兒女們也多在垂暮之年,但青少年外漂就學時,常收到香氣撲鼻的媽媽餅和五穀粉,雖過了半個世紀,依然是工程處眷舍子弟們人生中最幸福的氣味!

(本文刊於2019/02/25聯合報繽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