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港媽寶 ◎李淑萍
八十二歲的母親因眼睛白內障需要開刀,雖是小手術,但隨著時間愈來愈近,她的心情愈是浮躁難安。爸爸握住媽媽的手輕聲安慰她:「免驚、免驚,我在這啦!」
媽媽十九歲與爸爸相識,那時她在鞋廠工作,爸爸是老闆的朋友。聽老爸說,媽媽年輕時是位清秀佳人,深深吸引住他的目光,於是,一有機會就找藉口跑去工廠找老闆聊天,只為能偷偷看著心儀的女孩。偷偷看,是因為家裡自小就為他抱養了一個童養媳,準備等兩人長大後「送做堆」,因此只能將愛慕藏在心裡,不敢表白。直到三年後,他鼓起勇氣跟父母溝通,取得諒解,才終於和心愛的人結成連理。
然而,這麼浪漫的愛情,在我們七個孩子陸續出生的生活壓力下,甜蜜漸漸消磨,取而代之的是無止盡的怨懟與爭吵。
媽媽每天天未亮就得起床生火、燒水,張羅一家三十幾口的早餐,接著到田裡摘取花瓣上還留有露珠的茉莉花,趁早市之前交給賣花的小販,再趕到鞋子工廠上班。下班後,馬不停蹄地奔回家準備全家人的晚餐,院子裡養的雞、鴨、小豬也不能餓著,全由她一手包辦。餐後,搓草繩掙一點微薄收入,十點了再去洗衣、晾衣,忙完都已經午夜了。
貧賤夫妻百事哀,日子在不斷的爭吵聲中度過,有時甚至大打出手,鍋碗瓢盆滿天飛。幾次我在睡夢中,被他倆的吵架聲驚醒,心裡萬分驚恐,生怕會被風暴波及,成為兩人的出氣筒。幸好,隨著家裡經濟狀況逐漸好轉,這樣的情景在我上小學時已慢慢減少,國中三年級後,就幾乎不曾聽到他們倆大聲說話,家裡的氣氛變得平和而愉悅。
媽媽向來精力充沛,走路的速度快到我要小跑步才跟得上。但就在七十一歲那年,因為輕微中風,向來強健的她變得虛弱,行動有些微不便,母親因此經常心情低落,說些自怨自艾的話,讓父親十分擔心。
媽媽生病後,父親變成一個溫柔的「大男人」,眼睛和耳朵隨時注意著她的動態。早上起床,一聽到媽媽打噴嚏,就為她披上外套,叮嚀著:「天氣冷,要穿卡燒ㄟ,無通好去冷著。」媽媽若說手痛,他便為她按摩,由於媽媽很敏感,所以爸爸的動作總是非常輕;又怕她缺乏運動,每天都緊握著媽媽的手陪她到戶外走動。「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兩人牽手同行,羨煞了一票老朋友。
兄嫂與父母同住,姐妹們各自成家後,也都住在娘家附近,只要一有空,就會回家陪伴父母。媽媽最喜歡十幾個孫兒圍在她身旁,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逗她開心,笑得嘴都合不攏了。現代人常用「媽寶」兩字來形容事事依賴媽媽的孩子,但在我們家,有丈夫、兒子、女兒,還有孫子們細心照料的母親,才是我們家正港的「媽寶」呢!
(本文刊於2017/12/01人間福報「悅讀人生」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