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7 21:09:02閱寫協會

煙霧繚繞的冰煙壺 ◎思可

那年,我隨友人到南投縣東埔溫泉旅遊,夜間逛街偶入一茶行,老闆與我們相談甚歡,慨然取出收藏品「冰煙壺」。

第一眼望去,它只是貌不驚人的咖啡色標準壺,古樸小巧的壺身土胎不平整,我以為是入窯前的刀削手法,暗自狐疑這無特色的茶壺,哪值得收藏?豈料,茶行老闆以沸水淋下後,茶壺四周竟然冒出大量的煙霧,久久不散,那景象讓我們這群老茶客好奇心大發,決定拜訪製作者陳老師。

憨厚、誠懇的陳老師,從小對書畫、美術有興趣,三十歲開始學製陶,曾到大陸宜興向高級茶壺工藝師請益。四十歲的某日,他看到首泡的茶壺經沸水沖泡後,會在壺口附近溢出茶水沫,須再淋一次沸水,才能保持茶壺的潔淨美觀;心想如能利用沸水淋下時產生煙霧,讓茶客一邊享受茶飲,一邊同步觀賞茶煙輕緲繚繞的景致,那該有多好。

他臆測茶壺土胎如能研製成被海水浸蝕的珊瑚般,應有此功能;歷經無數次的試驗,終於可以在陶壺泥料溼硬適中時,以石塊鑿出較大的孔眼,次以適度力道用細針刺出間隔均勻的大小毛細孔,讓壺上針孔密布,接著依泥料土質,掌控燒窯溫度。如此一試再試,一年後終於成功出窯,獲得冰煙壺的滿意效果。

這項創製獲得經濟部的專利權,但陳老師並不以此為滿足,仍一再尋求突破。他在泥料配土上,採用不同配比,成功研製了竹炭、能量等冰煙壺;壺型更是樣態百出,如大小神燈、鐘鼎、圓滿、龍蛋、倒把西施……眾多冰煙壺。其中一件名為〈提梁〉,樣式古樸,造型簡約,陳老師原擬自行收藏,但被一位收藏家看中,他忍痛割愛後,心中難過了好幾天;我認為複製即可,他卻說為對作品的藝術負責,凡是屬於收藏的良品,即不再複製,這是職業道德。

陳老師對作品要求極為嚴格,凡出窯發現未盡滿意者,都當場敲碎,以求完美。

曾在鶯歌百年陶藝展中展出的大神燈冰煙壺,宛如一千零一夜童話故事裡的阿拉丁神燈,我央請陳老師割愛,買回後,因塵事繁忙,一直擱著,直到數年後的某個端午節,才讓它有展現氣勢的機會。

當天公司舉辦民俗活動「包粽子」,眾人包好粽子後,群聚在外子辦公室喝茶,大夥想觀賞外型古樸、綠泥外胎如貝殼般凹凸不平的大神燈。當滾水淋下置放在會議桌上的這把綠泥大壺,剎那間,壺身各個細小針孔開始冒出大量蓬勃氣勢的層層煙霧。

煙霧裊裊中,眾人紛紛讚嘆:好一場冰煙秀!我彷彿看到被禁錮在神燈裡的精靈出現了,精靈說可以達成主人的願望……

寫著冰煙壺,想到冰煙秀,十五年匆匆不回頭,物換星移人事全非,往事果真是如煙如夢般的虛幻啊!

(本文刊於2017/11/17人間福報「愛閱人間」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