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4 14:32:22閱寫協會

那些年我們都讀書 ◎蔡怡

鹿橋的《未央歌》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後第二年,我通過錄取率只有20%的大專聯招,進了台大中文系。彼時,最大的喜樂就是擺脫為考試讀書的枷鎖,放飛自己,翱翔於「悅讀」天空。

那是個翻譯文學的年代,安娜卡列尼娜、杜斯妥也夫斯基,這些拗口的名字總在我們嘴邊滑過;我們在《麥田捕手》的滿篇髒話裡,解讀疏離,更耐著性子生吞《等待果陀》。

那個年代,想要追女生,都以書為青鳥來探看。

一位念南部大學的男生,不停地寫信、寄書。他的信不談風月,只問是否喜歡泰戈爾,請我分享《苦悶的象徵》讀後感;大一下學期,我生了一場幾乎要休學的怪病,收到最多的關懷都是書籍,包括王禎和的《嫁妝一牛車》、白先勇的《嫡仙記》,令我心跳的情意都暗藏在書籤裡。

我多用劃撥方式買書,3313號立志出版社,《雪鄉.千羽鶴》10元,13932號水牛出版社,《浮士德》25元,台灣商務印書館的《歐陽文忠公集》144元。每個月父母寄來500元生活費,才兩個多星期就快用完了,我只能在宿舍飯堂裡買5元白飯,配一碟青菜,縮衣節食,就為了能繼續買書。那時沒有雲門舞集,只有寫小說的林懷民,和我們一樣帶著理想與迷惘,迷失於西門町的咖啡館。

那是個物資缺乏的年代,但我們從書香裡得到豐足。

                      (本文刊於2017/02/04聯合報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