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人生/夏日最後的玫瑰◎阡陌
「夏季最後的玫瑰,入秋猶自紅……」葉樹涵的小號幽幽吹出〈夏日最後的玫瑰〉,淡淡的愁緒瀰漫滿室,令人不自覺沉溺在與這首歌的深深情緣裡。
初中,在南台灣的小鎮就讀,音樂老師是一位高高瘦瘦,帶有浪漫氣質的人。有一年鳳凰花開的時節,他心血來潮,叫同學將風琴搬到一棵火紅的鳳凰樹下,修長的十指在風琴上怡然悠遊,彈奏出〈夏日最後的玫瑰〉這首曲子,老師陶醉在那優美旋律的神情,激起我們熱切學唱的慾望。雖然校園不見玫瑰花,但青春年少的心田裡,已然植下一抹鮮豔花影。
高中考上位在愛河河畔的高雄女中,音樂老師是一位又高又帥的偶像型青年,魁梧的身材像極了多明哥,還有一雙修長的手指,教唱的民謠更加多元。還真巧,當鳳凰花初開時節,這位老師也教唱了〈夏日最後的玫瑰〉。他坐在演奏用的巨大鋼琴前,靈巧十指飛躍在黑白琴鍵上,鏗鏘清亮的旋律從指間流瀉而出,令我這個鄉下孩子大開「耳」界,未唱已先陶醉。接著,老師一句一句帶著我們練唱,他宏亮的嗓音,閉目沉醉的神情,深深烙印在含苞待放的青春之心。
當年全校音樂比賽會場,有位高三學姊參賽,其自選曲竟又是〈夏日最後的玫瑰〉,那婉轉悠柔的音色,幽幽唱出獨留枝頭的孤單落寞。「殘花片片悲凋謝,新花望裡空……」恍若就是那枝長嘆誰能與共的最後一朵玫瑰。放學後,我流連在植有玫瑰花的花圃前,但那朵朵綻放的嬌豔容顏,實在無法令我體會歌詞中的感傷。
不惑之年,陪同丈夫去愛爾蘭首都都柏林開會,參加大會所辦的一日遊,中午在一間小鎮餐館用餐,有位吉他手接受點歌彈唱,我鼓起勇氣點了〈夏日最後的玫瑰〉,已有年歲的吉他手面露驚喜說:「It’s Irish folk song.(這是愛爾蘭民歌。)」
我微笑點頭,他輕撥琴弦開始彈唱,琴音錚錚,低沉略帶沙啞的嗓音,從落腮鬍間緩緩飄送出來,空氣中瀰漫著幾許淡淡蒼涼。「更有那人間歡愛,飛去如飄絮,似這般悽涼世界,索居向誰語?」民謠由本國民族唱出來,是如此的情貼意切,滋味綿長。
隨著歲月消逝,對歌曲字辭的悲秋無奈,體會也日益加深,但,年少時綻放在心田的那朵玫瑰花,始終鮮豔依然。
阡陌,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