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格子與檯子 文學副刊與文學編輯 ◎林黛嫚
過了很多年我才突然想到,我怎麼會成為副刊編輯?錄取我擔任副刊編輯工作的主管怎麼會認為我可以勝任這個工作?副刊編輯的特質是什麼?
回想當年我的同事們,原來老中副的人大部分所學是新聞科系,而和我差不多時間進入副刊的則多是文學科系出身,中文系或外文系,這是不是意味著,副刊編輯的工作漸漸從新聞專業向文學靠攏?
孫如陵主編曾說:「副刊編者的工作,從頭到尾只在處理稿件。」在他那個年代,這種說法自然無誤,因為「成堆的稿件」,因為「有些投稿數年不見刊登隻字的投稿人」,有限的幾家報刊、尺幅狹小的副刊版面,加上眾多的作者、廣大的讀者,「處理稿件」這件事就足以成就一個豐富的副刊。按照這樣的標準,副刊編者要做的事情就是審稿、改稿、發稿,審稿決定稿件留用與退稿,改稿是將留用的稿件調整至最佳狀態,發稿則是將稿件搭配組織起來,如果說每一天的副刊就是一張臉,那麼這張臉長得什麼樣子就是靠發稿功夫。
審稿編輯決定投稿稿件的命運,但那是對於版面上倚靠投稿的「冷副刊」而言,如果副刊設計專欄、製作專題已經占去多數版面,而餘下部分則由邀稿或名家作品撐滿,自由投稿來的作品獲得留用的機會已是少之又少,那麼審稿也只是徒具形式而已。老編輯對改稿工作非常重視,擅長去蕪存菁的剪裁工作的編輯,甚至能把文稿改得讓作者讚佩不已,只是到了這個人人皆作家的全民寫作時代,作者對自己的文字自主性高張,不太願意旁人輕易更動,尤其報刊雜誌社的校對人員精減到完全裁撤,文稿由作者及編輯校正,改稿的任務同樣也不是必要,那麼傳統副刊所謂「副刊編者的工作只在處理稿件」,說的就只剩下發稿的工作。
個別創作的標題作者自有堅持不太需要更動,但是遇到專欄、專題寫作的大文章時,下一個大標題就像畫龍最後的點睛工作,短短幾個字能使這個版面活靈活現起來。舉例來說,紀念抗戰專題是〈那一年,中國醒了〉;蔣經國先生追思版面用〈今天,我們為他戴民族的黑紗〉;專訪曾任教育、財政、經濟部次長的李模,標題是〈最佳副手談「副手」哲學〉;文學獎揭曉,說是〈旱地喜雨,湧動一條星河〉;龍年請學者作家〈說年話.過龍年〉,馬年專輯則是〈踢踏達達的馬蹄〉……
檢視這樣變化,終於能理解為什麼我在副刊編輯這個工作上能如魚得水,原來做一個副刊編輯最重要的工作,是把文字所能呈現的最豐富的訊息傳達給讀者,所以處理稿件的工作變成專注在專題的企畫、設計與執行,文學科系的人尤其是也從事創作的年輕作者,在自身書寫時面對文字的組織與滲透,需要的也是同樣的能力吧。
副刊編者的工作,就在處理文字,以及與文字相關的創意,或許這正是當年我的主管和我以為的副刊編輯的特質。
本文刊登於2014/12/25 人間福報副刊
作者林黛嫚博士,資深主編,為本會發起人之一,並多次為會員講授小說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