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康 louis I. Kahn 圖/陳名能)
「學校起源於一個人在一棵樹下對幾個人談述他的領悟,老師不曉得他是老師,那些聽他說話的人也不認為自已是學生。」這是對現代建築理論和語彙都有深遠影響的著名建築詩人路易‧康(louis I. Kahn 一九○一─一九七四)著名的敘述,他說在思考設計學校之時,應試圖回復樹底下的那種原始的學校的精神,而非現代學校的「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的規模和內涵。
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學校中度過生命中最珍貴的一段時光,上課和下課鈴聲之間,再加上考試和文憑,似乎就是教育的全部。但是上過無數堂課,有幾堂課使我們印象深刻?有幾堂課給了我們靈光乍現的啟發?
對我而言,往往在課堂外,學院中的一場演講迴盪著「原始學校」的精神,使我得到了「大樹下的領悟」。
我讀建築系大二那年,系裡請漢寶德先生來演講,講題是什麼,記不起來了,不過有兩點忘不掉。那天在大階級教室,各年級都來了,坐得滿滿的,也很吵,只記得漢先生不停的講:「請大家安靜一點,這樣我才好思考。」原來他一面講,還要一面想的。
另外他說:「一個好的建築造型要吸引眼光在上面遊動,不只停留在一處。」我那時候剛學建築不久,正迷上現代建築,不知道為什麼不喜歡對稱的建築外型,總覺得古板而沒有現代感,漢先生的話給了我理論的支持,我的延伸解釋是:「對稱的外型,看了一半,另一半就不用看了。 」
升上大四,依慣例我們班接管系學會,請來李祖原先生演講,那時候,李祖原正與彭蔭萱先生共同設計一九七○年大阪世界博覽會的中國館。
李先生沒有直接講建築,而是談與建築相關的課題:「現代建築走到六十年代末,理論的架構和實務的操作都已成熟,但新的挑戰又來了。如新的時間意義、自我認同的困境、大眾參與和大眾傳播的大趨勢,彈性空間如變形蟲般的特質,都是最能影響建築設計的觀念性問題。」李先生用幻燈片佐證他的提問,而且告訴我們,到目前大家都沒有一致性的解答。
這些都是我們受傳統訓練,把自己侷限在繪圖板的天地內,而沒有碰觸到的問題。當時我主編系刊,請班上兩位女同學黃乃佳及曾淑玲作紀錄並整理出來,我們加了個題目──〈幾個問題〉,發表在中原建築系的系刊《將作》第十一期。
這期的《將作》我們並以一半的篇幅作了介紹研討路易‧康的專輯,封面就是路易康設計的猶太教堂的模型。
五年級時,我們有幸請來李先生為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之一,每星期有一天,李先生來我們的繪圖室,他會脫下西裝上衣,跟我們一起蹲在地上,一起玩泥巴。我們做了一個很大的黏土模型,似懂非懂的跟著老師,嘗試著捏造台北未來的都市空間。
我們研究的範圍就是當年的「四四兵工廠」,現在的「信義計畫」,設計完成後,我們在台北辦了相當成功的畢業展。那時的快樂和興奮,是我大學生活中,最令人難忘和懷念的一段。
多年後,李先生聽說我在繪畫上下了些功夫,特地約了時間來看我的畫,我們聊了一個下午,他對我頗加鼓勵。
談話間他接了通電話,之後他平靜地告訴我,他已獲得二○一○年上海世博會台灣館比圖的首獎。距他設計一九七○年大阪世博會中國館,整整四十年了。
【2014/07/22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版】
1970年,大阪世博會中國館/中華郵政
中原建築系刊「將作」第十一期(1970)
2010年,上海世博會台灣館/上海世博會官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