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6 00:00:00閱寫協會

【黛媽咪幸福花園】串起東西方 愛的因緣 ◎汪詠黛

 


( 在學生和病患的眼裡,祁志英修女是聖母的化身。

圖/天主教聖母聖心修女會提供 )

 

生命中,真的有著許多不可思議的因緣!最近在幫忙整理母校台中市曉明女中創辦人「天主教聖母聖心修女會」前會長祁志英修女逝世一周年(九十八歲冥誕)的資料時,特別體悟到這點;否則,我這個在南投佛教家庭長大的女孩,怎麼會和遠從東北逃難來台的修女,以及遠在西德的善心人士,發生不可思議的關連?


這段因緣,要從我還未出生的戰亂時代說起。那是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瀋陽之春,空氣中嗅不出春臨大地的喜悅,眼下只見惶惶不安的淒苦,車站、機場擠滿扶老攜幼撤離家園的人潮。

當時瀋陽局勢頹危,俄國人趁火打劫,兵禍、飢荒、瘟疫接踵而來,急於逃難的人數太多,對外交通幾乎中斷。三十二歲的祁志英修女,從日本習醫回國,擔任瀋陽惠華醫院的院長,她接獲教會指令,修女們分三批撤離,分別由天津、青島、上海、北平等地到台灣會合。三十七年九月,祁修女帶領第一批修女離開瀋陽,次年五月最後一批修女抵達基隆港,祁志英修女勇敢扮演牧羊人和母親的角色,九個月內完成聖母聖心會艱難的撤離任務。

國破山河在,但山河已染紅,祁修女必須收拾起悲慟的心情,在經濟極度拮据的狀況下,立足於人生地疏的台灣,有效率地開展福傳使命,興教救國,實踐小時立下的志向——愛天主如聖女小德蘭,愛國家如孫中山。

細數祁修女帶領聖母聖心會修女來台的一甲子歲月,篳路藍縷發展會務、胼手胝足開創事業,大抵分為三大領域:醫療、牧靈、教育,從身、心、靈三方面同時並進,救人也育人。修女從南到北,從西到東,從深山部落到外海離島,足跡踏遍高雄市、嘉義朴子、雲林土庫、彰化羅厝、南投中興新村、台中大甲、台中市水湳、台北淡水、石碇、蘆洲、雨港基隆、離島澎湖……共創辦了醫療院所、學校、托兒所等二十四個服務據點;甚至遠赴羅馬、馬來西亞從事華文傳教工作。

教育事業,是聖母聖心會自創會以來的使徒工作之一,祁會長初抵台灣,靜觀時勢,即立意興辦一所女子中學,為國家培養人才,但是錢從哪裡來?

民國五十年,比利時的栗鵬舉神父捎來好消息:西德一位熱心教友盧克博士,願意協助修女們創立一所女中,籌募方式是寫五千封信,每封信裡放一枚舊郵票,附上有中國文字或中國畫的小書籤,寄給西德天主教學生組織的會員。

全院修女欣喜不已,熱烈動員起來,大家分工合作打字、油印、折信、收集舊郵票、洗郵票、繪製書籤、裝封……兩年內共寄出一萬五千一百四十五封信。

西德人士的善款,加上羅馬教廷、巴黎聖嬰會的撥款支援,讓祁修女於民國五十一年購得位於台中市大雅路旁的一塊稻田;次年七月,曉明女中獲准招收初中兩班一百二十六位新生,此時校舍尚未完工,學生須暫借修會初學院的教室上課。

回首來時路,身為曉明第六屆學生的我心中滿懷感恩!感念捐助建校的所有恩人,不論是來自瀋陽的祁修女,或是西德、羅馬、巴黎的陌生人。愛,不分時空,不分遠近,不分國籍,當然也不分宗教:如此不可思議的因緣,讓佛教徒的我,更期許自己效學聖母純樸、謙遜、奉獻自己、關愛他人的精神,如同黎明前的「曉明之星」,能在各個角落閃閃發光,為他人帶來希望、光明和慈愛。

 

2014/05/26人間福報.家庭版】

(本專欄每月最後一周的周一見報) 

 

【黛媽咪幸福花園】中時部落格:

http://blog.chinatimes.com/melodywang101/

【台北市婦女閱讀寫作協會】部落格: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elodywang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