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9 07:56:59meilirenshe

找到學習動機

是什麼樣的原因讓孩子們憋氣忍惡臭,也要完成研究?當功課成為學習負擔,是什麼樣的動力讓孩子主動查找資料,放學後也不放過討論報告的機會?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舉辦的第五屆「國中專題報導競賽」,學生們卯足全力贏得比賽,也培養對專題研究的興趣與能力腎癌治療

 

「黑水虻幼蟲真的超臭的,鼻子延續3天都能聞到發酵臭味。」就讀南投縣北梅國中8年級的曾佳雁說著說著便捏住鼻子。身為團隊裡最嬌小的女孩,曾佳雁拿起麥克風,帶著生動表情,分享研究腐蝕性昆蟲黑水虻期間的有趣經歷,迎來台下觀眾的如雷掌聲。

 

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於7月3日舉辦第五屆「國中專題報導競賽」決賽。今年專題題目以「生活智慧王」為主軸,鼓勵學生們善用資源,解決生活問題。基金會邀請30所「希望閱讀聯盟」的偏遠國中師生報名參賽,截至5月,共有22件作品,12所學校報名,7組團隊進入決賽峰力 助聽器

 

突破心防研究「廚餘蟲」黑水虻

 

廚餘一向不討喜,卻成孩子們的專題報導研究。北梅國中的「黑色旋風隊」為了解決廚餘在班上發臭的問題,上網找資料之後,發現黑水虻幼蟲特別喜愛腐壞的食物,因此希望透過黑水虻的繁殖,解決廚餘問題。

 

為了取得黑水虻,整個團隊跑到農場,要在發酵綠豆渣中挖出一坨坨正在蠕動的黑水虻幼蟲。並且研究黑水虻在不同溫度、鹽油濃度環境下的生活適應程度,觀察黑水虻幼蟲的廚餘分解量。過程中,許多原先盡量避免觸碰黑水虻的成員也突破心防,「用好奇心戰勝臭味的畏懼」組員陣仕進說。

 

除了獲獎,學生也學會主動學習

 

專題報導的成果斐然,但是指導老師們更看見孩子在過程中的學習。「黑色旋風隊」指導教師林偉業心裡滿是欣慰。他大大稱讚團隊:「真的很棒!從不擅於說話,到能站在台上侃侃而談,進步很多。」組員葉芯吟也說自己原本很害怕在大眾前面說話,兩學期以來收穫良多甲狀腺抽針

 

而且,藉由競賽的機會,孩子們逐漸學會安排時間,適性分工。「我比較不怕蟲所以我去抓蟲」、「我喜歡做研究,所以我分析數據」⋯⋯談起專題報導,林偉業與孩子們爭相說著,組員利用午休時間,至電腦教室查找專題資料,也在放學後,透過社群聊天軟體,線上討論研究進度。

 

獲銀牌的南投縣三光國中「省水特務」隨隊教師滑明睿也看見孩子的成長。「他們學會藉由生活現象,查找書籍,也藉由閱讀,學會應用資訊,」他表示,有了做專題的動力,當上起課本內容時,也較容易激起孩子的學習興趣。滑明睿說,校內孩子對專題報導競賽報名踴躍,學校還因而舉辦校內專題報導競賽。

 

前總統夫人周美青也蒞臨現場,在台下聽著學生的報告,一掃「酷酷嫂」模樣,笑得開心。雖然謝絕記者採訪,但周美青也在評審討論中,讚揚多間國中學生的優異表現,並且提醒學生們,不論名次為何,都要回頭檢視報導內錯漏字與資料誤植的情形,並記得在下次上台報告時,隨時觀察台下聽眾的反應。她鼓勵學生們撇開成果,面對錯誤,才能有所成長進步。

 

今年專題報導競賽的勝選隊伍,分別是南投縣北梅國中獲得金獎、南投縣三光國中獲得銀獎以及台中市東華國中獲得銅獎。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祕書長凌爾祥透露,明年第六屆的「國中專題報導競賽」,將針對108課綱,設計「主題研究」做為競賽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