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死亡─醫學生觀
筆者在1997(M92)、 2003(M99)及2005(M102)八年間,三度借着給醫學系四年級學生上課的機會,利用八個「面對死亡」的問題,來測試學生對死亡的態度及看法,結果發現八年間不但沒有重大改變,而且出現相當的一致性,故而整理出來,供醫學教育者及學生參考。
近年雖然國內也有許多學者發展或翻譯修訂國外的死亡研究量表,如:死亡態度量表、死亡恐懼量表、死亡接受量表、死亡關切量表、死亡焦慮量表等。甚至嘗試建構國人自己的指標(洪栩隆、翁慧卿、張利中2002:26-37)。但是因為在七十年代當代心理學發表的「面對你的死亡」問卷 ,不但簡單明瞭涵蓋廣闊,而且較比適合課堂使用,所以還是選擇了此一簡單好用的問卷。
問卷原本有九題,第一題是自由表述式的,內容為描寫自己的第一次接觸死亡經驗。1997年的學生有五個人寫出了非常感人的,班上同學發生意外的經驗 。後兩年(2003及2005)因為是以隨堂舉手方式,所以放棄了這一題。大家都知道強迫醫學生接受新課程不易,這門課我負責講授兩小時的死亡社會學分析部分,時間排在大約第九週,進入教室時,通常學生不但聚集在階梯教室遙遠天邊的後坐,而且已經埋首其他書本。經驗讓我使用投影問卷及舉手表決等過程,來吸引他們的注意。結果學生不但對自己班級的答案覺得有趣,對隨後公布之與早年同學比較的其相似程度更讓他們稱奇。剛開始到臨床的學生對醫學專業(前輩)的認同非常高,這樣的類似性讓他們很興奮。當然舉手表決方式取得的結果,可能會受到情景及在場同儕的影響,但受測學生在不知前人答案的情況下,仍做出非常類似的答案,應當有相當意義。
本文除計數外,使用排序(ranking)的方式顯示結果,且特別標明序位高者,但未使用複雜的統計工具,其主要為了方便當堂立即顯示給學生看。即使如此顯現的結果也非常可觀。稍有遺憾的是,學生的組合中女生非常少,每組都只有個位數,所以我們沒做性別分析。以下是我們收集到的資料及分析的結果:
1‧對死亡你最厭惡的是什麼?
三組學生最厭惡的都是怕「不能完成計劃」,年輕人可能都會覺得「人生計畫及願望」尚未完成,何況辛苦進入醫學院的人。他們當然不願沒有機會完成理想抱負。位居第二的是「親友的傷痛」,親友是年輕人的重要相關人物,「親友傷痛」故爾也不是他們願意見到的事。我們社會上許多自殺的年輕學子,如果當時想到父母親友的傷痛,可能就不會那麼輕易採取行動了。親子關係的疏離,是許多悲劇的原因,我們研究對象,將「親友傷痛」放在高位,這樣的結果,顯示與親人的連接緊密,是令人欣慰的現象。選項第三的「不能報答養育之恩」,顯示我們的學生,至少在觀念上還是認為應當孝養父母的。
「死亡過程的痛苦」「死後的無知」是更其次的選項。醫學生對「死後的身體變化」似乎不很在乎。
答案\年份\人次 | 1997 | 2003 | 2005 |
不再有感覺 | 8 | 14 | 6 |
死後的身體變化 | 0 | 6 | 7 |
死後的無知 | 17 | 40 | 20 |
不能報答養育之恩 | 23(R3)* | 83(R3) | 25(R3) |
親友的傷痛 | 28(R2) | 91(R2) | 31(R2) |
不能完成計劃 | 38(R1) | 101(R1) | 33(R1) |
死亡過程的痛苦 | 14 | 58(R4) | 22 |
其他 | 1 | 0 | 0 |
總計 | 129 | 393 | 144 |
R: rank
2‧死亡對你的意義
此一選項算是差異比較大的。2003及2005的學生都認為,對他們死亡最重要的意義是「回歸自然」,1997的學生認為是「一種改變 另一種開始」。而「一種改變 另一種開始」同時也是2005年學生的第二選擇及2003年的第三選擇。差異比較大的是2003年的第二選擇是「終結」,而1997年學生的第三選擇是「軀體雖死亡 但靈魂長存」。選擇「未知」的也不少,它是2005的第三及2003的第四選擇。是否意味這八年當中學生對死後生命或「靈魂長存」的信仰減少?對「未知」的不確定性增加?不敢斷言,一時也找不到好的解釋。
答案\年份\人次 | 1997 | 2003 | 2005 |
終結 | 15 | 60(R2) | 12 |
一種改變 另一種開始 | 31(R1) | 58(R3) | 33(R2) |
回歸自然 | 28(R2) | 61(R1) | 34(R1) |
安息長眠 | 13 | 25 | 9 |
軀體雖死亡 但靈魂長存 | 17(R3) | 29 | 17 |
未知 | 13 | 53(R4) | 19(R3) |
其他 | 1 | 0 | 0 |
總計 | 118 | 286 | 124 |
R: rank
3‧如果有選擇,你願意如何死?
非常一致地「完成理想而後死」是首選,這符合年輕人的想法,也與第一條的答案一致。「壽終正寢」一致為第二,「意外死亡」沒有人選,皆符合華人的死亡態度。「尊嚴死」佔第三位,可能與醫學教育有關。
「壯烈犧牲」在早期的1997稍多。但與「因公而死」一樣都不算多見,而且在舉手選擇時,此兩題都引起學生哄笑。選擇「自殺」的雖然不多,但是仍值得注意。
答案\年份\人次 |
1997 |
2003 |
2005 |
壯烈犧牲 |
11 |
8 |
2 |
意外死亡 |
0 |
0 |
0 |
壽終正寢 |
36(R2) |
94(R2) |
42(R2) |
因公而死 |
1 |
3 |
0 |
完成理想而後死 |
38(R1) |
98(R1) |
45(R1) |
自殺 |
0 |
4 |
0 |
他殺 |
0 |
0 |
2 |
以上都不喜歡 |
2 |
9 |
8 |
尊嚴死 |
20(R3) |
23(R3) |
9(R3) |
其他 |
2 |
0 |
0 |
總計 |
110 |
239 |
108 |
R: rank
4‧如果有選擇,你願意何時死?
極大多數的人都選擇「老年」符合華人的死亡態度。刻板印象中年輕
女性比較怕老,可惜我們沒有作性別分析。幸好,西方傳聞中的年輕人怕老甚於怕死,寧願年輕死亡在我們的樣本中並不多見。
答案\年份\人次 |
1997 |
2003 |
2005 |
青年時期 |
0 |
0 |
1 |
壯年 |
4 |
6 |
8 |
老年 |
81 |
136 |
58 |
總計 |
85 |
142 |
67 |
5‧你願意為誰或為什麼而犧牲生命?
2003及2005的學生都認為「沒有人 也沒有原因值得我死」,為「理想或觀念」而死是他們的第二選擇。1997年的學生與此次序相反,「理想或觀念」佔第一位,而「沒有人也沒有原因值得我死」居第二。雖然這兩項看起來對學生都重要,但是因為兩者的意義相差甚巨,為「理想或觀念」而死,代表一種理想性的態度,而「沒有人也沒有原因值得我死」象徵的是現實且自我的觀念。本測試的結果顯現了學生兩極的價值觀。尤其1997的學生選擇為「理想或觀念」而死的是「沒有人也沒有原因值得我死」者的兩倍,而2003的幾乎正相反。2005的雖然沒有如此大的差距,但也是選「沒有人也沒有原因值得我死」比較多。是年輕人越來越沒有理想性?還是更誠實?現實?
為「愛人」而死在三組都居第三,可見年輕人的浪漫之情。只是願意「為同胞戰死」的,在1997年還有七人,2003及2005卻一個也沒有,不但沒有人選,而且在舉手選擇時,學生們還發出笑聲,年輕人不再充當勇者,也不再怕露出反戰的態度。
答案\年份\人次 |
1997 |
2003 |
2005 |
愛人 |
25(R3) |
22(R3) |
18(R3) |
理想或觀念 |
43(R1) |
31(R2) |
26(R2) |
為同胞戰死 |
7 |
0 |
0 |
沒有人 也沒有原因值得我死 |
26(R2) |
69(R1) |
33(R1) |
未做答 |
7 |
0 |
0 |
總計 |
108 |
122 |
77 |
6‧如果如醫生宣佈你得了不治之症,你將如何安排餘生?
這一項更顯現出他們的浪漫之情,三組都願意將時間花在「與自己愛的人相處,關心他們」。2003及2005的同學比較直言大膽,他們以「盡量享樂 ,如:旅遊、 性、 吸毒」作為第二選擇,而1997組是「努力完成未竟心願」,這也是後兩組的第三選擇。第一組的第三選擇是「盡量維持原有生活」。
選擇「盡量享樂 ,如:旅遊、 性、 吸毒」,不知是否受舉手方式及現場同儕的影響,或許因為躲在群眾及黑暗的視聽教室也有關係。研究者不敢排除學生的頑皮及作弄態度,但敢說實話總是好事。
答案\年份\人次 |
1997 |
2003 |
2005 |
盡量享樂 ,如:旅遊、 性、 吸毒 |
9 |
100(R2) |
30(R2) |
離群索居 閱讀 思考 |
2 |
9 |
3 |
祈禱 |
3 |
12 |
2 |
與自己愛的人相處,關心他們 |
46(R1) |
133(R1) |
48(R1) |
努力完成未竟心願 |
45(R2) |
98(R3) |
25(R3) |
盡量維持原有生活 |
11(R3) |
36 |
12 |
自殺 |
5 |
3 |
0 |
什麼也不做 |
0 |
0 |
0 |
總計 |
121 |
291 |
90 |
R: rank
7‧你想比配偶活的久嗎?
可能因為未婚,所以最大多數的回答是「不知道或不想決定」。其他選「是」與「否」有差異,但相去不遠。
答案\年份\人次 |
1997 |
2003 |
2005 |
是 |
22(R2) |
40(R3) |
27(R2) |
否 |
18(R3) |
42(R2) |
16(R3) |
不知道或不想決定 |
48(R1) |
87(R1) |
45(R1) |
總計 |
88 |
169 |
88 |
R: rank
8‧回答的踴躍程度
同一年的受測人數是相等的,但是對題目選答的意願卻也出現類似的情況。第一題「對死亡你最厭惡的是什麼?」,是學生最願意回答的題目。其次是第六題的「果如醫生宣佈你得了不治之症,你將如何安排餘生?」(1997,2003)及「死亡對你的意義?」(2005)。1997及2003的第三選項是「死亡對你的意義?」,2005是「如果有選擇,你願意如何死?」。選答最少的題目是「如果有選擇,你願意何時死?」(1997,2005)及「你願意為誰或為什麼而犧牲生命?」。似乎對死亡的感覺,如第一題,對學生而言比較容易取得回答,而對以意願,如「你願意。。。而死」的題目,較比難得到答案。
答案/年份 |
1997 |
2003 |
2005 |
總計 |
|
||||
對死亡你最厭惡的是什麼? |
129(R1) |
393(R1) |
144(R1) |
666(R1) |
|
||||
死亡對你的意義? |
118(R3) |
286(R3) |
124(R2) |
528(R2) |
|
||||
如果有選擇,你願意如何死? |
110(R4) |
239(R4) |
108(R3) |
457(R4) |
|
||||
如果有選擇,你願意何時死? |
85(R7) |
142 |
67(R7) |
294(R7) |
|||||
你願意為誰或為什麼而犧牲生命? |
108 |
122(R7) |
77 |
307(R6) |
|||||
果如醫生宣佈你得了不治之症,你將如何安排餘生? |
121(R2) |
291(R2) |
90(R4) |
502(R3) |
|||||
你想比配偶活的久嗎? |
88 |
169 |
88 |
345(R5) |
|||||
結語:從死亡看生命
依據Huntington and Metcalf的觀察「在死亡的對照下,生命變的清澈透明(Life becomes transparen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death)」(1979:2),kearl進而推說:「死亡是生命的鏡子」(1989:7)。許多學者也說過類似的話,譬如Fulghum:「花時間安排死亡的人,往往已從新安排了自己的人生」「當一個人發現生命是有極限的,許多人會開始好好過日子,將生活簡單化,花時間與自己所愛的人共處,抽時間做許多以前老擱著不做的事」(1997:309)
史懷哲也曾說:「思索死亡,愛生命的心情就會油然滋生。熟悉死亡後,我們會把每一天、每一週,都當作禮物。唯有用這種方式接納生命,才會一點一滴理解生命的珍貴」〈Peck, M.S. 張定綺譯2003:55)。我想這是除了增加學生對死亡的瞭解,培養對病人及家屬的同理心之外,我們提倡死亡教育的另外一個原因。
因為人類社會對死亡的禁忌,因此表面上大家都知道人皆有死,但暗地裡不相信,這會發生在自己及親人身上,這樣的想法甚至包括殯葬業者:「我以為死亡只會發生在其他人身上,不會發生在殯葬者身上」(Fulghhum 1997:43)。在同學們的答案中,我們發現對死亡的討論及思考使得他們決定「享受人生、發揮理想努力工作、珍惜心愛的人」。
最後我們要說的是:當代社會將死亡與臨終「醫療化」,「處理垂死事件的,不(再)是家人及教士,而是醫生˙˙˙死亡被認為是一種病與身心異常,而不是一件生命的自然過程。醫生必須為死亡開具證明,同時舉證死因˙˙˙死亡被概念化了;它是種可治療、可防治的疾病」(Prior 1989:25,26,32,33引自Bauman 1997:332-3 re-phrased by author〉。在這樣的概念架構下,迫使原本視死亡為失敗而不願面對的醫療專業,不得不面對。尤其在今日,我們國家人口老化,社會上最大宗的疾病轉型為慢性、退化性及心因性時,我們將必須處理更多的衰老與死亡。
參考資料:
洪栩隆、翁慧卿、張利中(2002)「某醫學院學生之個人死亡建構」《醫學教育》第六卷第一期。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台北
威克科克斯˙芬頓著,嚴平等繹「遭遇:面對你的死亡」《死亡與垂死》(Understanding Death and Dying)(1990)光明日報:北京
Bauman, Z. 陳正國譯(1997)《生與死的雙重變奏─人類生命策略的社會學詮釋》(Mortality, Immortality and Other Life Strategies, Basil Blackwell)東大:台北
Fulghhum, R.繆妙坊譯(1997)《簡單生活的快樂哲學》(From Beginning to End)方智:台北
Huntington,R., and Metcalf, P.(1979)Celebration of Death:The Anthropologyof Mortuary Titual. Charles C. Thomas: Springfield, Ill.
Kearl, M. C.(1989)Endings: A Sociology of Death and Dy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N.Y., Toronto etc.
Peck, M.S. 張定綺譯(2003)《心靈地圖II》(Further Along the Road Less Traveled) 天下文化:台北
Prior, L.(1989)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Death: Medical Discourse and Social Practice in Belfast, Macmillian: London
上一篇:軍中女性處境及性別文化
我覺得這是個很有趣的研究報告
覺得年輕人的生死觀很有趣
尤其幾年的變化下來
對於死亡概念的差異也很大
我覺得很有意思
我的書也有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