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21 09:26:39卡丹札蕾雪
【新井一二三.東京人】模仿遊戲
一九九七年底六十四歲跳樓自殺的伊丹十三,生前最後的頭銜是電影導演。他到五十歲才開始拍電影。《葬禮》、《蒲公英》、《查之女》、《民暴之女》等作品,不僅在日本國內,而且在海外影迷之間都博得了好評。
尤其是《蒲公英(Tampopo)》給我的外國朋友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不知多少次,有人稍微躊躇地問我:「日本人真的是那個樣子嗎?」
他們指的,顯然不是電影主調:寡婦經營的破拉麵店得到眾男人的協助而最後成為門庭若市的著名拉麵館。反而是,片中重複出現的插曲:一對裸體男女在高級飯店的房間裡,用客房服務人員送來的各種食品進行各種性行為。
其實,《蒲公英》的結構,是好幾層的模仿遊戲(Parody)。整個故事是「拉麵西部片」,乃「義大利麵西部片」的滑稽化;片中的「拉麵道」,是拿日本茶道開的玩笑。至於在飯店房間內的「飲食男女」,自然不會惟獨是寫實的。
不過,讓洋人問起「日本人真的是那個樣子嗎?」伊丹十三心中一定很得意。
中年做電影導演以前,他做過很多事情,首先是雜誌的美術設計師,後來當演員並參加多部外國片,同時開始寫散文而介紹西洋各地的風俗人情。
一九六○、七○年代,普遍日本人還沒到過國外,大家看伊丹十三的散文來學習西方生活的細節。例如:怎樣用叉子來捲義大利麵,如何做法式沙拉醬,英國下午茶是怎麼回事……等等。《歐羅巴無聊日記》、《女人們!》等散文集,總銷量超過一百萬冊。伊丹十三作品對一代日本人世界觀的影響實在不可低估。
他當時的文章裡,經常出現名叫麥克周的中國人,是跟伊丹一起參加好萊塢片《八國聯軍打北京》的演員。在馬德里拍戲時,兩人一起租公寓住。麥克不停地向伊丹以及西方朋友們講述難分真假的中國故事,如:在中國,當女兒出嫁時,母親傳授家傳的毒藥配方,因為婚後,隨時有必要殺死大老婆和她孩子們,如果女兒自己是大老婆,那就要殺死眾多別的女人和孩子們了;又例如,中國人在粗竹筒裡放老鼠胎兒,之後倒滿蜂蜜而保存,等到胎兒差不多溶化時拿出來吃,美味至極……(文春文庫《歐羅巴無聊日記》六七∣六九頁〈麥克的韜晦〉)。
這位麥克周也教伊丹十三一道中國菜的作法。他在一本書裡特別起一章介紹(文春文庫《女人們!》二○六∣七頁〈麥克式洋白菜〉),即:首先,粗切洋白菜,豬油燒熱,放入蒜末和少許鹽,隨入洋白菜,再放大量黑胡椒粉;等洋白菜稍軟時,加點糖和少量水,蓋鍋中火煮一分鐘即成。
我相信至少有幾萬日本人會嘗試做這道「麥克式洋白菜」,看伊丹十三的描述好像很好吃,而且材料都容易到手。至於他介紹的其他食品,當年在日本根本找不到。
比如說,牛油果(avocado)。他寫,這種水果形象似燈泡、皮色綠裡帶黑、味道既像奶酪又像蠶豆,也有點像煮雞蛋黃。中學生時代的我,根本沒吃過也沒看過牛油果,只得想像而嚮往很久。後來在日本都有很多了。當我終於吃到時,味道沒有想像中好,但我還是很高興,因為多年的夢變成了現實。
又例如法國百合(artichoke)。伊丹寫,他在馬德里時,每天至少吃兩三個,有時一下子吃七個。從菜市場買來後,清煮二十分鐘,放在冰箱裡等冷卻,同時混合橄欖油、檸檬汁、鹽、黑胡椒做醬,吃時將一張張葉子沾酸醬放進嘴裡。味道呢?他又寫「最接近蠶豆」。這種蔬菜,我也夢想了多年。最後在多倫多終於相見,馬上買回來吃。味道呢?還是不如伊丹的文章!
演員兼散文家伊丹十三,後來翻譯小說,研究心理學,也跟心理學家岸田秀一起辦雜誌,最後才開始拍電影。他父親伊丹萬作是日本戰前的著名導演。多才多藝的兒子,最後選擇的職業跟父親一樣。再說,伊丹十三給自己的兒子起的名字,亦跟父親一樣。評論家說,做為導演,十三沒能勝過父親。但他確實曾給很多人打開眼界,也留下了令人目眩的作品。
資料來源--奇摩《新井一二三.東京人》電子報
上一篇:【新井一二三.東京人】甜蜜的房間
下一篇:【新井一二三.東京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