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3-30 12:54:10香港形象

《法國電影的風格與情感:狂人彼埃洛及其他》

看了奧桑(Francois Ozon)的《5x2》(2004),結果失望而回,論心理描寫,肯定不及英瑪褒曼(Ingmar Bergman)的《婚姻情景》(Scenes from marriage,1973),而倒轉時序的技倆只落得有形無神。走在戲院外的長街,不禁自問:我心目中的法國電影是怎樣的?

我還記得尚.雷諾亞(Jean Renoir)的《鄉村一日》(A Day in the country, 1936),鄉間的明媚景致,雨中行舟的片段都美不勝收。雖然是黑白片,但不減影像的可觀性。雷諾亞認為「山雨欲來的氣氛襯托了情節」,說得一點不差,甚至可以說,畫面與氣氛都蓋過故事的發展了。

我也記得梅維爾(Jean-Pierre Melville)的《獨行殺手》(Le samourai, 1967),殺手的故事已被無數導演拍過,但許多戲迷還是奉《獨行殺手》為圭臬。不單是阿倫狄龍(Alain Delon) 的懾人魅力,也不單是被黑白兩道夾擊,獨力難支的殺手末路令人難忘,恐怕又是畫面與氣氛了:灰藍的天空、簡潔的對白、冰冷的影像都叫人留下深刻印象。說到底,法國電影都以風格取勝,一個導演一個世界,每一個導演都個性分明。

當然不能不提高達(Jean-Luc Godard)吧。如果法國人是浪漫的象徵,那麼高達的電影或多或少富有一股浪漫精神,其中《狂人彼埃洛》(Pierrot le Fou, 1965) 堪稱代表。正如高達自述:「我想說一個最後一對浪漫戀人的故事,《新愛洛伊絲》、《維特》及《赫爾曼與陀羅特亞》的最終傳人」。

男主角費狄南放棄安穩的中產生活,和女佣瑪麗安私奔,經過諸多險阻終於逃至一個寧靜的海岸。不過,瑪麗安終究難耐平淡的隱居生活,決意回到往日的犯罪生涯與情人,結果以死亡告終。

有人說這是高達與安娜.卡蓮娜(Anna Karina)二人的感情生活寫照,當然也可看成男女感情的啟示錄。戲中主角感情的破裂一如費狄南所言,男的以思想為先,而女的以感情用事。費狄南愛好書本、文學與詩歌,當費狄南埋首書中,瑪麗安就大喊無所事事。而瑪麗安一直輕蔑費狄南,三番四次稱他為彼埃洛(彼埃洛就是丑角的意思)。有一次,費狄南問瑪麗安:「你永不離開我嗎?」瑪麗安答:「不會(離開)。」「真的?」大特寫的瑪麗安望一望鏡頭,面有難色,再答:「當然。」然後望向鏡頭,相同的表情。觀眾們不難想像,她會離開,只有費狄南不知道。

當瑪麗安說要「從凡爾納(Jules Verne,法國幻想小說作家)轉到黑幫片去」,費狄南的厄運開始了。瑪麗安重投軍火買賣,而費狄南逼不得已也要陪她殺人搶劫。瑪麗安「終究是捉摸不定、迷亂人心並且帶著毀滅性。」(引自Colin MacCabe, Godard: images, sounds, politics),結局自然是悲劇了。

「浪漫」是《狂人彼埃洛》的關鍵詞,而浪漫小說的主角(例如少年維特和《新愛洛伊絲》的朱莉)大都以死謝幕。瑪麗安背信棄義,費狄南一時氣憤,槍殺了她,然後自盡,實在不脫浪漫故事的感傷主義色彩。在片中客串的美國導演Sam Fuller的對白一語道破:「一部電影好像戰場:愛、恨、動作、暴力、死亡。一言以蔽之:情感」,少女多情,殺手無情,狂人因為感情而離開家庭,也因為感情破滅而死,教我們知道愛與死之密切,好比銅幣的正與反,兩面實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