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18 12:12:05King Cobra
蛇行 - 【美東夢想地】地獄廚房
一直念念不忘紐約的幾個特定的地點,其中最難取得資訊的地方就是Hell’s Kitchen,因為國內的書基本上不會有類似的介紹;題外話,中文的旅遊書請大家都當作休閒時的參考就好了,對於你真的想要深度認識一個陌生地方、一點幫助都沒有!
會對這個地方感興趣是因為好幾部電影提到過這個地方,像是豪情四兄弟(英文片名忘了)、夜魔俠(Doom Devil)等等,當然也是因為他的特殊地名
這個名字到底是從何而來已經不可考,有的是說起名於54街的廉價公寓,也有另一說是源自39街一棟名不見經傳的建築,無論如何,它生動形容這個地區的炎熱連地獄都瞠乎其後,這個靈感應該是來自倫敦南區的一個類似區域,也叫Hell’s Kitchen;至於最早見諸文字是在1881年9月22日的紐約時報上,記者報導位於此區的謀殺案時所用,並且稱這個地方是“probably the lowest and filthiest in the city.“因而沿用至今,雖然現在他有另一個名字Clinton,不過大家還是喜歡用Hell’s Kitchen
汗顏的,我也是因為隔壁板主慷慨出借的紐約書才發現這個心懸已久的名字,然後又在大個兒印出的地圖瞥見大致位置,終於,在五月十四日我們從New Jersey坐車進城的時候,看見第九大道上的滿滿人潮,好奇之餘一逛才知道,我終於到了Hell’s Kitchen了!這種無心撞見的驚喜真是旅行之餘的大滿足啊
這個園遊會(?)在第九大道上,位於34th至59th街中間,正好貫穿整個Hell’s Kitchen,可惜我一直不知道這到底是啥活動,看不到什麼現場文字,查了網路也沒有結果,如果知道的朋友麻煩說一聲
從Port Bus Authority 出來走到第九大道還真的挺壯觀的,不管往北還是往南看都是滿滿的人頭,我們先往南走,左右見到的都市感覺比較像是我從電影中獲得印象的Hell’s Kitchen,差不多在39th或是38th左右,有一家義大利人擺的炭烤海鮮攤,燒的正旺的炭火、滿滿各樣的海鮮、尤其帥到像是從雜誌上走出來的兄弟擋,在在都令人食指大動啊!我們最後選了烤龍蝦跟我不知道的炭烤蚌類,站在路邊就著新鮮Lemon還有粗鹽,雖然略嫌肉量不足,但是新鮮的滋味依舊讓人難忘
義大利人也是注重家庭的民族,這攤炭烤海鮮攤也是一樣,基本上是全家出動的,父執輩負責後方的爐火,年輕女兒們跟母親招呼顧客,帥氣的兄弟則是機動支援,近中午的天氣加上耀眼的陽光似乎喚醒南歐的熱情,他們搬出手提音響放著聽不懂的義大利歌曲,空氣中不知不覺也開始瀰漫異域風情的流動,我們彷彿加入了這家人的家族聚會、受到他們的熱情款待
我又見識到紐約迷人的一面!
繼續往北走,拿一張反對市長在West Side要興建體育場的傳單,路邊的攤販越來越多樣,各國小吃都有,基本上偏近東地區,烤的很豪邁的大片肉(不知道是牛還是羊,大概不會是豬肉)、比希臘還大的Gyro(米國的寫法還有念法都跟希臘當地不一樣耶)、令人目瞪口呆的香腸、嚇人的烤火雞腿、其他國家小吃最多的是泰國菜;還有很多台灣的夜市小玩意兒像是彈珠台、釣金魚(不過他們是用投的不是釣的)、還有在台灣鐵定賣不出去的幸運竹、有很自得其樂的黑人賣號稱純正黑人音樂的CD、手機、女性內衣、真是叫人目不暇給
旅行中的迷人,就在於你不知道何時會出現的好風好景
東張西望不知不覺走完整個園遊會,突然發現,我跟這個城市的距離其實不太遠
備註:Hell’s Kitchen History
Hell’s Kitchen的範圍是從34到59街、由第八大道一直到Hudson River的這個區域之中,最早是十七世紀荷蘭人抵達紐約時的根據地,那時的中城地區(Midtown)還是水草豐美之地;數十年後,1851年Hudson River Railroad在今天30街與第十大道建立車站,大量湧入美洲的移民在鐵路場上班並定居於此,隨著鐵路興建、紐約發展之下他們也開始在工廠、倉庫、屠宰場、磚廠跟碼頭上班; 貧困以及擁擠的空間導致暴亂越見高張,不同種族間的摩擦不但發生在天主教徒以及新教徒、同樣也發生在愛爾蘭人以及非裔黑人之間,終於導致幫派佔領街頭劃分勢力,從此Hell’s Kitchen成為暴力與失序的代名詞,最著名的闡述就是the Sharks and the Jets,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
1930年代本區髒亂的廉價公寓開始拆除,位於十一大道的平面鐵路(也因此十一大道被稱作“the Death Avenue“)被移至安全位置,世代以來擋住落日的第九大道高架鐵路也被差拆除,同時因為鄰近劇院區,許多演員遷至Hell’s Kitchen居住、外百老匯蓬勃發展、44街上的演員工作室(Actor Studio)培育出馬龍白蘭度以及瑪麗蓮夢露等的巨星,居民開始掌控自己的家園,公園綠地的建立以及流氓逐漸被趕出Hell’s Kitchen,終於在1950年代末期要求重新正名自己的家園,以一種尊重的自明,Clinton就是因此而來,以紀念前任市長DeWitt Clinton
位於新興區域Chelsea以及上西城(Upper West Side)之間,今日的Hell’s Kitchen亟欲重新自我定位;長久以來本區最多的居民為愛爾蘭以及德國人,但如今已是意大利人、希臘人、西歐、波多黎各人、祕魯以及厄瓜多爾人的混雜的地區,這樣的多樣性反映在地區特性最明顯就是各式各樣的餐廳,一世紀以前攤販用手推車沿街叫售各種不同的小吃,今天多樣的餐廳依舊是延續的傳統,尤其以46街“Restaurant Row“最有名;第九大道更因一年一度五月舉辦的International Food Festival而名聞遐邇,二十個街廓管制車輛進入,兩旁列滿世界各地的美味小吃
啊,看到這裡終於知道我們闖進去的是這個International Food Festival耶~~
會對這個地方感興趣是因為好幾部電影提到過這個地方,像是豪情四兄弟(英文片名忘了)、夜魔俠(Doom Devil)等等,當然也是因為他的特殊地名
這個名字到底是從何而來已經不可考,有的是說起名於54街的廉價公寓,也有另一說是源自39街一棟名不見經傳的建築,無論如何,它生動形容這個地區的炎熱連地獄都瞠乎其後,這個靈感應該是來自倫敦南區的一個類似區域,也叫Hell’s Kitchen;至於最早見諸文字是在1881年9月22日的紐約時報上,記者報導位於此區的謀殺案時所用,並且稱這個地方是“probably the lowest and filthiest in the city.“因而沿用至今,雖然現在他有另一個名字Clinton,不過大家還是喜歡用Hell’s Kitchen
汗顏的,我也是因為隔壁板主慷慨出借的紐約書才發現這個心懸已久的名字,然後又在大個兒印出的地圖瞥見大致位置,終於,在五月十四日我們從New Jersey坐車進城的時候,看見第九大道上的滿滿人潮,好奇之餘一逛才知道,我終於到了Hell’s Kitchen了!這種無心撞見的驚喜真是旅行之餘的大滿足啊
這個園遊會(?)在第九大道上,位於34th至59th街中間,正好貫穿整個Hell’s Kitchen,可惜我一直不知道這到底是啥活動,看不到什麼現場文字,查了網路也沒有結果,如果知道的朋友麻煩說一聲
從Port Bus Authority 出來走到第九大道還真的挺壯觀的,不管往北還是往南看都是滿滿的人頭,我們先往南走,左右見到的都市感覺比較像是我從電影中獲得印象的Hell’s Kitchen,差不多在39th或是38th左右,有一家義大利人擺的炭烤海鮮攤,燒的正旺的炭火、滿滿各樣的海鮮、尤其帥到像是從雜誌上走出來的兄弟擋,在在都令人食指大動啊!我們最後選了烤龍蝦跟我不知道的炭烤蚌類,站在路邊就著新鮮Lemon還有粗鹽,雖然略嫌肉量不足,但是新鮮的滋味依舊讓人難忘
義大利人也是注重家庭的民族,這攤炭烤海鮮攤也是一樣,基本上是全家出動的,父執輩負責後方的爐火,年輕女兒們跟母親招呼顧客,帥氣的兄弟則是機動支援,近中午的天氣加上耀眼的陽光似乎喚醒南歐的熱情,他們搬出手提音響放著聽不懂的義大利歌曲,空氣中不知不覺也開始瀰漫異域風情的流動,我們彷彿加入了這家人的家族聚會、受到他們的熱情款待
我又見識到紐約迷人的一面!
繼續往北走,拿一張反對市長在West Side要興建體育場的傳單,路邊的攤販越來越多樣,各國小吃都有,基本上偏近東地區,烤的很豪邁的大片肉(不知道是牛還是羊,大概不會是豬肉)、比希臘還大的Gyro(米國的寫法還有念法都跟希臘當地不一樣耶)、令人目瞪口呆的香腸、嚇人的烤火雞腿、其他國家小吃最多的是泰國菜;還有很多台灣的夜市小玩意兒像是彈珠台、釣金魚(不過他們是用投的不是釣的)、還有在台灣鐵定賣不出去的幸運竹、有很自得其樂的黑人賣號稱純正黑人音樂的CD、手機、女性內衣、真是叫人目不暇給
旅行中的迷人,就在於你不知道何時會出現的好風好景
東張西望不知不覺走完整個園遊會,突然發現,我跟這個城市的距離其實不太遠
備註:Hell’s Kitchen History
Hell’s Kitchen的範圍是從34到59街、由第八大道一直到Hudson River的這個區域之中,最早是十七世紀荷蘭人抵達紐約時的根據地,那時的中城地區(Midtown)還是水草豐美之地;數十年後,1851年Hudson River Railroad在今天30街與第十大道建立車站,大量湧入美洲的移民在鐵路場上班並定居於此,隨著鐵路興建、紐約發展之下他們也開始在工廠、倉庫、屠宰場、磚廠跟碼頭上班; 貧困以及擁擠的空間導致暴亂越見高張,不同種族間的摩擦不但發生在天主教徒以及新教徒、同樣也發生在愛爾蘭人以及非裔黑人之間,終於導致幫派佔領街頭劃分勢力,從此Hell’s Kitchen成為暴力與失序的代名詞,最著名的闡述就是the Sharks and the Jets,西城故事(West Side Story)
1930年代本區髒亂的廉價公寓開始拆除,位於十一大道的平面鐵路(也因此十一大道被稱作“the Death Avenue“)被移至安全位置,世代以來擋住落日的第九大道高架鐵路也被差拆除,同時因為鄰近劇院區,許多演員遷至Hell’s Kitchen居住、外百老匯蓬勃發展、44街上的演員工作室(Actor Studio)培育出馬龍白蘭度以及瑪麗蓮夢露等的巨星,居民開始掌控自己的家園,公園綠地的建立以及流氓逐漸被趕出Hell’s Kitchen,終於在1950年代末期要求重新正名自己的家園,以一種尊重的自明,Clinton就是因此而來,以紀念前任市長DeWitt Clinton
位於新興區域Chelsea以及上西城(Upper West Side)之間,今日的Hell’s Kitchen亟欲重新自我定位;長久以來本區最多的居民為愛爾蘭以及德國人,但如今已是意大利人、希臘人、西歐、波多黎各人、祕魯以及厄瓜多爾人的混雜的地區,這樣的多樣性反映在地區特性最明顯就是各式各樣的餐廳,一世紀以前攤販用手推車沿街叫售各種不同的小吃,今天多樣的餐廳依舊是延續的傳統,尤其以46街“Restaurant Row“最有名;第九大道更因一年一度五月舉辦的International Food Festival而名聞遐邇,二十個街廓管制車輛進入,兩旁列滿世界各地的美味小吃
啊,看到這裡終於知道我們闖進去的是這個International Food Festival耶~~
下一篇:蛇行 - 【美東夢想地】M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