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10 11:32:44棋逢對手
崑山視傳畢製小組參考資料(七)
設計人性化之思考
作者:陳鴻俊
面對20世紀80—90年代設計人性化的熱鬧和喧囂,過分地陶醉和鼓噪只會讓設計界浮於表面、作繭自縛而迷失方向。相反,沈下心來,作一些系統的理性思考和邏輯梳理倒是必要的,它有利於理清思路,看清本質,避免盲目,使新世紀的設計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1.設計人性化是以設計的理性化和功能性爲前提條件的,離開了科學結構的理性化和合理的功能性,人性化將走向極端,最終將違背人性。
現代設計是科學和藝術、技術與人性的結合,科學技術給設計以堅實的結構和良好的功能,而藝術和人性使設計富於美感,充滿情趣和活力,成爲人與設計和諧親近的紐帶。片面強調一面忽視另一面,將使設計走向極端,與設計初衷背道而馳。現代主義設計之所以受到人們的批評和責難,就在於它在強調理性主義和功能性的同時,忽略了對人性化、多樣化的關注,而走入了高度理性化、冷漠化、單一化和功能化的歧路;而産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後現代主義之所以並未贏得大多數消費者的認同並在90年代以後逐漸式微,很大程度上在於它在追求個性化、人性化、多樣性和裝飾性的同時,又走入了忽略、無視功能和結構的死胡同——很多後現代主義的産品設計壓根就無法使用,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概念設計”。義大利設計大師索特薩斯於80年代設計的書架,使用了塑膠貼面材料,顔色鮮豔跳躍,而造型誇張奇特,幾乎不具備書架的使用功能,卻更像一個抽象的雕塑作品。這樣的設計雖也有著多樣而生動的特點,甚至包含很深的文化隱喻色彩,對消費者而言,卻形同虛設,又何來人性化可言?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李政道先生曾把科學和藝術比作一個硬幣的兩面,形象地論述了科學與藝術的不可分割關係。作爲科學與藝術之“産兒”的現代設計,其理性化和人性化不正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嗎?
2.設計人性化是設計中“人性”與“物化”的統一。
人類的設計和設計物總是體現了一定時期人們的審美意識、倫理道德、歷史文化和情感等精神因素,這是物的“人化”,造物的“人化”;而人類的一定意識、情感、文化等精神因素,又需借助於一定物質形式來表達,作爲人類生活方式載體的設計物必然承擔了一部分對人類精神的承載和表達功能。這便是人類精神的“物化”,人的“物化”。“人化”和“物化”構成了人與設計物的互動關係,設計便是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的統一,兩者相輔相成。完全脫離了人的設計和完全脫離設計的人是同樣不存在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設計人性化絕不是什麽“新花招”,而是人類設計本應具備的特質,設計師所做的便是使這種“人化”和“物化”過程更通暢,更和諧,以達到人與設計,設計與人的融合狀態。中國古代哲人所宣揚的“天人合一”,“物我相忘”的思想便反映了對這種關係的辯證認識。
3.設計人性化是人類社會高科技發展的平衡劑。
高科技的迅猛發展,正逐步改變著人類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展示人類偉大的征服力量和無與倫比的聰明才智的同時,也帶給人新的苦惱和憂慮,那便是人情的孤獨、疏遠和感情的失衡。許多未來學家隱隱道出了這種擔憂。約翰·奈斯比特認爲:“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工業化及技術逐漸從工作場所轉移到家庭。高技術的家具反映出過去的輝煌的工業時代。廚房裏的高技術,它的高峰是食物處理機的出現,使我們的廚房也工業化了。最低限度主義使我們的起居室變得毫無人性。”而亞歷山大·金在《一次新的工業革命還只是另一項技術》一文中寫道:“在一個房間裏,資訊輸入的集中,非個人的和遠距離通信可能性的集中,教育和文娛頻道的密度,這些因素加上許多其他因素,可能使家庭失去機動性,並使家庭脫離人們的外部接觸。這可能很容易導致個人的日益疏遠,並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主動的反主流文化的隱退,而是被動的和不知不覺之間加劇的疏遠,並且失去人的尊嚴和自覺。用更嚴格的話來說,大部分人活動的自動化,最終會導致人類的自動化嗎?回答是:很有可能。”人類行爲的自動化這種現實是人類所不願看到也是違背人類自身的本質屬性和人類高科技發展的最終目標的。因此在高科技的社會裏,人們必然去追求一種平衡——一種高科技與高情感的平衡,一種高理性和高人性的平衡。技術越進步,這種平衡願望就越強烈。所以約翰·奈斯比特認爲:“無論何處都需要有補償性的高情感。我們的社會裏高技術越多,我們就越希望創造高情感的環境,用技術的軟體一面來平衡硬性的一面”。“我們必須學會把技術的物質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來”,實現“從強迫性技術向高技術和高情感相平衡的轉變。”而這種情感和人性平衡的實現,作爲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設計是責無旁貸的。許多有遠見的設計家已意識到了設計的這一重任,1995年斯圖加特市舉行的“首屆世界仿生設計學術討論會”上,與會的設計師、科學家和藝術家就呼籲重視設計對人類未來的影響力,爲解決人性與技術之間的日益尖銳的矛盾發揮作用,人造物“自然化”、“人性化”。因此設計的人性化是高科技發展的必然要求,作爲高科技結構張力的互補機制,人性化設計將永遠充當高科技與高情感的平衡劑,與高科技發展形影相隨。
4.設計人性化反映了“爲人而設計”的本質特徵。
設計是人的設計,即滿足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物質和精神的需要。設計的主體是人,設計的使用者和設計者也是人,因此人是設計的中心和尺度。這種尺度既包括生理尺度,又包括心理尺度,而心理尺度的滿足是通過設計人性化得以實現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設計人性化和人性化設計的出現,完全是設計本質要求使然,決非完全是設計師追逐風格的結果。因爲離開了對人心理要求的反映和滿足,設計便偏離了正軌。因此設計的人性化已成爲評判設計優劣的不變準則。李硯祖先生認爲:“什麽是好的設計? 處於技術水平、市場需要、美學趣味等等條件不斷變化的今天,很難有永恒評判的標準。但有一點則是不變的,那就是設計中對人的全力關注,把人的價值放在首位。”李先生的觀點正反映在了設計界對人性化的關注和重視。1988年日本索尼公司舉辦的“SONY—DESIGN—VISION”設計大賽中,一位名叫Brain Elliot的青年設計師設計的作品——“Anlmon電視機”獲得了大獎。在這個作品中,設計師徹底改變了傳統電視機的功能、造型原則和使用方法,把“Animon”設計成爲一個可行走的聽話的“電視機器人”,使用者的遙控使它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並能按人的意圖調節螢幕角度,變換圖像,使人們充分享受到了“使用趣味”和“使用快感”。人們在這樣的設計面前,真要感歎自身的偉大了。因爲在這種對設計物的使用過程中,人性得到了隨心所欲的釋放和滿足。 Brain Elliot的獲獎得益於他對人性的深層次的關注和探究,得益於他對“爲人而設計”思想的深刻理會。人類設計只有以人爲中心,爲了人身心獲得健康的發展、爲了健全和造就高潔完美人格精神而傾心服務,設計才會永遠具有人類生命的活力,“離開了熱愛人,尊重人的目標,設計便會偏離正確的方向。”正如美國當代設計家德累福斯所說的:“要是産品阻滯了人的活動,設計便告失敗;要是産品使人感到更安全、更舒適、更有效、更快樂,設計便成功了。”德公之言很值得現代設計師銘記並深思。
5.設計人性化是人類追求理想化、藝術化生活方式的永不言止的設計境界。
隨著人類認識水平的逐漸提高、深化和上升,人類認識將由“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這是認識發展的必然規律。而人類的設計也必將隨著自身認識的提高走向更高的境界,即人類社會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化、藝術化的造物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不自覺走向自覺,由追求物質需要爲主到兩者兼顧並以追求精神享受爲主。由設計的“必然王國”通向設計的“自由王國”,“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這是設計師及消費者的共同夢想。日本設計師在90年代提出了一項稱爲“人的感覺的計劃”,其目的是“要攏出怎樣才能使日常使用的産品讓人用起來感到更舒適、更愜意的辦法”,設計製造出消除壓力和疲勞、有助於創造“一個更人情化的環境”的汽車、空調器和衣服,設計出“有人的感覺的電器”。已將設計的精神因素提高到很高的層面。設計的層次越高,其精神性的因素就越多、越圓滿,物質性和精神性、理性化和人性化的結合就越完美、越融洽。從某種意義上說,設計的不斷發展和提升的過程即是人的認識、思想和情感的不斷完善的過程,人類設計是人類情感、文化精神及倫理道德的觀照。設計是無“情”的,又是有“情”的。“情”即映射於人類普普通通的設計中;設計是無生命的。又是有生命的,“生命”即蘊含於人類對物的設計和使用過程中。人類社會的一切都已打上了人類精神意識的烙印,設計也不例外。可以預言,設計人性化將是未來設計的必然趨勢和最終歸宿,設計師的工作即是:使人們從物的擠壓和奴役中解放出來,使人的生存環境和物品更適合人性,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發展,使人類感情更加豐富,人性更加完美,真正達到人物和諧,“物我相忘”的境界。陳綬祥先生曾出書名日:“人詩意地安居”,對於設計界來說,何時才會出現“詩意”的設計和設計的“詩意”呢? 對於今天的設計師而言,設計人性化永遠是常念常新的課題,也是設計師永恒追求的目標。
《道是無“情”卻有“情”——設計“人性化”探微》節選四摘自 《美術與設計》Vol.90
資料來源:網路 若有侵犯...麻煩請告知..站長會予以刪除
作者:陳鴻俊
面對20世紀80—90年代設計人性化的熱鬧和喧囂,過分地陶醉和鼓噪只會讓設計界浮於表面、作繭自縛而迷失方向。相反,沈下心來,作一些系統的理性思考和邏輯梳理倒是必要的,它有利於理清思路,看清本質,避免盲目,使新世紀的設計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1.設計人性化是以設計的理性化和功能性爲前提條件的,離開了科學結構的理性化和合理的功能性,人性化將走向極端,最終將違背人性。
現代設計是科學和藝術、技術與人性的結合,科學技術給設計以堅實的結構和良好的功能,而藝術和人性使設計富於美感,充滿情趣和活力,成爲人與設計和諧親近的紐帶。片面強調一面忽視另一面,將使設計走向極端,與設計初衷背道而馳。現代主義設計之所以受到人們的批評和責難,就在於它在強調理性主義和功能性的同時,忽略了對人性化、多樣化的關注,而走入了高度理性化、冷漠化、單一化和功能化的歧路;而産生於20世紀70年代的後現代主義之所以並未贏得大多數消費者的認同並在90年代以後逐漸式微,很大程度上在於它在追求個性化、人性化、多樣性和裝飾性的同時,又走入了忽略、無視功能和結構的死胡同——很多後現代主義的産品設計壓根就無法使用,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概念設計”。義大利設計大師索特薩斯於80年代設計的書架,使用了塑膠貼面材料,顔色鮮豔跳躍,而造型誇張奇特,幾乎不具備書架的使用功能,卻更像一個抽象的雕塑作品。這樣的設計雖也有著多樣而生動的特點,甚至包含很深的文化隱喻色彩,對消費者而言,卻形同虛設,又何來人性化可言?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李政道先生曾把科學和藝術比作一個硬幣的兩面,形象地論述了科學與藝術的不可分割關係。作爲科學與藝術之“産兒”的現代設計,其理性化和人性化不正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嗎?
2.設計人性化是設計中“人性”與“物化”的統一。
人類的設計和設計物總是體現了一定時期人們的審美意識、倫理道德、歷史文化和情感等精神因素,這是物的“人化”,造物的“人化”;而人類的一定意識、情感、文化等精神因素,又需借助於一定物質形式來表達,作爲人類生活方式載體的設計物必然承擔了一部分對人類精神的承載和表達功能。這便是人類精神的“物化”,人的“物化”。“人化”和“物化”構成了人與設計物的互動關係,設計便是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的統一,兩者相輔相成。完全脫離了人的設計和完全脫離設計的人是同樣不存在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設計人性化絕不是什麽“新花招”,而是人類設計本應具備的特質,設計師所做的便是使這種“人化”和“物化”過程更通暢,更和諧,以達到人與設計,設計與人的融合狀態。中國古代哲人所宣揚的“天人合一”,“物我相忘”的思想便反映了對這種關係的辯證認識。
3.設計人性化是人類社會高科技發展的平衡劑。
高科技的迅猛發展,正逐步改變著人類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展示人類偉大的征服力量和無與倫比的聰明才智的同時,也帶給人新的苦惱和憂慮,那便是人情的孤獨、疏遠和感情的失衡。許多未來學家隱隱道出了這種擔憂。約翰·奈斯比特認爲:“自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工業化及技術逐漸從工作場所轉移到家庭。高技術的家具反映出過去的輝煌的工業時代。廚房裏的高技術,它的高峰是食物處理機的出現,使我們的廚房也工業化了。最低限度主義使我們的起居室變得毫無人性。”而亞歷山大·金在《一次新的工業革命還只是另一項技術》一文中寫道:“在一個房間裏,資訊輸入的集中,非個人的和遠距離通信可能性的集中,教育和文娛頻道的密度,這些因素加上許多其他因素,可能使家庭失去機動性,並使家庭脫離人們的外部接觸。這可能很容易導致個人的日益疏遠,並不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主動的反主流文化的隱退,而是被動的和不知不覺之間加劇的疏遠,並且失去人的尊嚴和自覺。用更嚴格的話來說,大部分人活動的自動化,最終會導致人類的自動化嗎?回答是:很有可能。”人類行爲的自動化這種現實是人類所不願看到也是違背人類自身的本質屬性和人類高科技發展的最終目標的。因此在高科技的社會裏,人們必然去追求一種平衡——一種高科技與高情感的平衡,一種高理性和高人性的平衡。技術越進步,這種平衡願望就越強烈。所以約翰·奈斯比特認爲:“無論何處都需要有補償性的高情感。我們的社會裏高技術越多,我們就越希望創造高情感的環境,用技術的軟體一面來平衡硬性的一面”。“我們必須學會把技術的物質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來”,實現“從強迫性技術向高技術和高情感相平衡的轉變。”而這種情感和人性平衡的實現,作爲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設計是責無旁貸的。許多有遠見的設計家已意識到了設計的這一重任,1995年斯圖加特市舉行的“首屆世界仿生設計學術討論會”上,與會的設計師、科學家和藝術家就呼籲重視設計對人類未來的影響力,爲解決人性與技術之間的日益尖銳的矛盾發揮作用,人造物“自然化”、“人性化”。因此設計的人性化是高科技發展的必然要求,作爲高科技結構張力的互補機制,人性化設計將永遠充當高科技與高情感的平衡劑,與高科技發展形影相隨。
4.設計人性化反映了“爲人而設計”的本質特徵。
設計是人的設計,即滿足人生理和心理的需要、物質和精神的需要。設計的主體是人,設計的使用者和設計者也是人,因此人是設計的中心和尺度。這種尺度既包括生理尺度,又包括心理尺度,而心理尺度的滿足是通過設計人性化得以實現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設計人性化和人性化設計的出現,完全是設計本質要求使然,決非完全是設計師追逐風格的結果。因爲離開了對人心理要求的反映和滿足,設計便偏離了正軌。因此設計的人性化已成爲評判設計優劣的不變準則。李硯祖先生認爲:“什麽是好的設計? 處於技術水平、市場需要、美學趣味等等條件不斷變化的今天,很難有永恒評判的標準。但有一點則是不變的,那就是設計中對人的全力關注,把人的價值放在首位。”李先生的觀點正反映在了設計界對人性化的關注和重視。1988年日本索尼公司舉辦的“SONY—DESIGN—VISION”設計大賽中,一位名叫Brain Elliot的青年設計師設計的作品——“Anlmon電視機”獲得了大獎。在這個作品中,設計師徹底改變了傳統電視機的功能、造型原則和使用方法,把“Animon”設計成爲一個可行走的聽話的“電視機器人”,使用者的遙控使它可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並能按人的意圖調節螢幕角度,變換圖像,使人們充分享受到了“使用趣味”和“使用快感”。人們在這樣的設計面前,真要感歎自身的偉大了。因爲在這種對設計物的使用過程中,人性得到了隨心所欲的釋放和滿足。 Brain Elliot的獲獎得益於他對人性的深層次的關注和探究,得益於他對“爲人而設計”思想的深刻理會。人類設計只有以人爲中心,爲了人身心獲得健康的發展、爲了健全和造就高潔完美人格精神而傾心服務,設計才會永遠具有人類生命的活力,“離開了熱愛人,尊重人的目標,設計便會偏離正確的方向。”正如美國當代設計家德累福斯所說的:“要是産品阻滯了人的活動,設計便告失敗;要是産品使人感到更安全、更舒適、更有效、更快樂,設計便成功了。”德公之言很值得現代設計師銘記並深思。
5.設計人性化是人類追求理想化、藝術化生活方式的永不言止的設計境界。
隨著人類認識水平的逐漸提高、深化和上升,人類認識將由“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這是認識發展的必然規律。而人類的設計也必將隨著自身認識的提高走向更高的境界,即人類社會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化、藝術化的造物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不自覺走向自覺,由追求物質需要爲主到兩者兼顧並以追求精神享受爲主。由設計的“必然王國”通向設計的“自由王國”,“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這是設計師及消費者的共同夢想。日本設計師在90年代提出了一項稱爲“人的感覺的計劃”,其目的是“要攏出怎樣才能使日常使用的産品讓人用起來感到更舒適、更愜意的辦法”,設計製造出消除壓力和疲勞、有助於創造“一個更人情化的環境”的汽車、空調器和衣服,設計出“有人的感覺的電器”。已將設計的精神因素提高到很高的層面。設計的層次越高,其精神性的因素就越多、越圓滿,物質性和精神性、理性化和人性化的結合就越完美、越融洽。從某種意義上說,設計的不斷發展和提升的過程即是人的認識、思想和情感的不斷完善的過程,人類設計是人類情感、文化精神及倫理道德的觀照。設計是無“情”的,又是有“情”的。“情”即映射於人類普普通通的設計中;設計是無生命的。又是有生命的,“生命”即蘊含於人類對物的設計和使用過程中。人類社會的一切都已打上了人類精神意識的烙印,設計也不例外。可以預言,設計人性化將是未來設計的必然趨勢和最終歸宿,設計師的工作即是:使人們從物的擠壓和奴役中解放出來,使人的生存環境和物品更適合人性,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發展,使人類感情更加豐富,人性更加完美,真正達到人物和諧,“物我相忘”的境界。陳綬祥先生曾出書名日:“人詩意地安居”,對於設計界來說,何時才會出現“詩意”的設計和設計的“詩意”呢? 對於今天的設計師而言,設計人性化永遠是常念常新的課題,也是設計師永恒追求的目標。
《道是無“情”卻有“情”——設計“人性化”探微》節選四摘自 《美術與設計》Vol.90
資料來源:網路 若有侵犯...麻煩請告知..站長會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