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08 16:47:21何妙心

橫看成嶺側成峰(三)

說到這裡,也可以延伸到你問的第三個問題,也就是有關我對《吐蕃僧諍記》拉薩禪密之諍的看法。

八世紀末發生在西藏有關蓮花戒和摩訶衍的辯論,根據比較完整的歷史文獻資料應該是「桑耶寺中觀與禪宗之辯」,因為那個時候密教還沒有正式傳入西藏,西藏密教的創教祖師蓮花生大士差不多也是在那一場辯論期間或前後不久的時候,才被迎請進入西藏。在蓮花生大士進入西藏以前,西藏的宗教信仰基本上是以當地的「苯教」和傳自大唐漢地的禪宗為主。這場論辯的歷史成因,有幾個不同版本的說法,你們如果有興趣可以多多參閱相關的學術著作,在此只談我印象比較深刻的義理部份。

根據我看《吐蕃僧諍記》中,兩部主要的文獻《修習次第》和《頓悟大乘正理決》所詳載代表印度後期中觀學派的蓮花戒論師對摩訶衍和尚(代表中國南宗禪六祖一脈)提出的批評,以及摩訶衍針對數十個問難所作的回答,我綜合的看法是兩方面都沒有錯,蓮花戒和摩訶衍他們各自的體驗和主張都是正確不謬的,如果硬要分出是非對錯的話,我覺得只因蓮花戒誤解摩訶衍是外道,所以不罷休地駁斥摩訶衍,而摩訶衍則始終如六祖所說,「此宗本無諍,諍即失道義」「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言下不相應合掌令歡喜」的無諍立場,純是被動地回答蓮花戒的詰問,而不對蓮花戒作相同的問難。

蓮花戒在這場論戰中,主要批評禪宗「一切都不想,一切都遺忘,並且不要去回憶,便可以獲得解脫」的主張,並提出很有力的論據,證明一切都不想、不回憶,不僅沒辦法解脫,也不具絲毫般若智慧。蓮花戒這樣的主張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任何有類似主張的佛教徒,都不可能不被駁倒。不過,摩訶衍所代表的南宗禪,有可能這麼膚淺嗎?不必細說摩訶衍的回答內容,從禪宗歷史來看,達摩、道信、牛頭、弘忍、惠能、永嘉、馬祖、百丈、南泉、黃蘗、臨濟、洞山...哪一個禪宗大師是主張「無想定就是涅槃,一切忘掉就能解脫」?可以說,蓮花戒所批評的「摩訶衍外道」根本不存在。蓮花戒或許因為漢語翻譯梵文的誤差,聽不出摩訶衍真正要表達的意涵,或者因為蓮花戒跟晚他五百多年的宗喀巴大師一樣,對頓修派的修證方法缺少認同,以致無法會意摩訶衍的主張,而對無想定和刻意遺忘、刻意不要回憶的修行方法緊追不捨嚴厲抨擊。

另外,還有一個論題也是蓮花戒駁斥摩訶衍的焦點,那就是有關摩訶衍主張「為了迅速達到佛的境界,不僅什麼都不應該想,並且也什麼善行都不應該做」。這項駁斥同樣是吻合佛教義理的論說,任何佛教徒果真有這樣的主張,必定無法經得起檢驗和破斥。可是「不應該對眾生行善佈施」果真是摩訶衍的主張嗎?當然不是!不過,就算蓮花戒沒有誤解了摩訶衍,一向主張利他精神的蓮花戒和強調止息妄想的禪宗,兩者之間也含有可能辯論的因子存在。

「利他精神」毫無疑問乃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修習菩薩道的行者無不以「大悲為上首」,不僅自己了知諸法如幻、畏慎業報不失,同時也觀一切眾生如子女,而生急切救度之心,不論是物質上的,或是精神上的,凡眾生有苦有難,菩薩道的實踐者就會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地「聞聲救苦」全力以赴,這種精神當然是偉大的,也是大乘佛教之所以為「大乘」的原因之一。不過,「止息妄想」其實也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所謂菩薩「以無所得為方便」,如果沒有三輪體空的修為,學習菩薩的行者將容易變成執相的布施修福,頂多成就人天果報,或是因為感慨眾生難度、佛道久遠,而只關心自己的道業退失慈悲心。

利他精神和止息妄想,兩者如車之二輪是同等重要的,在經論裏這兩項主張(或強調)都各有很多經文證明它的重要性和正確性。不過事實上,無論是強調其中之一項或者兩項等量齊觀一併重視,除非是悲智基礎深厚的大修行者,薄地凡夫都很難避免落入一端。為什麼?大悲甚深,空性也甚深之故!尤其大悲和空性在性質上有如烈火和寒冰的不同,我們屬因地的佛弟子,只能在見地上同時肯定這兩者的重要性,而在修持上則輾轉或修習大悲、或修習空性,一時性的偏重是無可奈何的事,但只要見地上無誤,且不要用佛法的右手打佛法的左手,我相信因果的法則終不失,今生、來生或無量劫的某一時,空性和大悲都將會圓滿具足。

以上大體是針對你第二個問題和第三個問題的回答。在繼續回答第四、第五問題之前,我們大家先休息一下,不過,你們之中是否有人有立即想說的話呢?

問︰老師這段說明內容實在非常豐富,我腦筋轉動很快,不過仍有許多思路趕不上,從老師的說明也讓我釐清了一些關鍵性的問題·另外,讓我感到欣喜的是,覺得修行這件事自己好像還有一點希望,因為我散亂心很重,斷斷續續學習靜坐已經十幾年了,但仍然距禪定的境界十分遙遠,由於老師說日常普通意識也有可能發無漏慧,使我覺得今生悟道解脫仍然是有可能的。

答:一般頭腦清楚、心情平靜的普通意識,之所以也能發無漏慧,理由很簡單,只要我們問,已經覺悟的人他們是否永遠都處在禪定中不出來?也就是問說,他們是否也會有日常生活的普通意識?在我看來那是明顯、必定有的。既然覺悟的人也有日常的普通意識,那麼一般人也就有潛力在日常普通意識中覺悟。另外,我們可以追問,所謂「覺悟」是覺悟什麼?其實,佛教的覺悟,具體的內容只是明白世間萬有因緣生因緣滅的道理,並且在經過一番徹底、專注的反省之後,捨棄違反緣生緣滅之理的意識和邪見,擺脫對宇宙真相、人生意義的種種無知和疑慮,如此而已!而達到這樣的覺悟,如果有超乎常人的平靜心和穩定力,當然會比較駕輕就熟,但即使沒有經過禪定的特殊訓練,光是一般神志清醒的日常定力,其實也是能夠完成這項任務的。《阿含經》和特重慧解脫的祖師禪的公案裏,有許多實際的例子都可以為這件事作證。

在邁向解脫的這條路上,我們一般人最大的問題是在於不知道將有限的時間、精神擺在正確的方向上,如果我們能了解生死輪迴的根本,惟一只在於昧於緣起空性的顛倒見而已,而能夠將全部的心力用在認識空性的道理,並且持續地探討它的原理,務必使自己對空性的道理清清楚楚,進而也在生活中不斷反省自己的起心動念、習性偏好是否偏離空性,有則揚棄,沒有則繼續依空性生活,這樣一來,所有的疑慮、偏見、憂悔、罣礙自然會一一消失,空見、空慧、空智也會自動生起。

佛教修行宗派裏,有的會特別強調禪定的功德和重要,這些都沒有錯,事實上現代禪也相當重視禪定的訓練。不過,我們仍然要時時回顧緣起空性的道理,不要自是非他,執一廢百,生死輪迴的根本固然只有一個,但解脫生死輪迴的途徑卻有很多條,武漢歸元禪寺藏經閣的石柱上刻有一幅對聯,不曉得我有沒有記錯,它是這樣寫著︰「佛本一乘教有萬殊不可取法捨法非法非非法,法本不二人有萬機故說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我覺得這幅對聯很能表露佛教無諍的精神,並且也為我今天回答的部份內容作註腳。好,我們先休息一下。

問︰照老師上一個階段的講解,那麼中觀和禪它們到底同或不同?

答︰在我看來它們是大同而小異,不過這不容易簡單說明。我曾看過西藏十八世紀的一本宗義書,這位深習中觀的尊者在開頭仰讚的頌便說︰(大意)「為遠離邪見並廣度眾生,智者應該深入外內各宗經論大海……,」接著在結尾的跋頌並說︰「波濤洶湧深廣經論大海,愚者心驚膽跳……唯有通達外內各宗宗義的佛子,方能於百萬碩學之前暢演聖教,」站在中觀的立場,這位尊者說的這番話是非常有道理的。

如果不能了解印度各種外道的哲學主張,以及佛教內部「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唯識」「中觀」四個主要宗派的教理哲學,那麼就無法從中比較外道和佛教的差別,也很難從佛教內部大小乘宗派裏抉擇出了義究竟的緣起空性見;一旦沒辦法掌握正確的緣起空性見,也就沒辦法依之修觀,破除根深蒂固的我見、我執獲得解脫,當然更不會有辦法立破善巧,折服一切外道和似是而非的大小乘末流學人。所以這位尊者主張(其實也是印度中觀學派以及宗仰中觀見的藏密格魯派共同的主張)欲得解脫當深入經論大海通達各宗宗義,欲行菩薩道當深入經論大海通達各宗宗義。

對於中觀這種壯闊的志願、嚴密精深的學風,我無限的讚歎!如果以一座大雄寶殿做比喻,我覺得中觀就像是撐起屋頂大樑的龍柱。不過我們也不能遺忘一件事,撐起整座大雄寶殿的並不是只有中觀一根龍柱而禪宗(也包括佛教其他宗派)便是另外一根大柱子。我相信禪宗有許多地方的確不如中觀,特別在經論義理方面,禪宗比起中觀是疏漏許多。在〈阿含、般若、禪〉一文,我曾詳細比較過般若中觀和中國禪宗的優劣異同(編按,此篇論文長八千多字,參見《現代人如何學禪》現代禪出版社),在此我不準備複述已發表過的看法,只單就修證問題進一步說明,因為修證問題的剖析,將更能進入核心辨認兩者的異同,同時應該也是志在修行的人最關心的問題。

就見地上來說,由於禪宗和中觀同樣都是宗仰法法無自性、法法不可得的般若思想,且由於中觀是發揮般若思想最徹底的宗派,所以禪宗在見地上必然會認同中觀,甚至以中觀為佛法言說之教的極致。關於這點,如果我們不存成見且深入探究的話,我相信是不會有問題的,如果有問題,應該是從修行方面的歧異衍生的。

同樣宗仰畢竟空的禪宗和中觀在修行方面有什麼歧異,為什麼會導致一部份的中觀行者批評禪宗不究竟呢?我覺得最主要的歧異只有一點,那就是中觀在修行時較強調三三昧之中的空三昧,而禪宗則傾向無相三昧和無願三昧。

本來修習空三昧、無相三昧或無願三昧都會趣入解脫,經上稱此為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不過由於空三昧的修習,是在信解空義具足空性見之後,進而依專注的心力緣顯現的境相以思惟、觀察、抉擇更深細的空性理趣,從而獲得空性的親切感和身心脫落的經驗,這一方法和傳統以來闡釋緣起無自性空的大小乘經論的哲理深密契應;而相反的,無相三昧和無願三昧的修習則與緣起空性較缺少直接的關聯儘管這是部派佛教哲學思想興起,原始佛教素樸簡約、重視實修的學風逐漸為人淡忘之後而有的錯誤印象。另一方面又由於佛滅後,有關佛陀的思想,在佛教內部產生許多分歧的看法,而益加顯露直扼三法印、一實相印(也就是緣起無自性空)的教義,藉以判攝真假、了不了義佛法是極有必要且重要的準繩。然而,問題的癥結也出於此,由於空三昧的修習方法與緣起無自性空的思想深密關聯,又因為緣起無自性空的思想是作為判攝真假、了不了義佛法的依據,竟而使特重空三昧的中觀宗有意無意地也以空三昧的修法原則來判攝一切修行方法的正扁圓偏、了不了義。說白一點,在中觀宗來看,凡是沒有遵照空三昧的次第與要領修習的,都無法獲得究竟的解脫。

相對於中觀宗從信解到行證,一貫堅定緣起無自性空的風格,禪宗則略有不同,儘管它在業報不失、諸法如幻的見地上和中觀一致,但在契證空性的實修上,它採取的趨近方法是無相三昧和無願三昧。什麼是無相三昧、無願三昧?無相三昧就是正知正念諸法空寂,而不作意一切相的三昧;無願三昧則是正知正念法法不可希願、不可企求,而遠離心之造作的三昧(所以又稱為無作三昧)。

中觀宗所修的空三昧,在信解緣起無自性空之後,接著繼續專精思惟、周遍觀察一一事物、一一現象的本質,之後能夠親證空性,這是可以被理解的;可是無相三昧和無願三昧的修習,在信解緣起無自性空之後,只是住心於無希願、無造作、無起滅、無妄念之境而已,那麼它是透過什麼樣的機轉使修行者達到親證空性的目的呢?這是最需要說明的關鍵點,只要這一點能夠交代清楚,那麼部份獨尊中觀(包括獨尊唯識、獨尊說一切有部……)的人,他們的主張就不攻自破了,同時也開啟了大乘佛教禪、密、淨土百川競注同歸涅槃大海的序幕。

在此先略加說明,為什麼一旦證成無相三昧和無願三昧同樣能夠體證空性,那麼也就間接證成了禪宗、密教、淨土的修證理論呢?這是因為這三大宗派在歷史上的出現都晚於中觀,並且也承襲中觀的大分深義。用現代話來說,便是吸取了中觀宗的研究成果不過,就如同西洋哲人所說,「哲學是天才研究的學問」,禪、密、淨土的祖師他們未必有印度佛教中觀大師深入外內各宗經論大海的哲學思辯能力,他們之所以能夠信空、解空,一部份乃來自中觀大師的澤蔭,若是要他們自己於印度外道和佛教各宗宗義中,去蕪存菁抉擇出顛撲不破甚深微細的緣起無自性空義,他們或許是沒有能力的;他們在信空解空之後,並沒有順著空三昧的修習法,繼續專精思惟、周遍觀察緣起無自性空,其原因多半是不能也,非不為也尤其他們還要廣度眾生,對於哲學思辯力更遜於他們的末法眾生,他們又如何仿效印度天才型的中觀論師,教化大眾要研究哲學、思考哲學、修觀哲學呢?為了自度,他必須選擇他有能力趣證的途徑;為了度他,他也必須在空三昧的修習法之外另闢蹊徑而這就是後來可稱之為「心地法門(本地風光)」的無相三昧、無願三昧。

無相三昧、無願三昧之所以能夠體證空性,其實它的原理跟空三昧是完全一模一樣的,也就是認為生死的根本唯是在俱生薩迦耶見,這俱生薩迦耶見是一種對緣起無自性空的世間現象(也是世間真相)的無知,由於這種無知,使人對業力習氣完全沒有免疫力,人們只能順著業力習氣,奔逐於世間萬象(包括有形的物質和無形的名言概念),從而由業力習氣主導生死輪迴;一個人如果要解脫生死輪迴,那麼唯一的一條路就是勘破生死根本,也就是俱生薩迦耶見。不過勘破俱生薩迦耶見並非一蹴可及,行者必須先正確信解緣起無自性空,當行者正確信解緣起無自性空,堅固緣起空性見之後,接著才有能力進而實修趨近空性、親證空性之道。

而無相三昧、無願三昧在趨近親證空性之道和空三昧不同的是,空三昧的趨近親證之道是執持著空性見,繼續於顯現的一切境相中修觀淬煉空性見;而無相三昧、無願三昧的趨近親證之道則以去除心之雜質,淬煉深化心靈的靈敏度為要。這兩種不同的方法,我們可作這樣的比喻︰就好像在桌上擺一個古董花瓶,有兩個人都想看清楚它的紋路畫彩,其中叫做「空三昧」的那個人,他採取的方式是一遍又一遍地轉動花瓶,直到看得非常清楚為止;另一個叫做「無相、無願三昧」的人,他採取的方式是,看了一下,然後閉目凝神,又看了一下,然後又閉目凝神,而最後終於對花瓶的紋路畫彩也熟悉不過在實際的情況下,修習無相、無願三昧的行者,為體證所信所解的空性,直接從心地下功夫,廢棄對一切法的染愛執著、取捨造作,並且令心空蕩無住、清醒寂靜,因此超越了人類有情因為主觀情見、希冀畏怖而扭曲了客觀事實的認知;因為心思混濁、念想喧動而感受不到法爾如是的緣起空性的困境。這種為證空性而修的無相、無願三昧,可說同時具備了增上定學和增上慧學的內容,它的一切努力終將迴向到他的發心目標也就是空性的地方,而獲得徹底的解脫。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