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17 21:53:55Est

[分析]球員的類型(續1)

(續上篇)

一.baseliner底線型(the counterpunching baseliner反擊型及the aggressive baseliner攻擊型)

1.the counterpunching baseliner反擊型:(定義請參上篇)
著名現役球員的例子有:
Men:Lleyten Hewitt、Sebastien Grosjean、Juan Carlos Ferrero、 Rafal Nadal
Women:P. SCHNYDER

2.the aggressive baseliner攻擊型:(定義請參上篇)
著名現役球員的例子有:
Men:Marat Safin、James Blake、Ivan Ljubicic、Marcos Baghdatis、
A.Roddick…etc
Woman:Serena Williams、Venus Williams、Kim Clijsters、
M. SHARAPOVA、E. DEMENTIEVA L. DAVENPORT


正如所見,在網壇占了大部分。

二。serve-and-volleyer發球上網型(定義請參上篇)
著名現役球員的例子有Max Mirnyi、Talor Dent

三。all-court player or all-around player全面型或全場性球員

全面型球員在球場的每一角落看來都是能夠勝任的。既有穩固的底線實力、在中場也能作出攻擊、又能在網前得分。他是這四種球員中適應能力最佳、也最具彈性的球員。他能夠依據對手的類型與場地而變化他的比賽策略。想要成為出色的全面型球員,關鍵在於面對對手時能夠運用自己的優勢。潛在的危險在於全面型球員可能在每一方面總平均值高、但”不都是”最佳或”都不是”最佳的。他必須釐清自己最擅長在球場何處得分、然後去穩固其他的方面。

著名現役球員的例子有:
Men:Roger Federer、Richard Gasquet
Women:Martina Hingis、J. HENIN-HARDENNE、A. MAURESMO

以上是按著傳統的分類。然而現在似乎有了變化。

如今的Hewitt、Nadal的球技真的是”反擊型底線”完全包含得了的嗎?而Federer在今年溫布頓的表現,真的算是全面型的球風展現嗎???(上網部分)若仍算是,那麼當今許多男子選手都是了----尤其是今年美網熱身賽開始----那一群攻擊型底線的戰術變化型,甚至可以加上反擊型的戰術變化型:Hewitt跟Nadal---底線反擊、攻擊+抽擊上網。還有Nalbandian。

女子的A. MAURESMO算是當今唯一較精”發球上網截擊”的全面型選手--甚至她可說是當今網壇男女選手唯一一位。HENIN與男子的Richard Gasquet都是紅土出身的全面型選手,特徵都是單手反拍超強、擅長接發壓迫上網截擊戰術。

Richard Gasquet跟Rafal Nadal都是才20歲,新秀Murray才19歲。這些人的可塑性跟變化性都還存在不小的改變空間--Hewitt後來的上網、Nadal幼稚期的雙打磨練出來的臨場反應、Andy的變化…等等

(PS:球技的定型,大約都是到25歲定下;之前要調整都會比25歲前來的容易,20歲就蓋棺論定太大膽也太一廂情願了…像貼標籤般;當然改進球技是要付出代價的)

----------------------------------------------------------------------

全面球技,正如上篇提過,是會隨時間、狀態而改變的。發球上網,也有發上旋發球型的典型,也有快速發球落點型的類型。以底線攻擊輔以抽擊上網壓制的全面球風,正在(將會)風行…感染…多變化的戰術技巧,勝負將取決於各人真正擅長的武器、與明顯披露出來的弱點、現在最常見的就是攻反拍---


因為沒有了真正發球上網(主動攻擊性最高、施予對手連續壓力最大的球技,當然要練到很純熟精湛才有用)的全面型選手,一旦反拍相較下變弱或較弱(這也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又跑動中正拍沒有致命性的勾大角度反制得分,露出的空檔,就是最佳攻擊(被攻擊)的弱點--且10次中會有8,9次的成功率--只要自己不先失誤的話。而反拍要改進(全攻全守),又確實很難。

PS:全攻全守型的反拍(或發展中)現役全面型球員:J.Henin、R.Gasquet

共同特徵:紅土出身卻都體能不佳!(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