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15 15:29:01 落葉之楓

【生活/環境/民俗】大崩壞的前兆 台灣生態環境面臨的危機

 

大崩壞的前兆
台灣生態環境面臨的危機

撰文/林日揚(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大大氣科學系教授許晃雄,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第二份報告面世後,即提出一份國內所作的研究分析。台灣在二十世紀的百年氣候暖化速率約為全球平均值的兩倍,全球平均氣溫在二十世紀上升零點六度,台灣則上升達攝氏一點一度。導致日夜溫差變小、全年日照時數縮短,降雨強度增強等異象。


教授進一步分析,台灣在一九七年代以後,寒流次數明顯減少。一九八年代後期發生高溫的機率增加,低溫發生機率下降;熱浪強度變強,都會區比鄉村明顯;這些二十世紀台灣氣候暖化出現的異象,不僅在都會區發生,玉山和東吉島等也明顯暖化,因此台灣未來面臨的衝擊,可能比多數國家更嚴峻。


此外,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成長率為百分之一百一十,高居全球第一,每人每年的排放量高達十一點二十五公噸,高居全球第四名,已超越歐洲及日本,成為地球惡劣公民的代表。


為了扭轉台灣日益惡劣的國際形象,免於遭到經濟制裁,他應邀在立法院做專題報告時,特別呼籲政府必須立刻採取有效的行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劉紹臣提出的數據還包括︰過去百年以來,台灣地區的日照天數減少百分之十五,大城市起霧的現象絕跡。一九七年之後,毛毛雨減少,降雨天數減少百分之三十,降雨強度增加百分之三十。夜間空氣相對濕度也有下降的趨勢,近年來各主要城市幾乎已看不到起霧,非都會區也很明顯。種種跡象都顯示︰台灣處於嚴重的熱島效應之下,暖化速度超過全球。


這些數據,在在說明台灣的氣候正處在巨大的變遷之中,我們身處的環境,從水資源到空氣、海洋生態等等,都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台灣已進入大崩壞的前夕,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賈德戴蒙二○○五年出版的《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一書,已預告了台灣未來的命運。


戴蒙歸納出社會敗亡的五大原素為︰生態環境的破壞、氣候變化、人口過度成長、與貿易伙伴關係生變、以及來自鄰敵的壓力,幾乎涵蓋了台灣目前的處境。我們特別深入探討某些生態上的危機,讓國人誠實地來面對這些真相。

 

水資源的不足


降雨是台灣最主要的維生命脈,它的豐枯及強度變化直接地影響著島上的生態環境及生活品質。台灣位在歐亞大陸及太平洋的交界處,獨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季風、颱風及周遭海流的交互影響,使台灣的降雨一直有著複雜的變化型態。


中央研究院地球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對台灣水資源不足的問題,表達了深切的憂慮。他表示,從一九四年代迄今,台灣平均年雨量的長期趨勢雖略有增加,沒有明顯變化。然而若分區來觀察,北區明顯增加;西南區卻是顯著減少,東南區也是減少的態勢。大致而言,北區所增加的降雨量,恰好是西南區及東南區減少的總和;換言之,台灣南部的降雨帶正逐漸朝向北方遷移,南北區域性的降雨差異也在逐漸擴大之中,據他推測,應是氣候暖化造成北半球水文循環向北推移的結果。


在降雨日數方面,台灣的平均降雨日數則持續遞減,以區域而言,西南區及東南區明顯地減少,北部地區則較緩和。汪中和表示,這對台灣是個警訊,不但影響生態環境,也使得水資源的管理、運用及調配益增困難。南部民眾近年來飽受缺水之苦,供水不足,水質又差,一般家庭都得買瓶裝水來飲用,既不方便,更不經濟,怪不得怨聲載道。


台灣平均降雨強度自一九四至二○○六年間持續遞增。以區域而言,降雨強度在北區及東南區都明顯增加。降雨強度不斷升高,表示該區域發生洪澇的頻率變大。證諸近年來每次颱風來襲必淹大水,土石流一瀉千里,居民的身家安全飽受威脅,可說是其來有自。


台灣自一九八年代中期開始,地下水每年的使用量就逐漸增加,且超過自然補注量,尤以一九九年代初期最嚴重;超限區域也都集中在地下水使用量最大的中南部農業地區,如雲林、彰化、嘉義等縣。農民到處開挖水井,肆無忌憚地引水灌溉,以為是上天賜給他們的禮物,他們哪裡知道最後的代價,是要全體國人來承擔呢?

水資源的不足


降雨是台灣最主要的維生命脈,它的豐枯及強度變化直接地影響著島上的生態環境及生活品質。台灣位在歐亞大陸及太平洋的交界處,獨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季風、颱風及周遭海流的交互影響,使台灣的降雨一直有著複雜的變化型態。


中央研究院地球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對台灣水資源不足的問題,表達了深切的憂慮。他表示,從一九四年代迄今,台灣平均年雨量的長期趨勢雖略有增加,沒有明顯變化。然而若分區來觀察,北區明顯增加;西南區卻是顯著減少,東南區也是減少的態勢。大致而言,北區所增加的降雨量,恰好是西南區及東南區減少的總和;換言之,台灣南部的降雨帶正逐漸朝向北方遷移,南北區域性的降雨差異也在逐漸擴大之中,據他推測,應是氣候暖化造成北半球水文循環向北推移的結果。


在降雨日數方面,台灣的平均降雨日數則持續遞減,以區域而言,西南區及東南區明顯地減少,北部地區則較緩和。汪中和表示,這對台灣是個警訊,不但影響生態環境,也使得水資源的管理、運用及調配益增困難。南部民眾近年來飽受缺水之苦,供水不足,水質又差,一般家庭都得買瓶裝水來飲用,既不方便,更不經濟,怪不得怨聲載道。


台灣平均降雨強度自一九四至二○○六年間持續遞增。以區域而言,降雨強度在北區及東南區都明顯增加。降雨強度不斷升高,表示該區域發生洪澇的頻率變大。證諸近年來每次颱風來襲必淹大水,土石流一瀉千里,居民的身家安全飽受威脅,可說是其來有自。


台灣自一九八年代中期開始,地下水每年的使用量就逐漸增加,且超過自然補注量,尤以一九九年代初期最嚴重;超限區域也都集中在地下水使用量最大的中南部農業地區,如雲林、彰化、嘉義等縣。農民到處開挖水井,肆無忌憚地引水灌溉,以為是上天賜給他們的禮物,他們哪裡知道最後的代價,是要全體國人來承擔呢?

地層下陷的隱憂


地下水位是台灣在陸域水資源裡的儲量指標,地下水位不斷下降,表示台灣的地下水儲量已經越來越少。


在諸多超抽地下水所產生的問題裡,最明顯、也最嚴重的便是地層下陷。台灣地層下陷區域除了台北盆地以外,其餘都位在沿海地區,與地下水位大幅降低的區域頗為一致。到二○○四年底,台灣地區地層下陷累積的總面積達二千六百六十七平方公里,約占台灣平原的五分之一,將近有十個台北市大;其中以雲林地區的八百八十平方公里最廣。而下陷最深的是屏東沿海塭豐地區,達 三點二公尺 。汪中和指著台灣西南沿岸的地質測量圖說,近二、三十年來,濁水溪沖積扇地下水位的「零水位線」從海岸線不斷向內陸東移,目前低於「零水位線」的面積已達濁水溪沖積扇的六成,尤以烏溪口及北港溪兩個方位內移的情況最嚴重,意味著這些陸地已低於海平面了。


由於地下水位持續降低,雲林地區的地層下陷中心目前已經東移到土庫、元長一帶,恰好位於高速鐵路雲林段的路線附近。汪中和對此狀況感到憂心,他預估,若不採取有效措施來遏止地層繼續下陷,四、五年後將會嚴重衝擊高鐵的安全。一旦高鐵路基下陷,高架橋倒塌,高鐵列車出軌翻覆,那可真是台灣的一場浩劫。


目前雲林縣政府雖已在高鐵沿線 三公里 內採取封井的措施,禁止當地農民再抽取地下水,但 三公里 外的水井卻不在此限。然而地下涵水層是相通的, 三公里 的限令能發揮多少功效,不免令專家們擔心。


由於地下水自然補注率非常緩慢,目前西部沿海地區已經透支到萬年以前的老水,汪中和因此特別呼籲,政府應從嚴限制地下水資源的不當使用。同時設定地下水抽取安全界限,並推展地下水人工補注計畫,才能確保珍貴的地下水資源,能永續地為我們妥善運用。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危機年代---全球暖化---經典雜誌-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