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02 23:23:04 落葉之楓

【教育/藝術/音樂】由屈原到鄭成功:臺灣端午古典詩的主題演變 (上)

 

由屈原到鄭成功:臺灣端午古典詩的主題演變 (上)
‧歷史月刊 2007/06/18
臺灣對於端午紀念的人物,向來認為是屈原,因此於端午時期,閱讀屈原作品,以此發抒個人情懷,自清領以來便是如此。
【文/廖藤葉(作者為臺中技術學院應用中文系副教授)】

臺灣對於端午紀念的人物,向來認為是屈原,因此於端午時期,閱讀屈原作品,以此發抒個人情懷,自清領以來便是如此。日治之後,尤其1949年兩岸分治,臺灣的端午節加祀鄭成功,與屈原相提並論,國仇滅匪成為端午節節慶采風外的唯一主題。加上政府以「詩人節」名義,定題舉行全國聯吟寫作的慶祝形式,使端午詩在數量上超越昔人甚多……

屈原故實和各地祭水儀式聯繫後,喧賓奪主的成為端午節的源起,反而忘了較為原始自然的祭儀。然而各地的端午節慶,因活躍的歷史人物有別,紀念的人物亦隨之不同,如浙江會稽一帶紀念曹娥,山西一帶紀念介之推。拜網站便利之賜,查到大陸某些地區紀念秋瑾。秋瑾死於6月5日,納入端午節紀念人物無疑是相當晚近的事。大凡值得尊敬人物,或因政治因素,都可能乘著民俗祭儀的翅膀,更為人所熟知。

由於對節慶活動的敏感,於閱讀臺灣古典詩時,留意以端午節為主題者,提及最多的人物是屈原,其次為鄭成功。至於將曹娥寫入詩中,僅見於呂嶽於1965年所寫的〈乙巳詩人節〉一首。由此可見,端午節紀念鄭成功可能是臺灣所獨有的現象。本文所提及臺灣古典詩的版本,大部分以龍文出版社的《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為主。

清領時期描寫端午風情下的屈原主題

所搜集到日治以前的臺灣端午古典詩,有下列數首,現依寫作時代排列如下:

作者 籍貫 生卒年代 詩題 資料出處
張煌言 浙江鄞縣 明永曆年間 〈端陽客鷺門〉 《臺灣詩薈》
沈光文 浙江鄞縣 明永曆年間 〈五日〉,〈癸卯端午〉三首 《臺灣詩錄》
陳璸 廣東南海人 清康熙年間 〈端午〉 《臺灣詩錄》
鄭大樞 福建侯官 清康熙年間 〈風物吟〉 《臺灣詩錄》
胡承珙 安徽涇縣人 清道光年間 〈午日〉 《臺灣詩錄》
陳肇興 臺灣彰化 清咸同間人 〈端陽〉二首,〈端午飲家與三茂才舍中聞大軍登岸口占示喜〉 《陶村詩稿》《臺灣詩錄》
張書紳 臺灣淡水 同治間人 〈端午竹枝詞〉四首 《臺灣竹枝詞選集》
馬清樞 福建侯官人 清光緒年間 〈臺陽雜興〉 《臺灣詩錄》
黃逢昶 湖南湘陰人 清光緒年間 〈臺灣竹枝詞〉 《臺灣詩錄》
林鶴年 福建安溪人 清光緒年間 〈家時甫星使端午招同幕府板橋園夜集〉 《臺灣詩錄》
鄭鵬雲 新竹縣人 清光緒間 〈新竹竹枝詞〉 《臺灣詩錄》
陳朝龍 新砂人 〈竹塹竹枝詞〉 《臺灣詩錄》
藍山 〈觀競渡〉 《臺灣詩錄》

上列數首有關臺灣端午古典詩,以作者籍貫看,大多數是遊宦官員,寫下臺灣端午節情境,含有異地奇風異俗的新奇的「采風」味道。胡承珙〈午日〉詩:

競度空佳節,生還尚異鄉。蛟龍雖未得,蒲柳總堪傷。
嬾學靈均問,閒尋抱朴方。赬桐好顏掌,回首惜年芳。

采風獵奇的感受,常由作者詩中自註文字透顯出來:「臺人午日摘赬桐花簪髻,謂之龍船花,內地絕無此風。」又如陳朝龍〈竹塹竹枝詞〉:

蒲觴艾酒醉端陽,無數龍舟競渡忙。
爭看奪標人兩岸,浪花噴濕粉雙行。

詩後作者自註:「端午節海口鬥龍舟,婦女觀者如堵。」即能想像鬥龍舟活動引人注目參與的熱鬧情景。

真正屬於臺灣詩人的陳肇興,〈端陽〉詩記下了迥異於今日的風俗民情:

寂寞山齋一事無,偶逢佳節倍清娛。
榴花照眼霞千樹,葛葉延齡酒百壺。
放學兒童分紙扇,求書村女送桃符。
離騷讀罷天難問,腸斷懷沙屈大夫。

詩中求書的村女,陳肇興送的桃符是「午時聯」。據片岡巖著,陳金田、馮作民譯《臺灣風俗誌》午時聯的內容是:「蒲劍沖天皇斗現,艾旗拂地神鬼驚。」可惜現今端午節書寫午時聯的習俗已然消失不見。

這個時期,將屈原寫入端午作品者,除上列胡承珙與陳肇興之外,僅有沈光文二首而已:

寧堪獨醒還如屈,也取新芳試浴蘭。(〈五日〉)
笑予何事日栖遲,不讀離騷便賦詩。(〈癸卯端午〉)

沈光文將節慶詩意和個人漂泊入臺身世結合,以屈原入詩,只是藉題發揮寫感傷心情。可以說清領時間有關臺灣地區端午主題的書寫以采風為主,至於屈原只是節慶中的一個小小的陪襯。

日治時期詩人自覺強化屈原主題

將可以確定為日治時其所寫作的端午古典詩,列表於下。由表所示,知道這個時期的作者,都是臺地人土,與清領時期諸多遊宦人員或文人入臺以居的情形不同。

作者 籍貫 生卒年代 詩名 資料出處
蔡振豐 新竹人   〈苑裡年節竹枝詞〉 《臺灣詩錄》
許南英 臺南人 1855~1917 〈臺灣竹枝詞〉、〈壬子(1912)端午夜坐偶成〉 《窺園留草》
林朝崧 臺中霧峰人 1875~1915 〈端午〉、〈乙卯端午與太岳同作〉 《無悶草堂詩存》
莊龍 臺中大甲南庄人 ?~1925 〈端陽雜詠〉四首 《南村詩稿》
林耀亭 臺中市人 1866~1936 〈端午夜守拙別居雅集〉 《松月書室吟草》
連雅棠 臺南人 1878~1936 〈五月五日〉 《劍花室詩集》
莊嵩 彰化鹿港人 1880~1938 〈端午日有感〉四首、〈庚戌(1910)端午〉 《太岳詩草》
傅錫祺 臺中潭子人 1872~1946 〈〈櫟社己酉(1909)第一期月課(五月)之一,端午〉 《鶴亭詩集》
林緝熙 嘉義市人 1887~? 〈乙酉端午懷惠川〉、〈乙酉端午感懷〉 《荻洲吟草》

采風之作,專記龍舟與過端午情形依然占多數。需注意是端午節的屈原主題,於數量上遠較清領時期為多,明顯將端午節慶與屈原作意識的結合。如施梅樵的〈鬥龍舟竹枝詞〉指出是項民俗活動是:「鉦鼓喧闐日影疏,爭傳循例吊三閭」,投粽於江的意義是如莊龍〈端陽雜詠〉書寫端午時的心情有句:「不向湖山作水嬉,不投角黍吊湘纍。」因此,於端午節專寫屈原,或以屈原為典故的古典詩,數目上增加許多。如:

一醉且拚從眾好,獨醒終去死湘潭。(林朝崧〈端午〉)
紉蘭不盡離騷意,採艾愁聞屈突謠。(林朝崧〈乙卯端午與太岳同作〉)
孤燈對風雨,入夜忽凄涼。轉瞬逢端節,栖遲滯異鄉。遺臣同弔屈,歧路更悲楊。新鬼滔滔是,鍾馗劍失鋩。(許南英〈壬子端午夜坐偶成〉)
濁世如今更不堪,傷心憑弔夢江南。三閭至竟獨醒去,愧殺人間長醉酣。(莊嵩〈端午〉)
太息汨羅人已渺,漫將故事說江南。(莊嵩〈端午〉)
千古傷心日,三閭絕命時。投江猶可弔,滅國有餘悲。懷郢思山鬼,亡秦待俠兒。九歌初讀罷,風雨下靈旗。(連雅棠〈五月五日〉)
離騷未讀已傷心,剪紙招魂費苦吟。魚腹葬身君莫怨,蛾眉相妒亦知音。(莊龍〈端陽雜詠〉)

這些作品的詞調都是屬於傷愁之作,弔屈意識明顯。清領沈光文紀實的「海天多雨濕端陽」景象,在日治時期詩人筆下,多雨轉為襯托愁悶心緒的:「孤燈對風雨,入夜忽凄涼」;「九歌初讀罷,風雨下靈旗」。

我們不能忽略了日治時期,詩人們為了保存漢文化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處於日治時期,詩人們的心境,看莊嵩的「濁世如今更不堪」,許南英的「遺臣同弔屈」,連橫的「投江猶可弔,滅國有餘悲」詩句。皆在在強調了詩人們在日治時期不同文化衝擊下,藉著端午詩作呈現為個人心緒難以抒解,難以言狀的苦悶。

【本文摘自歷史月刊23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