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在看完皮膚病後要離開前加問一句:「醫師,我皮膚癢是不是因為肝不好的關係啊?」或是「我需不需要去檢查肝啊?」認為皮膚會「吃這個也癢,吃那個也癢」,主要是因為肝不好,沒辦法解毒,引起皮膚病。
事實上,「有皮膚病,不一定有肝病;有肝病,不一定就會有皮膚病」。不過,醫學上還是有些皮膚症狀出現時,要考慮是否罹患肝膽疾病: 1.蜘蛛痣:這是一種因為血管擴張形成的皮膚病灶,大小可從0.5公分到2公分。外觀中央像有個紅點,是搏動性小動脈所形成,會從這個中心小動脈往外放射出許多細血管,形狀就好像蜘蛛有向外放射狀的腳一般,故名「蜘蛛痣」。
雖然蜘蛛痣是慢性肝臟疾病最典型的血管性病灶,但約有10%民眾也可能出現蜘蛛痣,尤其在小孩、孕婦及酗酒者身上。這種痣偶爾一顆,或少數幾顆,都還是可接受的正常範圍,但若幾年內出現很多,就要考慮是否肝臟出了問題。
一般認為病因是肝功能受損時,無法正常代謝雌激素,導致雌激素增多而造成血管擴張。因慢性肝臟疾病造成的蜘蛛痣,主要分布在上腔靜脈引流區域(肩鎖骨附近),也可在面部、頸、上胸、肩背和上肢等部位發現,但在口腔、鼻腔及咽喉的黏膜組織較少出現。當肝功能嚴重損害時(如肝硬化),蜘蛛痣數目會增多、增大,肝功能好轉後則可能減少、縮小。
2.手掌紅斑:又稱「肝掌」,這也是肝病特有的病徵之一,是在手掌大魚際、小魚際和指端部位會發紅或有紅色斑點,壓了會變成蒼白色,特別好發在拇指後大肉丘的部位。一般認為,發生與雌激素增多有關。
3.指甲變白:雖然指甲變白在某些疾病(如冷球蛋白血症、系統性硬化症等)也可出現,但嚴重的指甲變白卻是肝硬化的表現之一。不過,這種指甲變白不會影響到患者指甲的正常生長或壓迫到末端血管。
4.黃疸:皮膚變黃,一般人會想到是不是肝膽出了問題,其實吃某些食物(如紅蘿蔔、木瓜、柑橘等)、紅血球異常破壞而產生過多的膽紅素、肝臟病變、膽道阻塞等,都會造成黃疸。
如果翻開眼白發現鞏膜未變黃,小便也不是茶色的,應該就不是肝膽疾病引起的黃疸。肝病會造成黃疸,是因肝細胞損傷時會影響膽紅素的轉換及排泄,同時毛細膽管破裂,便會使得膽紅素回流入血液循環而造成皮膚變黃。
5.皮膚癢:接觸性過敏、汗疹、濕疹、或其他各種皮膚病等,都可以引起皮膚癢。只有少部分的皮膚癢是肝不好所引起的,不過這種和肝病有關的皮膚癢,通常發生在黃疸比較嚴重的病人。
肝病造成皮膚癢的機轉目前仍不清楚,有可能是膽汁聚積在皮下,經過某種機轉,導致皮膚發癢。另一個原因是原發性膽汁鬱積性肝硬化,初期不會有黃疸出現,卻會發生比較厲害的皮膚搔癢。這種皮膚癢與過敏最大的不同是,主要發生在四肢,但臉部、脖子及生殖器部位很少會癢。
6.皮膚黝黑:全身皮膚,特別是顏面部位,會出現變暗灰色的現象,常見於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的病人。原因可能是肝硬化造成腎上腺分泌功能衰退,使得促腎上腺皮質素增加,因此導致過量的黑色素沉積在皮膚基底細胞內所致。
7.出血及瘀斑:和肝病有關的皮下出血與瘀斑,多發生在下肢,肝硬化的病人較常見,但偶爾也見於慢性肝病的病人,這是凝血素不足與血管滲透性增加所致。
8.女樣男乳:肝硬化病人會出現病理性女樣男乳,主因是患者無法正常代謝雌激素,使得體內的雄性素與雌激素的比例發生變化,血中常伴有高濃度雌激素所致。
當您懷疑您的皮膚病是否肝不好造成時,先看一下自己的眼睛,如果沒出現黃疸,也沒有食欲減退、疲倦乏力、或上述和肝病有關的皮膚症狀時,千萬不要在未經明確診斷下,就自行服用某些所謂的「保肝丸」,到頭來可能反而真的因為亂服藥物傷害到肝臟,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