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企管知識】喀麥隆有全世界最糟的圖書館
喀麥隆有全世界最糟的圖書館 |
‧提姆‧哈福特 2006/12/16 |
圖書館的建築設計雖然頗具創意,我卻不太欣賞。負責設計屋頂的人大概忘了喀麥隆也有雨季,可以整整下五個月。但是圖書館這樣的屋頂設計不利排水,一旦這樣的雨季來臨,雨水就會灌入圖書館大門入口處,到時候就得趕快將書籍打包,免得泡湯。 |
【文/提姆‧哈福特】
我在喀麥隆參觀了當地最有名的私立學校,該校在喀麥隆名氣之盛,就好比英國的伊頓公學。這所學校離巴門達不遠,有些景象看來眼熟,有些則相當奇怪:學校的操場四周都是簡陋的校舍,讓我想起我以前在英國唸的學校。但是這所學校有一條馬路,沿路種植樹木,路面品質不佳,而路邊都是老師們的宿舍,這個景象可就從未見過。 乍看之下,圖書館給人的感覺相當好。學校裡除了校長宿舍之外,只有圖書館是兩層樓的建築物,設計也相當前衛,可稱之為簡陋版的雪梨歌劇院。屋頂呈傾斜面,但不是一般所見從屋脊兩側傾斜下來,而是往上傾斜呈一個「V」字型,有點像一本厚厚的書被翻開的樣子。 圖書館的建築設計雖然頗具創意,我卻不太欣賞。在喀麥隆乾燥季節的大太陽底下,一下子也想不出這樣的屋頂設計會有什麼問題。但是負責設計屋頂的人大概忘了喀麥隆也有雨季,可以整整下五個月,雨量之大,連當地最大的渠道也無法承載。但是圖書館這樣的屋頂設計不利排水,一旦這樣的雨季來臨,由於大門入口那一部份的屋頂是平的,雨水就會灌入圖書館大門入口處,到時候就得趕快將書籍打包,免得泡湯。 學校的藏書還能完善保存的唯一理由是因為書籍其實不放在這棟新的圖書館裡,雖然校長一再要求,圖書館員仍拒絕將藏書從舊館移至新館。當我到新館參觀的時候,看到館內受到的損害,我真的覺得該校校長不願面對現實的心態很嚴重。整個新館等於毀了。地上到處是水坑,館內陣陣霉味,讓我想起曾去過歐洲的一個潮濕洞穴裡,也有那種味道,而一個位在赤道的新建築物不應該會有這種味道。牆壁剝落的程度就像有千年歷史的拜占庭式壁畫。可是,這棟新館完工才四年耶。 這實在是驚人的浪費:其實校方可以將建造新館的錢拿來買幾萬本好書,或是購買有網路連線的電腦,或甚至將這筆錢用來獎助清貧學童,都比建造一棟派不上用場的圖書館來得好用太多。該校其實根本不需要新的圖書館,因為舊館已經很夠用,可以收藏學校現有的書籍三倍之多,而且不必擔心雨水氾濫的問題。 校方建造了一棟派不上用場的新圖書館多少也能解釋圖書館的建築設計為何不理想。因為新的圖書館並不是真的那麼需要,所以也沒有人關心建築設計是否實用。但是,既然根本不需要再建造新的圖書館,為什麼還要建呢? 愚蠢的背後 另有算盤 拿破崙有一句名言:「千萬別將他人的陰謀誤看做是他人的無能。」別人的無能好像很自然的成為一個好藉口:來過喀麥隆的人大概會將喀麥隆的貧窮歸咎於喀麥隆人的愚蠢。上述的新圖書館似乎是最好的證明。但是,喀麥隆人也許不比我們聰明,但絕對不比我們笨。看似愚蠢的錯誤在喀麥隆因為太過普遍,所以如果說是因為喀麥隆人都很愚蠢所致,這樣的理由也太牽強。其實事情的背後另有算盤。同樣的,這會牽涉到做決定的人有什麼樣的誘因。 首先,喀麥隆西北邊絕大部分的高中的高層行政人員都來巴福特這個小鎮,也就是所謂的「巴福特派」的一群人,他們手上握有大筆教育經費,而經費的發放是根據人脈而定,而非將錢花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大家應該猜的到,上述那所名校的校長正是巴福特派的一員。這個校長想將學校改製成大學,所以需要建造一個在規模和品質上都相當於大學等級的圖書館。對校長而言,原有的圖書館是否足堪重任並不是重點,也不會考量到納稅人的錢是否真正花在刀口上。 第二個原因是,沒有任何人監督校長以及校長的支出。教育體系中的工作人員主要職責不是提升道德人心,而是要遵從校長的指示辦事。這是當地的一所名校,對老師們而言也算是不錯的環境,校方行政人員當然怕丟了這個飯碗,所以得照校長的意思辦事。唯一敢抗旨的只有來自英國海外志願服務社的那位圖書館員,因為她的頂頭上司是英國海外志願服務社,不是那位校長。她來到這個學校的時候,新館已經蓋好了,但當時還來得及阻止校方將藏書移至新館,使藏書得以逃過一劫。校長若不是笨到不明白新館淹水的問題會毀了書籍,就是她根本不關心書籍,一心只想讓大家知道新館裡是真的有書。這個解釋比較合理。 錢都在校長的手上,也沒人敢反對她浪費不必要的錢蓋新的圖書館,校長自然肆意地進行建構計畫。她指派一個學校以前的學生負責設計圖書館的建築,很可能是為了藉此展現校方培育的優良人才,可惜結果跟校長的預想大有出入。但不管這個建築設計師多無能,在工程進行的時候,若有人真正關心圖書館實際運作的功能,早就能指出這樣的建築設計會帶來什麼樣的問題。但是並沒有任何有權力的人過問關心。掌權的人只想將學校改制升級為大學,這是唯一的目的。 想想看,經費的撥放是根據人脈關係而不是真正的需求,建造新的圖書館是為了名利而不是為了使用這個圖書館,行政系統無人監督而且指派工程師是為了撐場面,指派的人自己根本不關心工程品質,結果當然在意料之中:一個不該做的工程不但做了,還做的很糟。 這個真實故事帶給我們一個啟示:自私又野心勃勃的掌權者通常是發展中國家資源浪費的元兇。自私又野心勃勃的掌權者不論權力的大小,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在許多的地方,有法律、媒體輿論和民主反對人士規範這些人,而喀麥隆的不幸在於沒有任何規範可以約束自私又野心勃勃的掌權者。 (本文轉載自《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節錄第8章,提姆‧哈福特著,任友梅譯,早安財經文化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