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09 16:52:59 落葉之楓

【生活健康你我他】預防下肢靜脈曲張的方法

 

預防下肢靜脈曲張的方法
2007/10/09
【聯合報╱丘亮/振興醫院健檢科主治醫師】

下肢靜脈曲張,俗稱「浮腳筋」,是靜脈系統最常見的疾病,指下肢浮起突出的靜脈,管壁擴張成囊狀,血液循環發生障礙的病症。台灣約有40~45%人口在其一生會產生下肢靜脈曲張,女性佔7成,男性佔3成。

下肢靜脈由走在皮下的淺靜脈系統,與走在深層肌肉間的深靜脈系統所組合構成,90%以上的靜脈血回流是經由深靜脈系統,下肢靜脈有單向瓣膜存在,可以導引血流由下而上,由淺而深返回心臟。

淺靜脈收集的靜脈血,大部分是肌肉鬆弛時,由穿通靜脈注入深靜脈。下肢靜脈曲張可分兩群,原發性靜脈曲張可能來自靜脈瓣膜功能不全,或靜脈壁不夠強韌;次發性靜脈曲張,是因深部靜脈功能不全或靜脈血栓,導致表淺靜脈擴張。

引起下肢靜脈曲張的原因,包括:家族遺傳、先天性靜脈管壁彈性較弱、靜脈本身受到損傷或感染造成血栓性靜脈炎、長期站立(每天站立多於6小時)、肥胖、腹內壓及靜脈壓顯著增加(如腹部大血管附近長腫瘤、腹水或懷孕)、動靜脈異常交通、老年人血管缺乏彈性、慢性疾病(如心臟病、肝硬化等妨礙血液回流到心臟)及繼發性淺靜脈擴張(如服用避孕藥、荷爾蒙治療),老師、外科醫師、護士、髮型師等需長時間站立的職業,皆是高危險群。

下肢靜脈曲張外觀上可發現在下肢浮起突出的青紫色靜脈,膨脹的靜脈壓迫附近的感覺神經纖維時會造成痛感,另外夜間小腿抽筋也很常見,較嚴重時引起下肢水腫、皮膚色素沉積、出血、血栓性淺靜脈炎、鬱血性皮膚炎、皮膚潰瘍,甚至惡性病變。臨床上除了外觀及理學檢查外,可用都卜勒超音波或靜脈攝影檢查幫助診斷。

下肢靜脈曲張的治療,首先要診斷為原發性或次發性。原發性靜脈曲張的治療,依症狀輕重及患者意願,可採用壓迫治療法、硬化劑注射治療法、局部摘除手術治療法、血管外雷射或脈衝光法、或微創靜脈曲張旋切內視鏡手術。

壓迫治療法:患者穿著醫療型彈性襪,在清晨尚未下床前穿上,一直到夜間上床後才脫掉。

硬化劑注射治療法:將血管硬化劑注射在曲張的局部表淺靜脈中,再以彈性繃帶包紮患肢1至2周。

局部摘除手術治療法:在曲張的局部表淺靜脈皮膚上切開一個小傷口,經由傷口摘除或結紮曲張的靜脈,再以彈性繃帶包紮患肢1周。

血管外雷射或脈衝光法:和雷射美容原理一樣,只針對微細的蜘蛛狀靜脈曲張。

微創靜脈曲張旋切內視鏡手術:使用內視鏡及抽吸旋切方式將靜脈吸出,傷口比傳統手術小,較美觀。

至於次發性靜脈曲張,深部靜脈對於大隱靜脈有靜脈曲張者,需要採用高位靜脈結紮手術,加上局部大隱靜脈抽除手術。

預防下肢靜脈曲張的方法

1.穿著合適的漸進式醫療型彈性襪:將下肢淺靜脈予以適當壓迫,

這是預防靜脈曲張最有效的方法。

2.避免久站不動:踏踏步或活動腳趾,促進血液回流。

3.避免長時間靜坐:提一提腳跟及動一動腳趾,啟動肌肉幫浦仍是

預防靜脈曲張的不二法門。

4.治療會引起腹內壓升高的疾病:如便秘、慢性肺疾等。

5.不要穿過緊的內褲。

6.肥胖者應減重。

7.睡覺時將腳稍微墊高。

8.盡早治療已發生的靜脈曲張。

【2007/10/08 聯合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