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7 23:45:22 落葉之楓

【文化歷史】歷史故事:大禹故事二則

 

夏禹王像(香港大紀元)
歷史故事:大禹故事二則

作者﹕蕭風


大禹泣囚
  
五帝時期的大禹,為治水患,三次經過家門而不入,一心治理洪水,膾炙人口,感人至深,造福後世,功勞讓人難以記忘懷。他稱帝后也被稱為聖明的君主。
  
有一次大禹乘車出外巡查,遇到一個被押送的罪人,就下車去問怎麼回事。 原來那個人做了壞事要受到懲罰。大禹聽了之後不覺得傷心落淚。
  
左右之人驚奇的問道:「這罪犯不守法令,被處罪判刑,是其罪有應得,您對他有甚麼可痛惜的?」
  
大禹說:「我想堯舜為君的時候,以德教化世人,天下的人都依著堯舜的心為心,守體安分,沒有聽說過誰做壞事而要受到懲罰。而今我執政,不能以德化人,百姓們各自以自己的心為心,不能和我同心同德,不順道理,所以犯罪。這實在是我的過失呀,是我的德智思慮不足,不能淳化百姓的風氣,給他們以好的教導,以至導致出現了這樣的事要受責罰。因此,犯罪的人雖是百姓,其實是由於我之不德所致,所以讓我感到痛心的,不是那犯罪之人,而是我的德行不如堯舜啊!」
  
禹當即命侍從取出一塊龜板,在上面刻寫了「老百姓犯了罪。責任只在在於我一人」。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大禹泣囚」的故事。
  
大禹不怪罪罪人,而是遇事反省自己,找自己的不足,事事為他人著想,這是聖人的風範。
  
原文:出處漢‧劉向《說苑‧君道》
  
禹出見罪人,下車問而泣之,左右曰:「夫罪人不順道,故使然焉,君王何為痛之至於此也?」禹曰:「堯舜之人,皆以堯舜之心為心;今寡人為君也,百姓各自以其心為心,是以痛之。」書曰:「百姓有罪,在予一人。」
  
禹惡旨酒
  
《戰國策.魏二》記載,大禹之時,有一人叫儀狄,善於造酒。他將酒進獻給大禹,禹飲了之後,感覺非常甘美,遂說道:「後世之人,必有放縱於酒以致亡國者。」於是疏遠儀狄,再不許他覲見;戒絕了美酒,並且不許再用來進獻。
  
酒通常用於祭祀、宴請賓客等,但不能無度,縱酒過度,對內則容易生疾病,對外則荒廢政務,甚至導致禍亂或國家敗亡。所以聖人考慮周密細微而長遠,預先加以戒除。
  
可是大禹末世孫桀王,昏庸無道,不修德政。由於寵信妹喜,鑿大池其中注入酒,池中可以行船,積糟為堤,長度可達十餘里,擊一通鼓後,人們都到池邊,俯下身低頭喝酒,就像牛喝水一樣,有三千多人。
  
試想桀王的始祖大禹,簡陋的宮室、樸素的衣服、克勤克儉,因為飲酒而感到甘美,於是疏遠造酒的儀狄。深思遠慮,辛勤創業。而桀王竟然如此放縱,能不滅亡嗎!六百年後,又有商紂王,寵信妲己,建造酒池肉林,荒淫無度,導致商朝滅亡。這足以為嗜酒導致災禍的借鑒。
  
原文:《戰國策.魏二/梁王魏嬰觴諸侯於范臺》記載:「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 @
(http://www.dajiyu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