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3 16:38:07 落葉之楓

【生活健康你我他】麻煩的退化性關節炎

 

麻煩的退化性關節炎
【聯合報╱李文吉/內湖康寧醫院骨科主任】
2008.03.13 02:47 am
 

1743年,波士頓麻薩諸塞總醫院醫師Hunter在給哈佛醫學生上課的講義裡寫道:「…關節軟骨是一個很麻煩的東西,它一旦有了傷就永遠好不起來!」

(“…once violated…, Articular cartilage defects are a trouble some thing…they don’t heal!” )

1743年,北美還是殖民地。那時一般人平均壽命大約60歲,還不到退化性關節炎好發年齡。X光還要150多年後才有用乙醚麻醉開刀(現代外科的雛形,也在麻薩諸塞總醫院啟蒙) 是1846年以後的事,那時也還沒有骨科。

迄今265年,儘管醫學進步一日千里,但對退化性關節炎的解釋,還是不出Hunter當年的那句話。Hunter一針見血說出退化性關節炎的「罩門」,以今視古,觀察之敏銳,真令後人折服!

一直到今天,退化性關節炎治療主流不外是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症狀治療;等到關節障礙嚴重時,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

1980年代,人工關節快速崛起,日新月異,曾有一段時間,醫界興奮地以為找到了退化性關節炎的「最後的解決方案」;但人工關節置換後10年、15年,人工關節組件中充當軟骨替代物的聚合樹脂可能磨損、固定骨泥與金屬植體間或金屬植體與骨頭間,也會出現鬆動或蝕骨等併發症,讓患者紛紛回籠,必須重新更換。

這些讓醫界省思,再度投入關節退化的基礎研究,想要找出「真正的解決方案」。

這些年來,醫界對退化性關節炎的病因機轉,有更深瞭解。目前認為關節軟骨一旦受傷,不論是壓力、過勞、磨損、創傷等,在關節內會啟動酵素生化作用,產生發炎與軟骨破壞,激化免疫細胞增生、聚集,帶動連環的炎性反應;同時也會引發反應性氧核素(ROS)的氧化途徑,加重軟骨破壞。研究也發現,因個體基因的差異性,而表現在膠原蛋白的特質,也在整體軟骨破壞上,扮演一定角色。

其中生化酵素所產生的連串炎性反應,來龍去脈已相當清楚,與其對應的酵素抑制劑,如非類固醇消炎止痛劑、COX-II藥物等效果、副作用與極限,都已明朗;基因、免疫與氧化途徑也逐漸解開,基因治療、免疫療法以及抗氧化治療應運而生,也在實驗室有了令人鼓舞的進展。

另一方面,臨床上軟骨細胞再生、培養、移植……等技術也愈來愈成熟,用來治療軟骨缺損也多有成功的報告。這讓我們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明天,抱著樂觀期待。

關節軟骨的耗用與磨損,原是大自然不可逆的法則,也是退化性關節炎為甚麼治不好的答案,但拜科技之賜,說不定有一天我們可以解決這個難題!(作者亦為頭份為恭醫院骨科特約醫師)

【2008/03/13 聯合報】@ http://ud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