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健康你我他】《林靜芸專欄》忙碌、壓力大 台灣人很不「性」
《林靜芸專欄》忙碌、壓力大 台灣人很不「性」
文林靜芸
我在台大醫學院念書時,遇見許多嚴師。5、6年級時的主要課程是學習記載病歷,像宋瑞樓教授就很重視要詳問病人的病史、生活瑣事,例如每天吃幾頓飯、喝多少水、大小便若干次,全要詳細記載。我雖依言照作,但實在不懂大教授何必在乎這些小事。
後來當住院醫師跟著陳漢廷教授學習,他很兇,學生都怕他。每週六上午跟著他巡房,都像震撼訓練。有一次我跟著一位總醫師為一名嚴重大腿骨折的病人開刀,我們逐一拼回破碎的骨頭。術後在X光下,就像一幅完美的拼圖。我心中好不得意。
在之後的查房,我自信滿滿地把X光片遞給陳漢廷教授。誰知他看都不看,反而回頭問一臉蒼白的病人:「你幾天沒吃飯了?」病人有氣無力地答:「3天。」陳教授犀利的目光掃向我。當年病人的伙食是由我這樣的小住院醫師開的,有開,營養部才會送;我忘了開送飯,只寫了打點滴。
立刻,陳漢廷教授不留情面地把那張X光片狠狠甩出病房門,足足有2間病房遠;並斥責我:「你沒有資格。」我自知理虧,乖乖地把片子撿回來。但心裡卻嘀咕著,沒送飯就沒送飯,再補吃就好了。我的刀開得很好,至少該給我些鼓勵吧。
如今,我已深深瞭解詢問病人生活細節、病史的重要性;20年來也養成追問病人生活小事的習慣。問著問著發現,台灣人的性生活實在太枯竭。
我曾經在飛機上看到一篇報導說,全世界的人年平均性生活次數約78次,東京人最少一年才做36次。但來找我整形的病人,一年親熱的次數恐怕比東京人更少。
我想知道這些因臉上長斑、毛孔粗大及眼尾下垂來整形外科門診的人為何性生活次數少得可憐?得到的原因排序依次如下:沒時間、緊張壓力、沒有氣氛、沒有感覺、沒有需要、做後會不舒服或感染黴菌,最後才是家裡男人「不行」。
依我的觀察,缺乏性生活的人較會恐懼、焦慮、缺乏安全感、沒耐心、易發怒,幸福感也低落。相對地,性生活次數多的人就顯得朝氣洋溢、自信穩定、有活力且快樂許多。
所以,就像醫師問診不能疏忽重要的小事般,想幸福過日子的人也不能忘記性生活確實是青春之泉。(作者為台北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