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動意下筆寫散步,是緣於近日所讀的一篇小說,小說的標題是「散步」。
作者是智利作家 Jose Donoso。故事的敘述者是位小男孩,小男孩的母親早逝,兩個叔叔依舊未婚,姑媽是家中唯一的女性,姑媽也未婚。姑媽整整有條地照顧三個大男人一個小男人,從不曾出過絲毫的亂錯,即連鋪床單之事亦不假手女傭。某夜,外出,跟來一條破病的母狗,姑媽為之治病、洗澡、餵養。而後,為著狗的大小號,晚餐之後帶狗出門。初始,不過二三十分鐘,漸漸的,出門的時間愈來愈久,而後終有一天不再回來。
較以為意的是,文章中只輕描淡寫的提及散步一詞兩回。自己反而是在這樣一種看似微渺或疏淡的聲音中,內心生發出一些似若追蹤般的想像動能。
或許,在小說裡散步與溜狗很難分清,或者分清了,人世間就無有玄妙之事。想想確實如此,是就在這樣一種難以區辨的情懷中,有意無意間,心中時時想著自己與散步之間的關連。
有時,我惴惴不安地疑惑自己是否也如文中的那位姑媽,生命中的某個轉捩點是給那種出乎一般社會思考習慣的「散步形態」,在某種微妙而難以言說的關係中,神秘而隱密的發生?
然而,隱密而神秘的是:由於閱讀使人產生如此朦朦朧朧的質問,如果下筆一切是否又將改觀?
寫作或者才是一種「個人異常的散步習慣」?因此,或者閱讀只是「遇病狗」的階段,而寫作才真正進入「出乎一般社會思考習慣」的「出門」階段?
寫作者或並不在回答這些問題,寫作或竟就是人隨狗走時,手上所牽的那條繩索──搖晃與擺盪不已。
1‧
我追溯自己散步的歷史,發現其頭一次成為我生命中一種有意識的活動似乎是在軍中。現在以一種很正襟的考古態度來翻掘過去的日子,竟發覺那在當時卻是一種與散步絕然相反的活動所促成的:巡邏。
或許是由於兩者之間,在固有的觀念中無從關連一起的緣故,以致我懷疑自己是否遺漏了這段歷史發展中某種細微的變化。
事實上,帶有心裡負擔的巡邏當不致衍生散步的念頭,或者說這兩者是接近於敵人般的對立關係的。一者是必須對外界充滿警戒的狀態;另一者可對內外界具持以放鬆的情懷。彼此之間看似白日與黑夜,永不相會面。
然而,問題很可能就是出在時間上。凌晨到清晨這段時間的巡邏是尤其折磨人的。眼皮、耳膜、鼻息、與肺一直不聽大腦使喚的往下降,大腦自身也往下沉,大家一起沉到腳跟上。
2‧
凌晨的巡邏者在營區四週繞走,步履似乩童凌亂,迷矇的眼球在黑暗中尋找更黑暗的眼球。直到堅硬的鞋底踩到不明的柔軟小物,心神猛然如炸藥般的爆開。我站在集合場的中央,一腳踢開小青蛙,仰觀黑夜裡不斷閃爍的小星,覺得時間像是自然界意志的表徵,它摧毀人們固有的想法。但,所幸也許並不必然這就是要摧毀人類,或者根本是要顛倒人們的想法。
我忽然明白,我當把腳從腦袋裡解放出來,把它當作一個獨立的存在體,不是只會聽命於腦子的傀儡。
衛兵飄動魂不守舍的眼珠告誡我:「司令常常於半夜起身,在他的窗口拿出望眼鏡監看我們。」我將雙腿直挺地交錯舉起,在月明星稀中正步而行,在月昏星沉中大步前進,以為這將澈底解決一切。
或許是過於振作得用力,右鞋飛踢不知去向,我杵立不知何以為是。手電筒放置在方才經過的衛兵室,但只顧著這樣突來的念頭,而失手忘卻。是啊!眼睛雖不明顯的回顧那窗口,但心中是仍念著的,我並沒將腳解放開來,皮鞋仍監看著腳趾。
我觀察地上的青蛙,不,青蛙的後腿,那是全身移動的原動力。我將左鞋提在手上,感受腳掌與陸地間回擊的力道,一種柔軟而有節奏的感覺輕輕的在腳底浮沉。眼睛似乎不須很用力的張開,是也並沒張得像平日那般的開,但似乎可以清明地察覺週遭的變動。
身體呈現一種不可言喻的鬆弛感,腦海中突然湧現一個奇怪的念頭,像是我猛回頭而它已在那許久:人類進化的目標或近似於植物的模樣,那般屹立不動的專注、空明與澄靜的神態。
(顏士凱/邊邊角角棒球論壇成員)
》 'O Sole Mio‧邊邊角角論壇部落格:www.unhittables.com
本文內容與每週一至週六晚上12點至1點在FM98.5寶島新聲廣播電台播出的帶狀棒球談話節目「寶島紅不讓」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