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蕁麻疹苦頭的人對那種皮膚愈抓愈癢,抓過之後就出現一道道浮腫的經驗都會留下深刻印象。中華民國女中醫師協會名譽理事長俞麗錦醫師表示,這種皮膚病發作既迅速,容易因過敏原所誘發,傳統中醫認為病因跟風也有關係,需辨證治療。
俞麗錦醫師指出,衣服、藥物、食物、日光、熱氣、冷水等皆是病因之一,大部分是由過敏原所誘發的過敏反應,約有三分之一為急性型,這類型在短短幾天內就可痊癒,但有不少蕁麻疹是屬於慢性型,往往數月至數年反複發生,這類型多以中年婦女居多。
發病時,人體皮膚黏膜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且出現局限性水腫反應,此時患者皮膚將出現局部性或全身性的紅色膨疹,且伴有劇癢,尤其是全身性急性蕁麻疹患者,除了明顯搔癢以外,還有下痢、腹痛、嘔吐等症狀,嚴重者甚至呼吸困難。
誘發蕁麻疹的原因眾多,最主要是先天性過敏體質所致,但反覆發作的慢性蕁麻疹則不易查出病因,治療效果也較慢。俞麗錦進一步指出,不新鮮的海鮮、肉類、酒類、蛋類、牛乳等都可能導致食物性蕁麻疹,而消炎劑、鎮痛劑、青黴素、鏈黴素、磺胺藥等藥物都可能引發慢性蕁麻疹。
此外,受皮帶或襪子的鬆緊帶所刺激、熱氣、暖風、寒風、冷水、日光照射等也可能誘發,而副鼻腔、尿路、扁桃腺、消化系統及牙齒等部位發生感染時,也可能引起慢性蕁麻疹。她強調,除了上述各種誘因外,情緒不穩定、過度緊張、精神壓力太大、毛毛蟲、蜜蜂、螞蟻、花粉、灰塵、貓狗的毛、羽毛等也可能引起蕁麻疹,民眾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