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物史與心史】填海
【藝文賞析】【物史與心史】填海
2008/11/12 | 作者:楊佳嫻
為了保全具有醫療文化史意義的樂生療養院,民間與執意拆除的地方政府僵持不下的同時,也正是香港保衛皇后碼頭如火如荼的時刻。彷彿遙相呼應。許多行動,其實都根基在朱天心於〈古都〉中質問過的:「一個不管以何為名,不打算把存人們生活痕跡的地方,不就等於一個陌生的城市?一個陌生的城市,何須特別教人珍視,愛惜,維護,認同酘酘?」
皇后碼頭即是建築在填海出來的新地上。我讀葉靈鳳寫香港掌故,說老輩港人習稱皇后大道為「大馬路」,這是英殖民政府開建的第一條馬路。曾經,皇后大道是濱海的,然而,現在早已在城中。後來,又築了德輔道,數十年後又有干諾道。海一填再填,新的都市計畫永遠在計畫著那些尚不存在的土地。從前說到「填海」,只讓人覺得不可企及,與「山無陵水為竭」類似,精衛填海才因此是一種癡執。汪精衛的〈被逮口占〉開頭不就說「銜石成痴絕,滄波萬裡愁;孤飛終不倦,羞逐海鷗浮」?甘願作那永不成功永無盡頭的填海人,實踐這孤絕,將之作為志業,乃至於迷戀此一百折不回的自我形象。然而,科技所掠奪無非是時間,滄海桑田的技術,精衛也會生恨的罷。曾被稱呼為「海旁干諾道」的那條道路,如今,當然也被擠到裡頭去了。葉靈鳳寫《香港方物志》等書的時代,濱海是干諾道與告士打道,如今在灣仔,濱海又已換成鴻興道了。又據說曾有那麼一段時間,從銅鑼灣到英皇道,電車正是濱海行駛││電車叮鈴玲的虛線與潮信的和聲,真使人神往。
我數度漫遊過的灣仔、中環、銅鑼灣、東尖沙嘴等,幾乎都依賴填海造地才能發展。這些新地,應當也好快地就覆滿了窄仄樓盤、食肆、商店、馬路、巴士與交通號誌,生活場景很快被建立起來,人群的坐臥起居叱恨愛悔將很快填滿所有縫隙,記憶被生產,儲存,於是這人工的土地,也好像是真的生了根。而據說,由於填海工程造成海岸線被拉直,改變了海水力量的施為,浪反而轉大了,較小的船隻往往感覺比從前顛簸。
果真是如此嗎?那時候你駕車帶我到你喜歡的香港各處,告訴我你愛聽廣播,告訴我,你總在哪個路彎處違規而不自知,甚至被交通警察逮住……於是,我們竟不曾一同搭過天星小輪,一同賞鑑迷濛閃耀的燈與霧,與那條天際線。日後我再獨自去搭乘,漆成白色可轉圜方向的鐵條椅靠,水沫微鹹,風迎面吹來擰亂了頭髮,柔和地像是故人之手。人人俱告訴我九七前的香港更好,可惜,我到了回歸五年時才識得你。對於自己未曾生活過的異地若能抱持天大熱情,撇除文化或經濟想像,總是得存在那麼一個真實的血肉的連結,讓人一想起這地方,一踏進那裡的風霧與聲音,一遠遠望見舊城區公寓塗得藍綠的鐵窗裡伸出竹竿招搖著各式恤衫,胸膛裡就一牽一牽地,碰著了那個縫合了而從未還原的創口。
來源:人間福報
+++++++++++++++++
下一篇:【藝文賞析】車過林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