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健康你我他】皮下脂難減 青春期前勿過胖
【生活健康你我他】皮下脂難減 青春期前勿過胖
不能吃水果餐 多與家人共食
2008年12月26日蘋果日報
下周是元旦的4天連續假期,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指出,連續假期常常是體重失控的時間點,導致年後減肥門診大爆滿,然而他觀察減肥門診中有些患者,減重成效始終不如預期,進一步分析,發現這些人都是在青春期前就過胖,導致皮下堆積大量脂肪,不容易減重。蕭敦仁醫師強調兒童缺乏自律能力,面對接連而來的連續假期,家長最好事先規劃菜單以及戶外行程,避免孩子亂吃或窩在電視前,導致體重直線上升。
報導╱張雅雯、楊琇雯 攝影╱葉仁傑
蕭敦仁醫師指出,體內的脂肪細胞數量、分布位置,會決定減重是否容易成功。脂肪細胞有3個分裂時機點,一是出生前3個月、二是出生後1年、最後一次則是青春期,若在分裂的時機點前過胖,脂肪細胞會大量分布在皮下,這些肥胖者通常呈現如圓柱般的體型,不同於成人因內臟脂肪多而呈現小腹胖的情形。由於皮下脂肪代謝率不如內臟脂肪快,未來不容易順利減重。因此家長若能協助兒童,在發育前控制身體質量指數(BMI)在正常範圍內,將來比較不容易成為胖子。
這樣做
改變食物搭配
蕭敦仁醫師指出,兒童肥胖的主因是攝取過多脂肪,除了因為常常外食、油炸物吃很多,也與家長的烹調方式有關,他表示10c.c.的油熱量就達90卡,因此應該少用需要多油的煎、炸、炒來烹調,蒸、煮、滷是相對比較少油的選擇,食物選擇上有以下參考建議。
少吃牛、豬肉等紅肉,改以雞肉與魚肉白肉替代。
鼓勵兒童吃蔬菜,可從味道較不那麼重的高麗菜著手,兒童接受度比較高。
共食篩選食材
不少家長因工作忙,往往給錢讓兒童自行去買東西吃,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炸物、含糖飲料對兒童有強大吸引力,曾有兒童以薯條加珍珠奶茶當作自己的一餐。許惠玉提醒,若家長願意花時間陪孩子吃飯,不論是否親自下廚,食物選擇經家長的手,較能避免兒童吃太多無營養的食物。
避免窩電視前
蕭敦仁醫師指出,肥胖兒童有一共同點,就是每天窩在電視、電腦前的時間很長,甚至有人周末總是這麼過,因此沒有時間去達到足夠運動量、飲食習慣往往也不好,家長應協助改變這樣的生活習慣,最好事先規劃當周的活動,多安排全家到戶外走走,避免孩子一天在電視、電腦前的時間超過2小時。
要吃早餐 零食應限量
許惠玉表示,兒童早上若沒有熱量補充,會降低基礎代謝率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也容易因為飢餓而多吃零食,或是在午餐、晚餐吃過量,尤其現代人多半較注重晚餐、又有晚吃的現象,距離兒童正常睡眠時間不到3小時,容易在體內囤積熱量導致肥胖。
許惠玉指出,好吃零食也是兒童肥胖的重要因素,尤其市售餅乾、科學麵的含鈉量都很高,兒童吃了就容易渴、增加飲用含糖飲料的機會,很難不胖。此外,體內含鈉量過高,會讓水分滯留在體內導致水腫,當腎臟排出過多的鈉時,也會耗損鈣質,如同把喝牛奶的好處都抵銷了。
自己測
兒童肥胖定義
蕭敦仁醫師指出,肥胖定義以BMI值為標準,不同年齡有不同的標準值,臨床上以6至12歲兒童最容易出現過胖情形。
單位:BMI=體重(公斤)╱身高平方(公尺平方)
資料來源:衛生署
提醒你
不宜吃減肥藥
兒童由於尚未發育完全,蕭敦仁醫師提醒,減重應該從均衡飲食、適量運動著手,不適用成人減肥使用的水果餐或是一些特殊的減肥餐,目前合法的減肥藥諾美婷與羅氏鮮,也分別規定要在16歲、14歲以上才可以開始使用。
專家說
家長態度是關鍵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 蕭敦仁
兒童的體重控制,與家長的態度有很大的關聯,兒童常常只選擇自己想吃的食物,不容易落實均衡飲食,家長應該適時介入,避免讓兒童因為過胖,以免日後衍生長不高、減不掉的問題。
肥胖致健康問題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 許惠玉
兒童時期建立的飲食習慣常延續一生,對一輩子的健康影響深遠,兒童時期過胖、成人後也有極高的機率過胖,也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運動增高可降BMI
蕭敦仁醫師指出,兒童可以透過多運動的方式拉高身高,即使體重不減,BMI值也能下降,恢復正常值,可避免兒童因為達不到目標體重而失去信心;若兒童身高已長到一定程度,比如已經達150公分以上,那就要以減體重為目標,減重速度一周以0.5至1公斤為準。
報你知
董氏基金會與教育部於明年2月5日至6日,針對國小3至6年級的學生,舉辦免費的「學童健康體位挑戰營」,名額有限,清寒弱勢者優先錄取。
報名可電洽(02) 2711-3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