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人間方塊】圓地文子與源氏物語
【藝文賞析】【人間方塊】圓地文子與源氏物語
2009/1/12 | 作者:林水福
圓地文子,一九○五~一九九六,小說家,戲曲家。東京帝大名教授上田萬年次女。日本女子大學附設高女中退,有志於戲曲創作,昭和三年(一九二八)《晚春騷夜》於築地小劇場第一次公演,一九三○年和圓地與四松結婚,改姓圓地。
一九三二年為《日曆》、《人民文庫》同人,開始寫小說。一九四六年患子宮癌,動手術、一九五三年以《空虛的歲月》獲文壇承認,翌年獲文流文學獎,之後,文筆大開。後來有《奪朱者》、《妖》、《女←》、《受傷的翅膀》、《虹與修羅》等深入探討女性心理與生理,描繪微妙官能世界的作品。《菊慈童》(一九七二—三)描繪老年的內部妄執開拓獨特的境界。
圓地從小喜讀《源氏物語》,內心深處聽膩著哪一天能透過自己的語言將心愛的《源氏》(簡稱,以下同)傳達給更多人的慾望。後來新潮社社長佑藤亮一要她把《源氏》翻譯成現代文。
決定翻譯《源氏》之後,圓地開始逐字逐句深入閱讀,遇有疑難不解之處請教《源氏物語評釋》的作者玉上琢彌博士。玉上勸她不要被學問的《源氏》所拘,儘可能大膽翻譯。圓地同意「讀書百遍意自通」的說法,所以自己也不知朗讀幾遍《源氏》。圓地身體衰弱,生病時從旁拿起《源氏》在病床上隨意翻閱,渾然忘我,《源氏》彷彿成了「鎮魂曲」,小時唸過忘記的部份似乎也想起來,還發現新的魅力。在與源氏猶如親人的接觸之中,對照幾種注釋,發現自己多年來的理解與了解並無太大的差距。
翻譯期間兩三次住院,又右網膜剝落有三個月以上無法執筆寫字,她說「如果不是翻譯《源氏》可能早就倒下了」但是,不可思議的是自己不認為自己克服不了,她說:「打開黑暗的視界,讓我看到眼前的光景的,或許就是《源氏物語》這盞燈。」
圓地決定以「不難懂的語詞」翻譯《源氏》,希望既能呈現自己不被扭曲的意志,又能成為通向原文的橋樑,為了能同時達成這兩件事,她將和歌以旁注方式,寫出簡單的意思,目的是「捨棄古典這厚重的衣裳,能以閱讀一般小說的心情翻閱源氏現代語譯本。」
上述「不被扭曲的自己的意志」,具體而言,指的是原文朦朧部分,圓地深入作品中登場人物,如桐壺更衣、光源氏、藤壺、六條御息所、空蟬等內部,把自己體悟到的部分融入原文之中,再化為現代語表現出來,因此,圓地說:「現代語譯,包含增加的部分是對原作的純粹的愛的表現。」投入五年的大部分時光終於完成現代語譯。
她說:「所謂古典是經得起各時代的劇烈轉變,在劇烈的轉變中反而吸收新血,恢復青春成為不死鳥!」
來源:人間福報
++++++++++++++++++++++++++++++
上一篇:【藝文賞析】芒草的兩個視野
下一篇:【藝文賞析】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