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21 19:58:18 落葉之楓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蔬情花意】 菜中之王--大白菜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蔬情花意】 菜中之王--大白菜 
 
  2009/1/21 | 作者:菲爾
 
   大白菜又名菘,原產地是中國。它的栽培史十分久遠,大約可追溯到六、七千年前,中國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就發現有白菜籽。

 大白菜含有大量纖維,可幫助消化;它味美清爽,還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所以又有「白菜勝於百菜」之說。在中國的冬季,尤其是北方,大白菜可說是餐桌上的常客。

 它最早得名是在漢代。三國時期的《吳錄》有「陸遜催人種豆菘」。南齊的《齊書》有「曄留王儉設食,盤中菘菜而已。」還有「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同時期的陶弘景說:「菜中有菘,最為常食。」可見在當時白菜已是桌上常見食物。

 唐朝時出現白菘、紫菘等等品種,菘菜更是普遍入詩的蔬菜,比如韓愈寫的:「晚菘細切肥牛肚,新筍初嘗嫩馬蹄。」

 一般相信,到了宋、元兩代,人們正式將之稱為白菜。蘇頌寫:「揚州一種菘,葉圓而大……啖之無渣,絕勝他土者,此所謂白菜。」陸佃的《埤雅》也有:「菘,淩冬不凋,四時常見,有松之操,故其字會意,今俗謂之白菜。」

 宋代蘇東坡:「白菘似羔豚,冒土出熊蟠。」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寫道:「撥雪挑來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濃。朱門肉食無風味,只作尋常菜把供。」

咸認大白菜味美不輸肉類。

清代乾隆皇帝甚至讚頌大白菜說:「採摘逢秋末,充盤本窖藏。根曾滿雨露,葉久任冰霜。舉盤甘盈齒,加餐液潤腸。誰與知此味,情趣愜周郎。」(《善成書屋一全集》)描述北京城裡採摘白菜、儲存白菜的過程,並盛讚大白菜誘人的魅力。

 大白菜營養價值很高,價格便宜又方便配搭,歷來跟它有關的諺語都生動的描寫這些特性,比如:「白菜可做百樣菜」、「大頭白菜論斤賣,一二文錢價不昂 」、「白菜蘿蔔湯,益壽保健康 」等等。

大白菜被齊白石老先生稱為「菜中之王」,在他畫的「大白菜」上題字:「牡丹為花中之王,荔枝為百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為蔬之王,何也?」大白菜在明朝時由中國傳到朝鮮王朝,之後成了朝鮮泡菜的主要原料。而中國過年除夕一定要吃的火鍋,大白菜更是重要的食材。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