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3 17:02:12 落葉之楓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雙溪學衡】彈指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雙溪學衡】彈指 
 
  2009/4/23 | 作者:林伯謙
 
  南朝宋順帝被逼出宮,「泣而彈指」。學生問:「是用手指彈去淚水嗎?」非也,是表達憾恨激動。

彈指即捻彈手指發出聲音,用以反映喜怒哀樂種種情感,它隨佛教傳來中國,不知不覺融入國人日常生活文化中,《隋書》、《唐書》也見到宇文招、敬暉皆因不遂其志,悵恨嗟惋,「彈指出血」。

捻彈手指耗時甚短,所以在印度已是計算時間的術語,《摩訶僧祇律》、《翻譯名義集》說:「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後來又引申為事情簡單容易,或形容光陰飛逝之速。

例如董其昌《畫禪室隨筆》云:「達摩西來,一門超出,而億劫修持三千相,彈指了之。」意指禪門頓超佛地,簡捷迅利。

蘇軾〈過永樂文長老已卒〉云:「三過門間老病死,一彈指頃去來今。」是說三度造訪同鄉方丈和尚文及,文及由老而病而歸寂滅,在極短時光中有如此大的變化,悼念之情滿溢禪機。

旅法學者吳其昱先生為了紀念史學大師陳寅恪,曾寫一篇〈《世說新語》所引胡語蘭闍考〉,主要論證〈政事〉篇中「蘭闍」是梵語歡悅的意思,此段文字也有「彈指」一詞:

王丞相拜揚州,賓客數百人,並加霑接,人人有悅色,唯有臨海一客,姓任,及數胡人為未洽。公因便還到過任邊云:「君出臨海,便無復人!」任大悅。因過胡人前,彈指云:「蘭闍!蘭闍!」群胡同笑,四坐並懽。

吳先生歸納這種動作的涵義有:一、命令;二、責備;三、推辭謝絕;四、漠不相關、蔑視;五、滿足快樂。

除此之外,檢尋經藏還可見:「一時謦欬,俱共彈指」,是警覺;「彈指告彼比丘」,是招喚;「儼頭叉手,彈指含笑」,是讚歎;「世尊彈指可之」是許諾;「道人即彈指踊在空中」,則是神變乃至誦咒也用得著了,顯然「彈指」內蘊的情態繁複多方。

至於《莊子.養生主》云:「指窮於為薪。」「指」若不解為「手指(雙手搬柴)」,亦可通「脂(油脂)」或「←(稻稈)」,意思是柴薪燃盡了,但絕不能說成彈指間柴薪燃盡,可別忘記「彈指」是印度傳來的「舶來品」,莊子的年代,尚未傳入。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