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縱橫古今【文史長廊】古建築藏物謎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文史長廊】古建築藏物謎
2009/4/23 | 作者:展華
製謎、猜謎是中國一種獨特的文藝形式。在古代,民間藝人就善於巧妙地融畫、物於謎語之中,表達特定的思想觀念和美好願望。
當你走進古寺廟山門殿內,大都可以看到主殿或前殿立有四大天王塑像:增長天王手執青光寶劍一口、廣目天王掌碧玉琵琶一面、多聞天王拿混天珍珠傘一把、持國天王提紫金龍或花狐貂。這四大天王手中的法器便蘊藏著一道有趣的物謎--「風調雨順」。
原來,執劍的,因劍有鋒,借諧音為「風」;帶琵琶的,因能彈撥出音調,寓意為「調」;撐傘的,因傘能遮雨,蘊喻為「雨」;抓紫金龍、花狐貂的,可順著捋和順皮毛撫摸,故寓意為「順」。這種別出心裁、藏謎於塑像的巧妙運用,是中國藝匠明智慧的結晶,它既深化了藝術欣賞價值,也寄予一種美好的期盼。
中國民間的一些照壁上還配有含謎成分很高的動植物浮雕,如芭蕉,取其諧音字為「招」;蝙蝠為「福」。掃帚會意為「掃」;蝗蟲,理解為「災」;蜂窩隱指「封」;猿猴寓意為「侯」;帥旗會意為「將」;大象和鹿分別取諧音為「相」、「祿」;鶴,會意為「壽」。
這樣一組藝術雕塑物生動幽默的謎意為:當官的要為政清廉,不可懷有吞天食日般的貪心,如果為庶民「招福掃災」,就會「受封侯,拜將相」,也才會有「添祿增壽」的好運,這些物謎,含蓄地表達了古代百姓的愛憎和期望。
在舊南京總統府西花園裡,有座「漪瀾閣」,原是太平天國天王府的機密房,這座閣的每扇門均刻有瓶、鼎的精美彩繪圖案,據有關專家考證,瓶、鼎之圖乃廣東方言「平等」的諧音,是當年廣東花縣籍的太平天國革命領袖,在其取得政權後刻意留下的一種畫謎標誌,這兩個圖案寄寓其政治主張。
這類藝術物謎既表達了鮮明的思想傾向,又有著美飾景點的妙用,堪稱華夏藝術一絕。
巧妙地運用建築、雕塑藝術來構設物謎諷刺禍國殃民的權貴,也是一種絕招。有這麼一件趣聞
: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慈禧太后連夜倉皇逃到保定避難,煩悶時常到行宮中的名勝「蓮花池」賞荷,當時有個藝師故意雕了一座「蓮葉托桃」,擺放在慈禧常去的地方,它看似吉祥,可謎意卻是嘲諷慈禧大敵當前,不敢抵禦外侮「連夜脫逃(蓮葉托桃)」。
這道看似吉祥如意的「物謎」暗藏諷刺之意,明眼人一見無不擊掌叫絕。
讀者朋友,當您旅遊參觀名勝古蹟時,可別忽略了這類精妙的古建築物謎喲!
來源:人間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