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這些員工回去也如法炮製地對待小孩。小孩這次考試得到第十名,第十名成了一個目標,就希望下一次能考進前五名,如果下次沒有考到前十名,就叫做退步,是要被處罰的。
這樣,父母也挺好當的,只負責設立目標與在後面鞭策,但是沒有想到如何提升小孩讀書的能力與方法,怪不得小孩書讀得不快樂。
其實想想,家長與企業主的重點不在目標,而應在方法,如果員工做事的方法改進了,孩子讀書的方式更正確了,自然而然會達到更高的目標。
許多時候我們喜歡「成敗論英雄」,以一件事情的結果來論定好壞,卻沒想到人的運氣有好有壞。
許多時候,「過程」可能比「結果」重要。放低標準,減少壓力,反而能讓人們專心在方法過程的提升上面。
企業主應該提升員工做事的方法,家長應該關心孩子讀書的方法,過程提升了就是一種進步,也是一種快樂。
而成果呢?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不要用運氣來獎懲你的員工,當然也不要以「考運」來斷定小孩的價值。
其實,早期我也會給自己設立目標,不過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就會有壓力。達到目標呢,也不見得真的就是自己想要的目標。
有位哲學家說:「人生最痛苦的有兩件事,第一件痛苦的事是想要的得不著,第二件痛苦則是一旦你得到了,卻發現那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如果達到或達不到都是一件不快樂的事,那麼為什麼不降低標準,讓人們把精力花在體驗生命的過程上。
年過40,我跟我自己說,我不要再設目標了。許多時候,人生無法規劃,努力做好你現在的工作而且去享受它,機會會自己找上你的。
人們會覺得體驗生命過程的提升,遠比承受成果的不確定性快樂許多。
我最喜歡《侏羅紀公園》電影中葛蘭博士所說:「生命會尋找出路。」你有什麼樣的生命,就會有什麼樣的成就。放低自己設定的侷限標準,反而更能專注於提升生命品質。
海闊天空,享受快樂的時光,反而能達到更高的目標。
轉載自2009.06.17經濟日報 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 盧希鵬教授作品